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韓國高等教育卓越工程及其特點分析

        2019-06-11 09:09:11袁靖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1期
        關鍵詞:高等教育特點韓國

        袁靖

        摘? ?要:20世紀90年代,韓國面臨由材料加工制造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的需求,并且意識到了高等教育在知識經濟時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不強的狀況,從而開始推行高等教育卓越工程。目前,韓國共推出四項高等教育卓越工程:21世紀智慧韓國工程、區(qū)域創(chuàng)新型大學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工程、21世紀智慧韓國高水平大學建設工程。分析四項工程的內容、實施情況及縱向的整體推進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韓國高等教育卓越工程具有以下特點:政府在卓越工程推進中占據(jù)主導地位;價值取向從追求卓越到兼顧平衡;實行嚴格的評估制度,不斷完善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重點逐漸轉向人才培養(yǎng),核心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

        關鍵詞:韓國;高等教育;卓越工程;特點

        阿特巴赫指出,“盡管世界高等教育總是存在中心和邊緣,中心在可見的未來主要集中于主要的工業(yè)化國家,但研究能力的擴展總是有空間并且是有必要的”[1]。實力強勁、有世界競爭力的研究型大學在發(fā)展中國家和中低收入國家比較少見,但他們卻是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從上個世紀開始便紛紛提出各式各樣的卓越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項目,努力改變自己傳統(tǒng)的邊緣地位,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和趕超。

        韓國高等教育也深受影響。20世紀90年代,面對經濟結構變革的需求、全球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以及自身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困境,韓國開始實施卓越工程。經過十多年的發(fā)展,今日的韓國高等教育正同中國、日本等國家一道,使亞洲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發(fā)展最為迅速的地區(qū)之一,提升亞洲的高等教育在整個世界范圍內的地位。QS2018年世界大學排名顯示,進入排名前200名的韓國大學有7所,進入前100名的有4所,其中首爾國立大學(排名第36位)是韓國排名最靠前的大學[2]。本文從分析韓國高等教育實施卓越工程的背景出發(fā),闡釋1999年至今韓國各項高等教育卓越工程的基本情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韓國高等教育卓越工程的一些顯著特點,對我國的“雙一流”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韓國高等教育卓越工程實施的背景

        (一)韓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需要

        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乘著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大潮,韓國大力發(fā)展以材料加工工業(yè)為主的、出口導向型的外向經濟,實現(xiàn)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創(chuàng)造了“漢江奇跡”,韓國也因此與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然而,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后,韓國因其高度對外依賴和以加工制造業(yè)為主的經濟結構迅速被卷入危機。雖然通過對內進行政府機構改革和經濟調整、對外尋求國際組織援助,韓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得以擺脫危機,但此次金融危機也讓韓國意識到提高國家的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人力資源素質、實現(xiàn)經濟結構由材料加工制造業(yè)主導向知識經濟的轉變。1998年,韓國將“從材料加工制造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作為該年的六大主要政策目標之一;隨后,韓國政府又宣布把建設“創(chuàng)造型知識社會”作為國家政策的核心任務。[3]

        (二)高等教育在知識經濟時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知識經濟是一種以知識為基礎促進經濟發(fā)展的經濟形態(tài),教育是實現(xiàn)知識向財富進行轉化的主要動力,其中高等教育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高等教育集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功能于一體,在人才培養(yǎng)、知識更新和創(chuàng)造、推動知識應用上發(fā)揮著其他社會部門無法比擬的作用。

        20世紀90年代,韓國教育改革委員會提交了三份報告書:《為創(chuàng)造新韓國的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課題》《為建立主導世界化、信息化時代的新教育體制的改革方案》《促進教育改革的具體實施方案》,這三份報告體現(xiàn)了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韓國政府意識到了推進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性,也充分體現(xiàn)了韓國政府對改革高等教育以滿足21世紀發(fā)展需求的重視。

        (三)韓國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不強

        二戰(zhàn)后,韓國高等教育經歷了迅速的擴張。然而幾十年來,韓國高等教育在數(shù)量上的迅速擴張卻帶來了人才供過于求、教學科研質量低、缺乏專業(yè)性、脫離社會需求等一系列問題。具體而言,第一,韓國大學的科研產出低。據(jù)統(tǒng)計,1998年韓國學者發(fā)表的論文被SCI收錄的數(shù)量在世界排名為第18位,被收錄論文數(shù)量僅是美國的3.9%,英國的13.8%,日本的15.2%,德國的15.5%[4]。 第二,韓國大學經費不足。經費對大學的發(fā)展至關重要,然而當時韓國主要大學的年生均支出不到世界一流大學的1/4,甚至只有經費充裕大學的1/20。第三,韓國高等教育對外依賴性強。由于本國高等教育在國際競爭中不占據(jù)優(yōu)勢,上世紀90年代開始韓國高等教育在教學和科研上對外國的依賴性逐漸增強。1998年,韓國高等教育領域赤字已經達到70億美元。這對于韓國來講不僅是巨大的經濟壓力,更反映出改革高等教育、提升整體質量、增強國際競爭力的迫切性。

        由此,面臨經濟結構從材料加工型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型的需要,高等教育在知識經濟時代發(fā)揮著關鍵性作用,以及韓國高等教育面臨的國際競爭力不強等情況,推進韓國高等教育改革和卓越化發(fā)展已經成為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韓國的高等教育卓越工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提出的。

        二、韓國的高等教育系列卓越工程

        (一)21世紀智慧韓國工程(1999-2012年)

        1999年,韓國教育部啟動21世紀智慧韓國工程(Brain Korea 21,BK21),該工程共分為兩期,1999年至2005年為第一期,每年投資2000億韓元,7年共投資1.4萬億韓元;2006年至2012年為第二期,每年投資3000億韓元,7年共投資2.1萬億韓元。BK21工程的總體目標是“幫助研究院鞏固自身科研基礎,培養(yǎng)有才能的人力資源,以提高大學的科研能力”[5]。具體而言,BK21工程的目標包括支持建設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培養(yǎng)知識社會所需要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高質量的人力資源;培育專門化的地方性大學,加強產業(yè)界與大學的聯(lián)系;對大學的教育體制進行改革,包括強化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對科學研究經費實行統(tǒng)一化管理,促進科研人員的科研成果評估體系向普及化發(fā)展等;促進大學知識創(chuàng)新向產業(yè)轉化。BK21工程的具體實施包括五個子計劃,即建設世界一流研究生院,發(fā)展地方性大學,建立與知名大學之間的科學和教研伙伴關系,資助特色領域的研究型大學及建設地方特色的研究生院,建立與產業(yè)間多樣化的合作關系。其中,建設世界一流研究生院是整個BK21工程的核心。

        整個BK21工程的實施圍繞“選擇與集中”原則展開,即甄選一批研究生院和學科進行優(yōu)先培養(yǎng)。在工程的第一階段,共有14所大學和科學技術院①入選,涵蓋了應用科學技術、人文科學技術、特色(傳統(tǒng))科學和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yè)四個領域;共有42所地方大學入選優(yōu)秀地方大學。在工程的第二階段,共有來自74所大學的568個研究團隊入選。[6]

        BK21工程實施14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學的科研能力大幅提升,人才培養(yǎng)成果顯著。2000年,韓國學者發(fā)表的SCI文章數(shù)量比上一年增長了15.6%,而同期全球學者的發(fā)表量僅增長了9%。韓國學者在SCI級刊物上發(fā)表的論文數(shù)量的世界排名由1998年的第18名上升至2004年的第13名[7]。韓國教育部數(shù)據(jù)顯示,第二期工程實施一年后,2006年,有9069名碩士和博士獲得學位,比2005年提高了111%,學位獲得者就業(yè)率達92%;學者發(fā)表在SCI級刊物上的文章從2005年的8883篇增長到2006年的20418篇,增長了130%;2006年獲得專利3767項,其中國內3313項,國際454項,每100韓元投入會帶來11.9項的國內專利和1.6項國際專利。[8]

        第二,大學學術風氣得到改善,高等教育體系逐漸轉變?yōu)橐匝芯繛閷?。BK21項目通過大力資助研究生及教授,使其能全身心投入教學和科研,為大學創(chuàng)建了穩(wěn)定的學術環(huán)境。同時建立統(tǒng)一管理科研經費的中央基金管理系統(tǒng)并將科研成果列入教授評價體系,均有利于高等教育體系轉變?yōu)橐匝芯繛閷颉?/p>

        第三,大學體制改革取得進步,大學評估制度逐步建立,且開始成為政府撥款的依據(jù)之一。大學的招生制度改革得以推進,招收本科生數(shù)量上升、研究生數(shù)量下降,且研究生招生時更多考慮外校生源。教授晉升機制以科研成果為基礎,有利于教授之間的良性競爭。

        第四,產學合作得到進一步加強。產業(yè)對大學的資助力度越來越大,大學也越來越重視自身的教學與科研和產業(yè)需求的契合,以及科研成果向產業(yè)應用的轉化。2006年,BK21工程團隊接受的政府研發(fā)預算和私人資助達到10.51億,是當年BK21資助總額的3.6倍。[9]

        但是,BK21工程也伴隨著一系列的問題。有批評者指出,BK21工程是政府以經費為“誘餌”,使大學按照政府所期望的方向進行招生、課程設置、管理等方面的改革,這更加損害了本來自主權就有限的韓國大學的學術自由。工程入選學校與未入選學校之間不僅僅是在政府經費支持上存在巨大差距,社會聲譽、吸引的生源的差距也將隨之拉大,這就似乎形成了一個“莫比烏斯環(huán)”,導致強者越強,弱者越弱。BK21以SCI等自然科學的指標來衡量大學的成果,對人文社會學科重視不足,導致了學科的不均衡發(fā)展。過于強調科研成果導致政策導向性的偏差,使大學忽視教學活動,導致了科研與教學的不平衡發(fā)展。同時,雖然BK21工程強調發(fā)展地方大學,但地方大學獲得的實際資助卻大大低于首都圈的大學。BK21工程第一期,首都圈獲得了科學技術領域投資額的65%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投資額的96%,這實際上導致了首都圈和地方的不均衡發(fā)展。[10]

        (二)區(qū)域創(chuàng)新型大學工程(2004-2008年)

        如上所述,長期以來,韓國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存在首都圈與地方之間不平衡的現(xiàn)象,BK21工程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這種不平衡。2004年,韓國開始推行區(qū)域創(chuàng)新型大學工程(New University for Regional Innovation,NURI),旨在提升首都圈(包括首爾仁川和京畿道)以外地方大學的核心競爭能力,培養(yǎng)地方大學優(yōu)秀畢業(yè)生,通過加強工程教育質量逐步改善地方院校畢業(yè)生的就業(yè)比率[11]。NURI工程在2004至2008年的五年期間每年投資2600億韓元,共投資1.24兆韓元用于促進地方大學高等工程學的發(fā)展。

        NURI工程的主要措施包括改善地方大學辦學條件,使師生適應專業(yè)發(fā)展,進而提高大學專業(yè)化水平;建立實用的人才培養(yǎng)計劃,以提高畢業(yè)生的就業(yè)技能和就業(yè)率,以培育人力資源促進區(qū)域發(fā)展;建立高校與當?shù)卣?、產業(yè)界、研究機構、非政府組織等的合作網絡,促進產學研社合作[12]。 NURI工程使韓國首都圈外超過100所大學和學院接受了資助。NURI工程使大學的發(fā)展與當?shù)禺a業(yè)特色、社會發(fā)展相結合,提高了大學的專業(yè)化水平,有利于畢業(yè)生就業(yè)率的提高,也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更加符合區(qū)域發(fā)展需求。

        (三)世界一流大學工程(2008-2012年)

        為了建設世界一流的師資隊伍,提升韓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韓國政府于2008年開始推行世界一流大學工程(World Class University,WCU),旨在通過提供多方面支持吸引外國知名學者赴韓任教,以推動韓國大學的快速發(fā)展,逐步建立國際影響力。2008-2012年,韓國每年投入1650億韓元,五年共投入8250億韓元,用于支付入選團隊中海外學者的薪資,改善基礎設施,資助科研助理人員及共同參與研究的國內教授。工程主要通過三種方式招聘海外學者:第一,成立新的學科院系,聘請海外高端學者任全職教授進行合作研究及教學;第二,為現(xiàn)有學科聘請1~2名海外學者為全日制教授,與國內學者合作研究;第三,邀請國際學術大師(如諾貝爾獎獲得者等)到韓大學任非全日制教授,進行聯(lián)合研究、教學及講座。WCU工程促進了韓國高等教育與國際學術前沿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創(chuàng)建一流的師資隊伍和提高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水平,對人才培養(yǎng)、科研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義。

        (四)21世紀智慧韓國高水平大學建設工程(2013-2019年)

        到2013年,BK21工程、NURI工程、WCU工程都已結束,這三個工程各有重點、相互補充、相互協(xié)調:BK21工程的重點是培育頂級院校;NURI工程的重點是發(fā)展地方大學,促進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WCU工程的重點是引進世界頂級卓越人才,建設世界一流的師資隊伍。同時,這三個工程又存在重復資助、重復建設的問題,不利于資源的高效利用。因此,為了兼顧、整合這三大工程的目標,統(tǒng)一分配資金,提高使用效率,服務于國家創(chuàng)新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2013年5月,韓國開始推行21世紀智慧韓國高水平大學建設工程(Brain Korea 21 Program for Leading Universities & Students,BK21 Plus)。

        BK21 Plus工程的建設周期為7年,每年投資2729.13億韓元,計劃每年培養(yǎng)1.5萬名優(yōu)秀碩博士并資助新引進的研究人員。工程以辦學方式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卓越化、地方院校特色化為主要內容,以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為主要途徑,以大學、人才、科研的三維目標為支撐,以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經濟為最終目的。

        工程的實施主要依靠培養(yǎng)三種類型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在大學研究生院碩博士研究生中培養(yǎng)研究型創(chuàng)新人才、特殊領域專業(yè)(多媒體技術、文化旅游業(yè)、情報安全保護等)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人才、在地方院校培養(yǎng)應用性創(chuàng)業(yè)型人才。計劃在7年內共遴選出550個團隊,培養(yǎng)以上三種類型人才。

        此外,BK21 Plus工程還包括一系列保障措施:加大科研投入,改善研究型大學基礎設施;引進國際頂級人才,加強大學國際化水平;變革人才培養(yǎng)方式,加強產學合作,推進特色化辦學;大力資助碩博研究生和新進研究員,確立人才培養(yǎng)激勵制度;完善以質量為主的成果管理體系,改革評估體系;通過政府權力下放,提高大學自主權,強化大學責任意識。

        三、韓國高等教育卓越工程的特點

        (一)政府在卓越工程推進中占據(jù)主導地位

        由于深受儒家文化傳統(tǒng)和東亞文化圈政治體制的影響,加之經歷了日本的殖民統(tǒng)治和美國的軍事管制,韓國在獨立后逐漸形成了中央集權化的高等教育管理[13]。這意味著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是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作為一個后發(fā)型國家,韓國的現(xiàn)代化相對于歐美主要發(fā)達國家而言起步較晚,而且現(xiàn)代化并非由本土的各種因素自然導致,而是在外來因素刺激下發(fā)生的。而一個后發(fā)國家要想加快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在國際競爭中更具優(yōu)勢而不是處于被動,就必須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在其中加以推動。政府主導作用對于后發(fā)型國家的政治、經濟發(fā)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政府能力的大小和強弱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發(fā)展的動力[14]。因此,為了實現(xiàn)高等教育快速、跨越式發(fā)展,韓國政府必須在高等教育卓越工程中扮演主導者的角色。韓國學者金榮哲(Young-Chul Kim)表示,根據(jù)國內外學者的研究,韓國的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可以歸因于教育的高度參與和政府為了促進人力資源發(fā)展的強有力的政策干預。[15]

        韓國政府在高等教育卓越工程中的主導地位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工程由政府相關部門啟動,負責實施、管理、評估。以BK21 Plus工程為例,它由韓國教育部和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共同推進,前者負責把控方向,設定計劃和管理成果,后者負責具體實施。國家研究基金會下設BK21 Plus事業(yè)管理委員會,負責工程事項的咨詢、審議和評價。其二,卓越工程的經費均由政府設置專項撥款,決定資助范圍和對象,分配資金。其三,也是最根本的一點,政府通過卓越工程的實施使高等教育朝著符合其政策重點和傾向的方向發(fā)展。BK21開始實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推進經濟結構向知識經濟的轉變,而BK21 Plus工程則體現(xiàn)了政府為“創(chuàng)新經濟”發(fā)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政策意圖。

        政府主導卓越工程能夠以其權威性、強制力和整個國家資源作為支撐,保證工程推進的連續(xù)性和有效性。但是,政府對大學發(fā)展的干預也會引發(fā)損害大學自主權和學術自由的問題,BK21 Plus正是意識到了BK21工程實施中存在的這一問題才主張政府權力下放,增強大學的自主意識和責任意識。

        (二)價值取向從追求卓越到兼顧平衡

        由于BK21工程堅持“選擇與集中”的原則,在工程實施前期造成了入選學校與未入選學校、不同學科、首都圈和地方、教學與科研之間的不均衡發(fā)展。隨著各項卓越工程的推進,韓國逐漸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并在工程設計和實施中加以改進,有力地促進了各方的均衡發(fā)展。

        其一,從注重首都圈到兼顧地方大學。為了補救BK21實施以來造成的首都圈大學與地方大學的實際差距拉大,NURI工程并沒有將發(fā)展地方大學的重點單純放在學術性成果的數(shù)量增長上,而是力圖依靠區(qū)域產業(yè)特色,加強產學研社聯(lián)系,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以提高地方大學的專業(yè)化水平。

        其二,從注重科學技術到兼顧人文社科。韓國卓越工程實施初期,以科學技術領域為投資重點,以科學技術學科的指標來衡量整個高等教育的進展。但隨著工程的深入,韓國開始認識到學科均衡發(fā)展的重要性。BK21第二期工程中入選的人文社科項目的數(shù)量為61個,占總量的11%;而實施BK21 Plus工程時人文社科項目數(shù)量增長到109個,占比增長到20%,包含各種學科的復合領域的比例也高達8%,這體現(xiàn)了韓國高等教育卓越工程提高了對不同學科均衡發(fā)展的重視。

        其三,從注重科研到教育與科研并重。韓國卓越工程實施早期偏重科研,尤其強調量化的科研指標,如發(fā)表的論文數(shù)量。但這一傾向導致了大學對教學的忽視,不利于人才的協(xié)調發(fā)展。BK21工程在這一問題上進行改革,提高教學地位,強調教學與科研的互動,評估體系除將學術論文列為指標外,將實踐性成果(作品、社會實踐活動)也納入評估指標體系,在地方高校評估中更注重產學結合。[16]

        (三)實行嚴格的評估制度,不斷完善質量保障體系

        韓國的高等教育卓越工程實行完整的評估程序,包括事前評估、事中評價、事后驗收,并且嚴格執(zhí)行質量管控。以BK21工程的第二階段為例,對項目的評估體系包括大學的自主評估以及教育部對其進行的年度評估、中期評估、終期評估。2007年,韓國政府出臺了新的評估框架,強調激勵與懲戒并重。該框架規(guī)定,BK21工程第二期的評估由韓國科研基金會下的BK21&NURI管理委員會負責。評估指標通過政策研究、聽證會和多種線上調查確定。在年度評估之前,項目和團隊會進行自我評估,自我評估約占最后評估結果的4%~5%;還會實行“抽樣調查”制度,隨即抽查5%的項目和團隊,對其研究成果做仔細檢查。評估結果將直接影響項目是接受激勵或懲戒[17]。新評估框架被嚴格執(zhí)行,2007年BK21第二階段第一次年度評估結束后,排名在后120名的團隊和項目被削減20%的經費,這些經費被用于激勵前120名團隊和項目[18]。2008年,BK21工程進一步把關質量,規(guī)定從2009年開始,年度評估實行更加嚴格的標準:將減少表現(xiàn)最不佳的1~3個團隊和項目的資助,評估分數(shù)最低的團隊將面臨取消資格的懲罰;改革評估指標以及BK21&NURI管理委員會構成以提高評估專業(yè)性;將抽樣調查的比例上調至10%;對參加國際會議計入工程成果及資助參會師生的具體條件作了更加明確的規(guī)定[19]。2010年,BK21工程開始實施末位淘汰制度,評估結果不合格的研究團隊將被剔除BK21;相應地,每個學科研究團隊的經費將被減少10%~30%,只有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團隊才能獲得與上一年同等的經費[20]。韓國高等教育卓越工程實行以來,一直堅持嚴格的評價制度,將激勵與懲戒并重,并且不斷完善自己的質量管理體系,有利于實現(xiàn)有效的質量管控,同時推動大學之間的競爭,提升大學的整體質量。

        (四)建設重點逐漸轉向人才培養(yǎng),其核心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

        盡管BK21、NURI、WCU等工程都從各個層面加強人才培養(yǎng),但三項工程關注的重點都是一流的院校和一流的學科。BK21 Plus則將落腳點放在了培養(yǎng)研究型和應用型創(chuàng)新人才、特殊領域人才、全球化研究型人才上,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成為工程建設的核心任務。

        韓國高等教育卓越工程的這種轉變從理論上根植于人力資本理論。人力資本是指凝聚在勞動者身上的知識、技能及其所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這種能力是生產增長的主要因素,是一種具有經濟價值的資本[21]。該理論認為,人力資本投資比物質資本投資的經濟收益更高,而人力資本投資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教育,其中高等教育對人力資本的影響尤其重要。人力資本最根本的特點是存在于人之中,與其承載體不可分離。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必須發(fā)揮好培養(yǎng)人的作用,才能提升人力資本,進而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因此,人力資本理論可以說是高等教育“以人為本”的根本理論源泉。

        從現(xiàn)實來看,韓國政府提出了發(fā)展“創(chuàng)新經濟”的目標,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經濟最根本的支撐就是培養(yǎng)具有豐富智力資本、能夠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知識、能推動新知轉化為社會經濟效益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BK21 Plus工程將建設重點放在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上,既有利于推動高等教育的卓越化發(fā)展,又服務于國家發(fā)展“創(chuàng)新經濟”的大戰(zhàn)略。

        四、 總結與啟示

        1999年至今,韓國共推出了四項高等教育卓越工程,即BK21、NURI、WCU、BK21 Plus。通過分析四項工程各自的內容、實施,以及從縱向上來看韓國高等教育卓越工程的整體推進,可以發(fā)現(xiàn)其卓越工程具有政府主導;價值取向從追求卓越到兼顧平衡;實行嚴格的評估制度,不斷完善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重點逐漸轉向人才培養(yǎng),核心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四大特征。

        中韓兩國在文化傳統(tǒng)、教育體制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兩者同屬后發(fā)型國家,長期以來在國際高等教育中處于“邊緣”地位,都具有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的迫切性。了解分析韓國高等教育卓越工程的具體情況和成功的經驗,可以為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當前,我國正處在“雙一流”建設的開局關鍵期?!半p一流”建設應該繼續(xù)堅持政府對發(fā)展戰(zhàn)略、大政方針的主導,發(fā)揮政府在聚集資源、配置資源上的關鍵作用,但同時也要注意保障大學自主權和學術自由空間,處理好政校關系;“211”“985”工程期間存在偏重老牌名校、綜合性大學、東部地區(qū)大學、理工學科的特點,“雙一流”建設應該在追求卓越的同時注重平衡,對特色化、專業(yè)化的學校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中西部地區(qū)高等教育發(fā)展,提高對人文社科領域的重視;此外,“雙一流”建設應該建立更加完備的質量管理體系,并嚴格執(zhí)行,同時引入競爭機制,明確激勵與懲戒措施,以增強整個項目的活力,促進高等教育整體質量的提升;“雙一流”建設在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同時不能失去教育本身的使命——那就是對于人的培養(yǎng),應該把人才培養(yǎng)作為“雙一流”建設的精神內核。

        注釋:

        ①入選的14所大學和科學技術院是首爾大學、浦項工科大學、延世大學、高麗大學、慶尚大學、亞洲大學、慶北大學、成均館大學、梨花女子大學、漢陽大學、明知大學、慶熙大學、韓國科學技術院、光州科學技術院。

        參考文獻:

        [1]Philip G. Altbach. Peripheries and Centers: 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09(1):15-27.

        [2]Quacquarelli Symonds.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EB/OL]. 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8, 2018-01-06.

        [3]付艷. “21世紀智慧韓國工程”研究[D].西南大學,2009.

        [4][10]徐小洲,鄭英蓓.韓國的世界一流大學發(fā)展計劃:BK21工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99-104.

        [5][20]Ministry of Education.Basic Plan for the 2nd Phase of BK21 Project[EB/OL].http://english.moe.go.kr/boardCnts/view.do?boardID=265&boardSeq=1780&lev=0&searchType=S&statusYN=C&page=1&s=english&m=0301&opType=N, 2010-03-05.

        [6]Ministry of Education. 2nd Stage BK21 Selection Results Announced[EB/OL].http://english.moe.go.kr/boardCnts/view.do?boardID=265&boardSeq=1399&lev=0&searchType=S&statusYN=C&page=1&s=english&m=0301&opType=N, 2006-04-26.

        [7]連進軍.韓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BK21工程述評[J].大學教育科學,2011(2):97-101.

        [8][9][18]First-Year BK21 Evaluation Leads to Incentives and Subsidy Cuts[EB/OL].http://english.moe.go.kr/boardCnts/view.do?boardID=265&boardSeq=1892&lev=0&searchType=S&statusYN=C&page=1&s=english&m=0301&opType=N?, 2007-09-17.

        [11]趙俊芳,胡函,安澤會.韓國高等教育卓越計劃研究[J].高教研究與實踐,2013(4):15-19, 28.

        [12]張雷生.韓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最新動向[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0(8):112-115.

        [13]曹麗霞. BK21工程與韓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4.

        [14]翟年祥,項光勤.政府在后發(fā)型國家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主導作用[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137-141.

        [15]Young-Chul Kim. Understanding Korean Educational Policy: Universalization of Tertiary Education[R]. Seoul: Korea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2008.

        [16]趙俊芳,崔鳴哲.21世紀智慧韓國高水平大學建設工程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16(5):1-6, 37.

        [17]Ministry of Education. New Evaluation Framework Introduced for the BK21 Project[EB/OL].http://english.moe.go.kr/boardCnts/view.do?boardID=265&boardSeq=1614&lev=0&searchType=S&statusYN=W&page=1&s=english&m=0301&opType=N,2007-01-12.

        [19]Ministry of Education.Ministry Tighten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for the Second-phase BK21Project[EB/OL].http://english.moe.go.kr/boardCnts/view.do?boardID=265&boardSeq=1536&lev=0&searchType=S&statusYN=W&page=1&s=english&m=0301&opType=N,2008-07-29.

        [21]靳希斌.人力資本理論闡釋——兼論教育的人力資本價值[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71-74.

        猜你喜歡
        高等教育特點韓國
        韓國“第一步”
        聚焦韓國大選
        金橋(2022年4期)2022-05-05 06:10:06
        在韓國走馬觀花
        高壓輸配電線路工程施工技術控制之我見
        中低壓配網桿塔防撞措施淺析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的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33:08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xiàn)
        微信輔助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18:00
        從語用學角度看英語口語交際活動的特點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6:03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53:44
        美女露出自己的性感大胸一尤内衣|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无人区乱码中文字幕动画| 精品国产精品三级精品av网址| 欧美饥渴熟妇高潮喷水水| 亚洲性啪啪无码AV天堂| 日本加勒比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青青草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又黄又爽又色的免费| 日本高清不卡二区| 最新日韩人妻中文字幕一区| 偷拍夫妻视频一区二区| 护士人妻hd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片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久久人妻| 亚洲国产av自拍一区| 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国产精品玖玖玖在线资源| 亚洲蜜臀av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av| 国产精品51麻豆cm传媒| 人妻无码中文专区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 国产日韩成人内射视频| av中文字幕在线资源网|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无码人妻av一二区二区三区| 动漫在线无码一区|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chinese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真多人做人爱视频高清免费| 亚洲丁香五月激情综合| 亚洲av成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国内少妇自拍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