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柳芳
隨著現在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粗略估算的機會比精確計算多得多,很多事實際上不可能也不需要都來進行準確計算。估算,已逐漸成為人們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重要方法。數學新課程標準在發(fā)展學生的數感方面也明確指出:能估計運算的結果,并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估算是發(fā)展學生數感的有效途徑之一。
在數學新課程改革中,“加強估算”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響亮的口號,我們人人都意識到了估算的重要性、必要性。在2014年新版小學數學教材中,對估算教學內容和編排進行了調整,體現好學習估算的意義和估算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下面我將結合估算教學內容在修訂后的新教材中編排的變化,談談如何結合新教材更好地提高估算教學的實效。
一、把握新教材中估算教學的調整
1. 估算教學的起點后移
在面對一個現實的問題情境時,學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在問題情境中內化估算的方法,靈活地選擇估算的策略。因此,新教材改進估算的編排,把估算教學的起點后移,突出估算的理解基礎的作用,真正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原來在二上“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開始教學,體現不出估算的作用?,F移至二下“萬以內數的認識”,利用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通過估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改變了估算教學的主要載體
以往的教材主要是結合數的四則運算(口算、筆算) 進行估算教學,現在的新教材改為結合解決問題進行教學,從而將估算作為解決問題的策略。在問題解決過程中,自覺地把計算和實際問題情境聯系起來。理解為什么要計算,什么時候要用到估算,將估算作為解題的一個組成部分。例如:三年級上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的教學內容里有利用估算解決問題,靈活選擇合適的計算策略;五年級上冊《小數乘法》的教學內容有綜合應用估算策略解決問題。
3. 估算教學的分布更為廣泛
新教材除了在計算的教學單元安排估算以外,還非常注重結合一些相關的教學內容編排估算的應用。例如:三年級上冊《測量》中安排了估測距離的內容;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里有關于估測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的內容;還在分數、小數的計算單元也分別安排了一些估算的內容,分布的范圍更廣了,涉及更多不同的內容。
4. 加強估算方法多樣化和估算策略的滲透
估算即“近似計算”,一般將算式中的數據看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近似數,通過口算得到結果。近似數的選取通常是用“四舍五入”法,有時也會用“進一”法和“去尾”法,具體的方法需要根據數據的特點和問題的情境靈活選擇。修訂后的教材注意呈現估算在解決問題中策略的多樣性,并讓學生體會估算策略中蘊含的不等式的性質。新教材非常注重引導學生體會:在解決問題時,何時適合使用估算、何時適合使用精確計算。例如:例6:三年級上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中,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就學會了認真分析具體情況,再靈活地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提高估算教學的實效
1. 培養(yǎng)師生的估算意識
估算教學,不是單純地教給學生記住一種估算的方法,應當是通過估算的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這種近似的意識,這種估算的意識,它不是被動地、機械地去記住一種估算方法,而是在通過我們教學當中,讓學生逐步地去理解這種估算的意義,去發(fā)展學生這種估算的意識,在這個過程當中,應當多增加一些學生的體驗,不斷地去豐富學生在這方面的經驗,積累經驗。
作為教師,我們要重視估算,并把估算意識的培養(yǎng)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例如:一位老師把他碰到的一件事與學生分享:一家三口去吃飯,當時點了一些飯菜,價錢分別是42元、56元,19元、33元、25元,9元,當時就大致地估了估,大約不夠200元。服務員收費時卻報出了226元。這顯然是錯誤的。經查證服務員將42記了兩次,正好多收了42元。由于有了估算的意識才避免了服務員的錯收費。要鼓勵學生,利用估算來驗證計算結果,來養(yǎng)成好的習慣。
2. 幫助學生掌握估算的策略
(1) 鼓勵學生解釋估算的思路和理由
估算的教學,是一個新的內容,雖然生活中的例子不少,甚至估算比精算用得還多,這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去積累這些鮮活的例子,為學生創(chuàng)設好情境,提出好問題。鼓勵每個學生盡可能地能夠表述自己的思路和理由,適當地鼓勵學生來總結估算的策略。
(2) 傳授估算策略,積累經驗,提高學生估算能力
① 湊整的方法。例如:224+1008≈,計算時可以把224看作200,1008看作1000,所以結果可以是1200。但值得注意的是“四舍五入”方法比較簡單、機械,適合低年段學生的學習。對于高年段學生以及較復雜的題目,運用此技能得到的估算結果卻往往不盡人意。
② 取一個中間數。例如:32,37,30,39這四個數求和,這些數都很接近35,有的比35多一點,有的比35少一點,就取一個中間數35,直接用35×4,就大約地計算出了這幾個數相加的結果。
3. 正確地進行估算的評價
關于估算的評價,首先我們要弄清楚把估算分為:一種是脫離實際問題的情境,進行純算式的估算;另一種是結合相關的生活情境,需要根據實際問題來選擇估算策略,進行問題情境式的估算。
脫離實際問題情境,純算式的估算,我們要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評價標準。如低年級學生剛剛接觸估算,它的估算結果落在區(qū)間內,但是范圍比較大,我們覺得也可以。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估算經驗,就要引導他不斷地進行再反思,再調整,把估算的結果能落在更趨于合理的位置上。
至于那種結合相關的生活情境,只要估算的結果,和實際要求解決問題的結果是一致的,就應當算正確。當然,我認為學生們估算的策略不同,只要是合理的,我們就應當鼓勵他們大膽地嘗試,鼓勵他們積極解釋自己的觀點,交流自己的看法。
估算教學對于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的養(yǎng)成,對于提高他們觀察、處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讓我們好好地領悟新教材內涵,結合估算教學內容在修訂后的新教材中編排的變化,共同重視估算教學,提高估算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 馬艷芳.小學數學估算教學的問題及改進[D].首都師范大學,2014.
[2] 白瑩瑩.小學生估算能力現狀調查及估算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