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睿
摘 要:作為溝通公司內部和社會公眾的一種有效渠道,公司對外界披露的信息不僅體現了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同時還體現了公司的行業(yè)地位、競爭力等等,是投資者了解公司經營狀況、判斷公司未來發(fā)展?jié)摿亩u估其投資價值和決定是否投資的重要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公司內部治理;自愿性信息披露;評價方法
一、定義
信息披露可以分為強制性信息披露與自愿性信息披露。自愿性信息披露是指除強制性信息披露之外,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形象、投資者關系、回避訴訟風險等動機主動對外披露公司信息。
二、國外研究現狀
(1)內部治理對自愿性信息披露影響
Khaldoon Albitar(2015)以約旦上市公司為樣本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公司規(guī)模、董事會規(guī)模和審計委員會規(guī)模與自愿性披露水平之間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Giovanni Satta、Francesco Parola、Giorgia Profumo和Lara Penco(2015)研究了在米蘭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等規(guī)模的公司的公司治理和自愿性信息披露質量之間的關系后得出結論:分散所有權以及審計委員會的存在與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質量的提高有關,而管理層所有權、董事會規(guī)模和董事會委員會個數與自愿性信息披露之間表現出負相關關系。
(2)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評價方法
Pham Duc Hieu和Do Thi Huong Lan(2015)在其研究中采用了一個已經存在的指數并且對這個指數進行了一些修改,從而構建出更適合于研究內容與研究環(huán)境的指數,最終構建了包含42個條目的越南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數的列表,內容包括公司和戰(zhàn)略信息、金融和資本市場信息、未來預測信息和社會報告信息四個方面,如果一家公司披露了在列表中的某一項目則得1分,否則得0分,接著計算出這一家公司的得分總和,然后與列表中條目總計相除得到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數。
Mishari M. Alfraih Abdullah M. Almutawa(2017)經過分析后得出了一個包含49個自愿性披露條目的列表,根據其內容將這49個條目主要分為公司環(huán)境、公司財務表現和未來前景、公司治理信息以及公司社會和環(huán)境信息這四個類別,每一家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數的值等于每一家公司實際披露的條目數量除以每一家公司預期披露條目數量的最大值(=49)。
三、國內研究現狀
(1)內部治理對自愿性信息披露影響
葉建光(2014)以261家滬市上市公司2011年數據研究得出A+H股交叉上市能使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得到顯著提高的結論。
陳亞光、儲婕(2015)基于我國深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數據的研究表明,A&B股或A&H股一起發(fā)行、董事會成員數增加對信息透明度有正向影響。
臧秀清、王立靜(2015)以2010~2013年100家深滬兩市家族上市公司為樣本的研究表明股權集中度對自愿信息披露的影響顯著。
陳良、張麗(2015)以深交所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2012~2014年的數據進行研究,結果表明董事會勤勉度和獨立董事比例與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顯著正相關。
夏同水、劉震、李燕(2016)以2010~2014年上市公司為樣本的研究表明是否設置風險管理委員對公司預測信息披露制度有極大影響。
王蘋香、張芳麗、謝萍、李玥(2017)以2009~2015年我國40家金融業(yè)上市公司為樣本發(fā)現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與流通股比例顯著正相關,與股權集中度顯著負相關。
(2)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評價方法
李鳳蓮、游達明(2014)所采用的方法是通過研究上市公司年報設立一個披露條目列表,然后再按照這一列表對照每家公司年報實際披露內容進行打分。設置的總分是80分,對于每個條目進行評分時,倘若判定該條目屬于定性披露范疇,若描述相對充分記2分,一般性描述記1分,不披露不記分;倘若經過分析后認為該信息條目屬于定性與定量披露范疇,如果只是定性描述,則記1分,同時包含定量和定性描述記2分,定量和定性均不包含時記0分。
宋永春(2017)所采取的是選用代理變量的方法,用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評等級來替代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數,如果在2007~2014年這個時間范圍中一家公司的考評結果連續(xù)為A或B,則VDI為1,否則為0。
四、研究評價
通過國內外研究現狀可知,無論是國外學者還是國內學者都從各個角度進行了大量的有關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與此相關的各種理論都在不斷成熟,然而能夠與我國經濟發(fā)展特點相符合的研究還較為欠缺。與此同時,由于相對于國外而言國內對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的開始時間較晚,對于公司治理在自愿性信息披露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影響存在不同的看法,至今也未形成一個對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進行有效評價的標準或規(guī)定。故相關研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王蘋香,張芳麗,謝萍等.金融業(yè)自愿性信息披露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基于滬深主板上市公司的數據[J].會計之友,2017,(4):89-95.
[2]李鳳蓮,游達明.公司價值報告架構下我國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為的實證研究[J].系統(tǒng)工程,2014,32(4):124-130.
[3]宋永春.上市公司內部治理對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響探析[J].財會月刊,2017,(6):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