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繼榮
◆摘 ?要:農(nóng)村小學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資源的短缺,學生家長文化素質(zhì)不高,且多外出打工,對孩子疏于管理,使得孩子在校問題嚴重。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須了解學生、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一、概述
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如何讓小學生走好、走穩(wěn),是每一位教育從業(yè)者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班主任在做好本職學科教學工作的同時,還要安排好學生的德育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下文就分析了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策略,更利于促使學生學習和成長。
二、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一)以身作則,用人格魅力熏陶感染學生
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使學生在班級中受到教師和同學之間的影響,從而更好的學習,更好的去合作,更好的去完成集體任務,使學生更好的受到班級內(nèi)好的氣氛的熏陶。教師也要注意自己的個人行為,為學生做一個榜樣,使學生受到積極的影響。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參加“植樹節(jié)”活動時,教師可以一邊帶領學生去種樹一邊講解植樹節(jié)的來歷,使學生懂得保護環(huán)境,愛護花草樹木的重要性。當學生知道了這一知識后,也會受到周圍的人的影響,更好的去保護環(huán)境,不做不文明行為等。在班級教學中,教師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使學生遇到困難不認輸,不退縮積極尋找辦法解決問題。在班級活動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參加,使學生具有集體責任感,同時更好的去與他人合作等。通過班級管理中的這些活動,教師都可以引導學生更好的去提升個人行為,提升學生的行為舉止。
(二)讓學生學會關心學會愛
教師要無時無刻的關心學生的行為,使學生不但有良好的行為舉止,也要使學生逐漸形成優(yōu)秀的品質(zhì)。如在國慶節(jié)時,教師可以對該節(jié)日的歷史進行講解,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的祖國的強大,使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這有利于學生個人品質(zhì)的提高。在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時,教師也可以講解這些節(jié)日的來歷,使學生更好的感恩父母,感恩社會,教師也可以使學生聯(lián)想現(xiàn)實生活中父母的事情,讓學生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表達對父母的愛,使學生學會感恩,學會成長。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參加各種活動以提升學生的個人品德等。如當同學遇到不會的問題時給予積極的解答和幫助,使學生懂得助人為樂。讓學生懂得感情的珍貴,使學生學會感恩,珍惜友情、親情等。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在家里去做一些家務活或者是與父母交流,了解父母的工作,讓學生懂得父母的辛苦,使學生更好的學會感恩。
(三)挖掘教材,讓課堂教學成為德育教育的主戰(zhàn)場
小學教材中的很多內(nèi)容與德育教育都有聯(lián)系,因此班主任可以在教學中向?qū)W生滲透德育知識,使學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如在語文教學中就有很多內(nèi)容與德育知識相聯(lián)系,班主任可以加強課程建設,使學生學習教材中的很多內(nèi)容,如司馬光砸缸學習司馬光聰明勇敢果斷的品質(zhì),孔融讓梨學會尊老愛幼,吃水不忘挖井人學會感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學會誠實守信,孔子拜師學會謙虛好學,兩小兒辯日學會誠實,矛和盾的集合學會吸取他人長處,取長補短等。語文教學中的很多內(nèi)容都與德育工作有聯(lián)系,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學科教學,使其發(fā)揮作用,更好的影響學生的思想行為,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在小學思品課中以及小學其他科目中,如美術、體育、科學等學科中,教師也要積極發(fā)揮作用,以促使學生更好的去提高個人修養(yǎng)。如在小學美術中,指導學生采用多種材料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使學生思想發(fā)生轉化,使學生認識到可以有多種方法去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對學生思維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在體育課上,教師可以通過體育活動,使學生認識到集體力量合作的重要性。使學生認識到集體力量的強大。在思品課中,更是包括了很多的德育知識,除了個人行為外,還包括交通規(guī)則、傳統(tǒng)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知識,教師可以結合傳統(tǒng)文化進行講解,使學生對我國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使學生更好的增強愛國主義精神。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內(nèi)容使學生逐漸受到熏陶,使學生更好的提高思想品德。班主任在平時班級管理中,也可以播放一些電影,如在國慶節(jié)時可以播放一些愛國主義題材的電影,使學生增強愛國情懷。使學生感受到我們偉大祖國的變化,班主任也可以結合學校活動舉辦各種主題的活動,如“歡迎春天”活動,使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春天,使學生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清明踏青”活動,可以與學生一起去野外踏青,并使學生了解清明節(jié)的來歷,更好的感恩先輩,帶領學生緬懷先人?!暗卣鹧萘暋被顒樱箤W生學會保護自己,珍愛生命,發(fā)生危險后能采取正確的措施來保護自己。這些活動都有利于學生提升道德觀念,更利于學生的成長。提升學生的品行不僅需要學校班級和教師的積極影響,更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使學生更好的受到良好的影響,從而更好的成長。
三、總結
教育通常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這三方面組成。因此在學生的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學校、教師、家長這三方面的配合和引導,積極使學生受到良好環(huán)境的影響,使學生明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學校要積極開展各種活動,以為學生的品德提高提供良好的途徑,班主任在學校里積極引導學生,促使學生更好的堅持正確的行為。家長在家里也要堅持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以更好的引導學生,促使學生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周明鳳.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科教導刊(下旬),2017(04).
[2]姜軍.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04).
[3]譚雙.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亞太教育,2016(03).
[4]汪靜.用智慧點亮心燈——小學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分享[J].課程教育研究,2019(08).
[5]周宣.基于幸福教育的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J].新校園(中旬),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