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暉 鄭琴
【摘?要】 目的:探討胸水、痰液兩種不同來源標本細胞學檢查對肺癌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100例原發(fā)性肺癌患者進行胸水和痰液的標本細胞病理學檢查,記錄患者病理學數據以及肺癌檢出率。結果:在確診的100例原發(fā)性肺癌患者中,痰液細胞學確診20例,總陽性檢出率為20.0%,胸水細胞學檢出癌細胞62例,總陽性檢出率為62.0%,痰液細胞學、胸水細胞學對中央型肺癌的陽性檢出率分別為40.0%、44.0%,對周圍型肺癌陽性檢出率分別為14.0%、80.0%。胸水細胞學對周圍型肺癌的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中央型肺癌(P<0.05)。以兩項項陽性為依據,總陽性檢出率可達82.0%。結論:在臨床進行肺癌患者陽性檢出率時,胸水細胞學、痰液細胞學聯合檢查可提高肺癌陽性檢出率,多項腫瘤標志物檢測配合細胞學診斷,可以為臨床檢查肺癌提供更多的有效數據。
【關鍵詞】 不同來源標本;細胞病理學;聯合檢查;肺癌;診斷分析
文章編號:WHR2018071033
肺癌的早期癥狀具有不典型及多樣性,從而導致早期肺癌的誤診率和漏診率高,如何提高肺癌的診斷水平,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死率是臨床醫(yī)學面臨的重要問題。痰液細胞學檢查因患者疼痛程度較低、簡便、實用性以及精準性高的特點,而被應用于肺部腫瘤的篩查。痰液細胞學檢查可以能確定腫瘤的良、惡性病變,還可以對大多數病例做出腫瘤的分型診斷,是診斷肺癌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檢查范圍和標本局限性較大,這種方法檢驗結果可能存在假陰性,尤其是對對周圍型肺癌進行診斷時。而周圍型肺癌患者多見的首發(fā)癥狀為胸水,對患者進行胸水細胞學檢查可以更好地診斷患者是否存在肺癌病癥。通過以上2種方法進行聯合檢查,可以有效提高肺癌診斷的陽性檢出率,為臨床診斷肺癌提供更多的依據[1]。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100例來本院進行原發(fā)性肺癌檢查的患者,對其進行基礎資料的記錄,100例患者中中央型肺癌患者50例,周圍型肺癌患者50例,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患者年齡為34~62歲,患者平均年齡為(47.8±1.2)歲,患者自愿參加此次研究,并簽訂協議,患者一般資料進行差異統(tǒng)計學分析,P>0.05,差異未產生統(tǒng)計學意義,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選取患者連續(xù)3天清晨用力深咳新鮮痰液標本進行檢測,選擇四張灰白色有細絲狀的痰液涂片或有血絲的痰液涂片;胸水離心處理后取沉淀物或白色細胞層涂片四至六張,對以上兩種細胞學涂片標本采用瑞氏·吉姆薩染色,晾干后在光鏡下進行細胞學檢查。
1.3?統(tǒng)計學分析
將100例患者的檢測數據輸入SPSS 19.0運算系統(tǒng)中進行計算,患者中央型肺癌以及周圍型肺癌檢出率采?。?)的形式進行展示,并運用χ2檢驗的方式進行檢驗,若檢驗結果P<0.05,則患者檢驗數據差異產生統(tǒng)計學意義,反之,患者數據未產生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100例原發(fā)性肺癌患者中,痰液細胞學、胸水細胞學對中央型肺癌的陽性檢出率分別為40.0%、44.0%,對周圍型肺癌陽性檢出率分別為14.0%、80.0%。胸水細胞學對周圍型肺癌的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中央型肺癌(P<0.05)。痰液細胞學確診20例,總陽性檢出率為20.0%,胸水細胞學檢出癌細胞62例,總陽性檢出率為62.0%,以兩項陽性為依據,總陽性檢出率可達82.0%。
3?討論
肺癌是我國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的一種疾病,近年來,很多國家肺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增高,且數據表明,男性肺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在男性惡性腫瘤中排在首位,女性肺癌的發(fā)病率以及死亡率均占第二位[2]。至今尚不明確肺癌的病因,但是資料表明,長期吸煙人群發(fā)生肺癌的概率要遠遠高于不吸煙人群。而且,城市人群肺癌發(fā)病率較農村人群發(fā)病率高,可能與城市大氣污染以及煙塵中的致癌物質有關[3]。病理學結果是診斷肺癌的金標準,準確的病理結果是選擇治療方案和判斷預后的關鍵依據[4]。在確診的100例原發(fā)性肺癌患者中,痰液細胞學、胸水細胞學對中央型肺癌的陽性檢出率不同,對周圍型肺癌陽性的檢出率,胸水細胞學明顯高于中央型肺癌(P<0.05)。研究結果證明在不同來源標本細胞病理學中,同一患者標本來源不同的癌癥細胞存在差異,同一病理類型患者不同,細胞形態(tài)存在差異,極易對患者的檢測造成影響。
腫瘤標志物可以在機體組織或者體液內被定量測量,某些生物分子還可以在臨床應用于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診斷肺癌時可以行胸水內腫瘤標志物檢測,這是非損傷途徑識別腫瘤標志物的最佳途徑。但是單項指標的檢測還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研究認為胸腔積液和血清中CEA,NSE和CYFRA21-1的檢測對肺癌有一定的臨床診斷價值,且三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才能夠明顯提高肺癌診斷的特異度和敏感度[5]。李曉娟[6]等在探討液基細胞學(TCT)、細胞塊及免疫組化對判斷胸水中惡性腫瘤細胞組織來源的應用價值時發(fā)現,胸水制作細胞塊進行免疫組化檢查,不僅能保存胸水中的腫瘤細胞,且通過離心將腫瘤細胞聚集,提高細胞病理學診斷陽性檢出率,有利于腫瘤細胞的鑒別診斷及其組織器官來源的分析判斷,并進一步行基因突變檢測和分子靶向治療,幫助患者延長生命,減少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在臨床進行肺癌患者陽性檢出率時,通過胸水細胞學、痰液細胞學聯合檢查可以有效提高肺癌陽性檢出率,多項腫瘤標志物檢測配合細胞學診斷,對于肺癌的正確診斷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國亮,賴國祥,柳德靈,等.細胞病理學檢查在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診斷中的價值探討[J].中國肺癌雜志,2006,(06):544-546.
[2] 劉海波.痰脫落細胞檢查對于肺癌診斷應用的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8):8,10.
[3] 王彬階,胡麗,崔天盆,等.不同來源標本細胞病理學聯合檢查在肺癌診斷中的價值[J].檢驗醫(yī)學,2016,(01):13-16.
[4] 李波,王菁,李月川.兩種方法獲得的非小細胞肺癌標本病理結果的差異[J].天津醫(yī)藥,2015,43(06):646-648.
[5] 張淑艷.胸腔積液中腫瘤標志物的聯合檢測對肺癌的診斷價值[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4,42(10):1021-1023.
[6] 李曉娟,李秀娟.胸水液基細胞學聯合細胞塊及免疫組化對提示腫瘤細胞組織來源的臨床價值[J].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2016,07(05):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