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娥
【摘要】自我國推出新課改以來,有關初中語文的實際教學質量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及學生家長的重視,相較于小學基礎語文,初中語文的難度逐漸增加,也是確保學生今后能夠更好學習高中語文的重要前提。在時代不斷發(fā)展變化的背景影響下,傳統(tǒng)的單一化語文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現(xiàn)代語文教學的需求,因此,教師必須將多元化教學方法充分應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在尊重個性多元化與差異的同時,滿足當代教學需求。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教學方法;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我國初中教育體系中,語文屬于必修課程之一,該學科對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發(fā)展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諸多實踐調查資料表明,在我國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部分教師使用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開展課堂教學,該教學模式難以實現(xiàn)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fā),從而對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造成嚴重影響。由此,當代初中語文教師必須提高對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重視,并在結合實際教學情況的基礎上,將該教學方法充分貫徹其中,在提高整體教學效率的同時,起到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發(fā)展的作用?;诖?,本文通過分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必要性,論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多元化教學法的優(yōu)點,并提出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有效途徑,希望能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參考資料。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必要性
初中語文是銜接高中語文的關鍵時期,其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較為豐富的語文基礎知識,同時還要求學生自身具備一定程度的思維能力。但根據(jù)相關調查資料顯示,現(xiàn)階段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部分教師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展開教學,這種教學模式通過單一性地向學生灌輸知識,使學生在課堂中處于被動地位,從而對其學習主動性造成嚴重影響,進而對其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產(chǎn)生阻礙。通過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能夠有效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該教學方法通過將學生置于課堂的主體地位,并使用多途徑與多方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在掌握更多知識與思維模式的同時,使其語文學科素養(yǎng)能夠得到進一步提高。由此可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對提高整體教學質量與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等均有著重大現(xiàn)實意義。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多元化教學法的優(yōu)點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實現(xiàn)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使其能針對指定的某一事物展開論述,在拓展其思維方式的同時,使其能在認知事物的同時獲得更為全面的自我見解。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提供特定的寫作內容,如學校所舉辦的某項實踐活動,并要求學生針對該事例展開多方面的研究分析,在此過程中,能勾起學生對該事例的回憶,隨后要求學生將自我見解進行大膽論述,在不同學生論述的過程中,能使其思維方式得到有效拓寬,同時也使其自身的知識體系更為豐富。另外,在傳統(tǒng)教學評價中,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化,導致教師仍然在使用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嚴重缺乏科學合理性。通過使用多元化教學模式,能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教學宗旨的有效改變,該教學方式能帶領學生突破書本帶來的局限性,使其思維模式能夠朝著多方面實現(xiàn)綜合發(fā)展。除此之外,通過展開多元化教學評價,能讓學生對自我產(chǎn)生更好、更全面的認知,這對其今后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途徑
(一)將主題式教學模式應用到課堂教學中
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應用主題式教學模式,實現(xiàn)對學生語文分析能力的進一步提高。這要求語文教師在正式上課之前,應針對所教內容構建一個對應的主體,在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所學知識的同時,實現(xiàn)對課堂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升。例如在學習《背影》之前,教師可根據(jù)教材內容構建一個對應的主體,并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主體對學生提出一系列的相關問題,隨后要求學生將主體作為核心關鍵,對相關問題展開認真思考與分析。通過使用主題式教學法,能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與積極性的同時,使其能夠全面投入到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從而實現(xiàn)對其主觀能動性的充分調動,進而實現(xiàn)對其語文分析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不斷提高。
(二)提高對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的重視
在我國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背景影響下,當代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必須隨著時代的變遷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有效轉變。為了實現(xiàn)對現(xiàn)代初中語文教學發(fā)展的有效推動,在教學與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必須能夠實現(xiàn)有效的溝通交流,并將學生視為課堂主體,以此確保其主觀能動性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提高對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的重視。例如在學習《珍珠鳥》的過程中,為確保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能夠得到有效培養(yǎng),教師應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人與自然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使學生學會熱愛大自然的同時,了解到自然生物與人類只有和諧共處,才能確?,F(xiàn)代社會文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與此同時,教師應將實際教學內容與娛樂活動融為一體,以此確保學生在娛樂活動中能夠學習到更豐富的語文知識,在改變傳統(tǒng)枯燥課堂氛圍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另外,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應有意識地、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使其能夠理解并掌握教材中包含的結構美、自然美以及語言美等,這對提升整體教學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將小組討論法應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將小組討論法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通過展開小組討論,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培養(yǎng),這是由于不同的學生擁有著不同的情感體驗與生活經(jīng)歷,因此其對事物的認知與思維的方式等方面均存在差異性。例如教師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可將學生分作不同的小組,并要求其對文章中的重點詞句與內容展開詳細討論分析,在該過程中,教師必須密切觀察不同小組成員的實際討論情況。當學生遇到疑難時,教師應找準時機對其給予相應的點撥,以此促使學生能夠學會從多層面與多角度去看待問題,從而確保其思維具備流暢性。通過使用小組討論法,不僅能調動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學會“取長補短”。在實際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通過小組形式要求學生對文章內容展開激烈討論,能夠幫助其突破自身思維的局限性,在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實現(xiàn)對其語文理解能力與概括能力的進一步強化。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通過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轉變,還能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在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思考的同時,使初中語文教學更具層次感,從而實現(xiàn)對整體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周傳紅.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模式實踐策略研討[J].黑龍江科學,2018(21).
[2]曾文霞.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31).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