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瀟
摘 要:鋼琴技能教學集齊“技術性”、“藝術性”、“技巧性”等內容于一體,要幫助學生形成扎實的鋼琴技能操作能力,需要兼顧理論和實踐,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本文分析了鋼琴教學的特點,并探討高校鋼琴技能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方式。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技能課堂;教學改革
改革開放后,我國社會經濟發(fā)生了顯著變化,高等教育也迎來了新的發(fā)展契機,越來越多的學生報考音樂專業(yè),投身鋼琴學習領域,雖然我國的鋼琴教育在改革下取得良好的成績,但是,離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還有一些距離,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技能教學模式下,技能教學質量并不高。
一、鋼琴教學的特點與要求
鋼琴教學的內容由理論、實踐組成,要確保學生了解理論知識、能夠熟練演奏樂曲,需要構建科學、完整的教學體系。鋼琴教學與音樂理論、舞蹈、聲樂、民族器樂之間都有密切聯(lián)系,縱觀當前的高校鋼琴教育來看,教學形式都較為單一,過于強調理論灌輸,忽視了基本功的培養(yǎng)和實踐能力的鍛煉。教學中,對于作品創(chuàng)作因素、創(chuàng)作背景的分析不夠全面,學生審美力、想象力有限,在鋼琴教學中,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情操,在技能培養(yǎng)中,要引導學生戒驕戒躁,做到堅持不屈,在訓練中體會到鋼琴的魅力和優(yōu)雅,逐漸掌握剛剛琴技,能提高音樂素養(yǎng)。
二、高校鋼琴技能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策略
1.推行階梯式教學模式
音樂專業(yè)學生在入學前,鋼琴基礎參差不齊,有的接受過系統(tǒng)的鋼琴培訓,有扎實的演奏水平,有的只掌握初級操作,這給鋼琴技能教學課程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為了提高鋼琴技能教學工作的質量,需要以學生的客觀情況為出發(fā)點,根據層次來制定授課內容和授課計劃,做到分層次教學。
在大一階段,重視基礎技能的發(fā)展,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彈奏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演奏習慣,做到動作協(xié)調,學習雙音、連音、跳音、非連音、三和弦的彈奏方式,掌握節(jié)奏,培養(yǎng)音樂感知力;在大二階段的教學中,要重點提高學生的獨立性,鍛煉他們的手指靈活度、伸張力,要求學生能夠靈活控制腕、臂力量,協(xié)調彈奏,并提高他們的識譜能力;在大三階段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對鋼琴作品的表達能力、理解能力,組織專項訓練,提高演奏的流暢性和學生的手指控制能力;進入大四階段后,要求學生快速彈奏反向正向、琶音、八度音階、大和弦轉位等,作品的演奏要做到聲音顆粒清晰、具有線條感,并具有扎實的作品分析能力。
2.利用信息技術強化技能培養(yǎng)
傳統(tǒng)的鋼琴技能教學中,都用理論傳遞、實踐操作的方法來開展,這模式有其特有的優(yōu)勢,但是枯燥乏味,進入了信息時代,鋼琴技能教學也要積極與信息技術接軌,如,可以利用微課圖文并茂、繪聲繪色的特點來開展鋼琴技能教學,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作品。同時,根據學生學習需求成立鋼琴曲目資源庫,上傳至微信公眾平臺或者校園網,學生在課后可以隨時觀看、下載,告別傳統(tǒng)白紙黑字的訓練方法,通過信息化的渠道,從多方位鍛煉學生的鋼琴演奏技能。
3.在實踐中鍛煉演奏技巧
在鋼琴教學中,除了基本的技巧、理論知識和鋼琴操作基本功之外,還要重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應用能力的鍛煉,要求他們能夠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獨立為歌曲伴奏,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原則。在大一階段,就要密切配合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做到由淺入深的教學,在具體授課中,要注重即興伴奏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即興伴奏在培養(yǎng)學生、實際能力的同時,也能有效鍛煉他們的全面素養(yǎng)。為此,需要將即興伴奏教學列為鋼琴技能教學培養(yǎng)的重點,通過實踐來強化理論認知,滿足雙向效應的需求。在大課教學中,則推行四手聯(lián)彈、雙鋼琴、鋼琴藝術指導等多種表演形式,以此來鍛煉學生的伴奏力、音樂表演力,增強其集體意識,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與合作能力
4.利用奧爾夫教學法鍛煉實踐技能
奧爾夫教學法是當前音樂教育中普遍采用的一種方法,該種教學方法強調構建出獨創(chuàng)性的教育體系,采用多元化方法來鍛煉學生的實踐技能,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與主體性,在鋼琴技能教學中推行奧爾夫教學法需要兼顧理論和實踐,根據學生的層次差異和主體特點來調整教學技能和教學方法,以每一個學段的教學要求出發(fā),借助多種新型教學方法來改革技能教學。
三、結語
作為音樂教育的基本課程——鋼琴教學難度較高,通過鋼琴技能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力與審美能力,讓他們獲得深層次的體驗。受到諸多因素影響,技能教學一直是當前高校鋼琴教學中的薄弱之處,要解決現(xiàn)有的問題,需要兼顧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并適當提高實踐比例,通過多種教學手法的應用,改變傳統(tǒng)重理論、輕技能的現(xiàn)狀,將素質教育滲透在其中,改變教學思路,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杜絕傳統(tǒng)澆灌式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于妲妮.“聲樂藝術指導”對演唱者及聲樂教學的重要性——以意大利音樂學院為例[J].音樂創(chuàng)作,2018(03)
[2]王維娜.聲樂藝術中的技術與個性——兼論高校聲樂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黃河之聲,2018(06)
[3]徐沛華.開展聲樂藝術實踐的重要性分析[J].北方音樂,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