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晗軒
◆摘 ?要:在高中教學體系中,地理是一門綜合性以及豐富性較強的學科。在地理教學中,學生們不僅能夠了解到各式各樣的地域文化,同時也能了解到包羅萬象的世界風情。在高中文科教學中,地理是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同時對于學生的總成績也會形成直接的影響。但是就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分析來說,很多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時都會產(chǎn)生較大的壓力。究其原因,就在于學生沒有掌握解題的技巧?;诖?,本文將對地理解題中會應用到的技巧進行分析,并提出合適的解題方式。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主觀題教學;解題技巧;教學分析
一、前言
近年來,由于教學改革任務的推進,在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與地理相關的考題模式也出現(xiàn)了較大的調(diào)整。在當前的高中地理測試中,習題類型多偏向于綜合性習題以及地域性習題。因此,在開展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們就需要注重強化自身的地理信息理解能力以及知識應用能力。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這一需求,所以教師們需要作出適當?shù)恼{(diào)整。
二、原因分析類主觀題的解題技巧
原因分析類的問題指的是先給出一則地理現(xiàn)象的信息介紹,然后要求學生對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原因進行分析的問題形式。其次,在這一類型的習題中,通常會出現(xiàn)一個具體的地域名稱,并會以此為基礎進行設問。比如“試分析某地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或者“嘗試闡述出現(xiàn)這一地理問題的過程以及原因”等等。
在對這類習題進行解答的過程中,學生們需要注意,應該詳細閱讀信息文本,找出文章的主次順序以及脈絡,明確自己的閱讀思路。首先,其需要通過閱讀將其中的地理要素內(nèi)容找出來,并做好標記;然后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標記對現(xiàn)象進行分析,并以人為因素與自然因素為基礎,進行兩個方面的思考。一般情況下人為因素的分析角度可以是歷史、人口、城市、政策等等,而自然因素的分析角度通常是地理位置、土壤類型以及氣候水文等等。
比如,在對“兩地降水情況產(chǎn)生差異的原因”這一問題進行分析時,我們就可以先以環(huán)境因素以及氣候因素為基礎進行分析,然后以人類活動形式的不同為基礎進行分析,最后進行闡述結(jié)合,構成完整的答案。
三、特征描述類主觀題的解題技巧
特征描述類的問題指的是先給出一則與事物形態(tài)相關的描述性文字,然后以此為基礎,要求學生進行特征列舉的問題形式。其次,在這種類型的習題中,通常會具有一段敘述性較強的文字,并且其設問的形式通常如下“簡述文章中描述內(nèi)容的特征”或者是“列舉文中內(nèi)容的特點”等等。
在對這一類型的習題進行分析解答時,學生首先需要進行的工作是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了解,將其區(qū)域位置以及其他明顯的信息列舉出來;之后,學生可以參照隱晦性的文字敘述內(nèi)容進行記憶搜索,確定其描述的場景,然后結(jié)合具體的問題進行解答。
比如,在回答“簡述某地的地形特征”這一問題時,學生可以先對這一地區(qū)的地形類型進行回答,比如平原、盆地或者是丘陵等等;然后需要對地形的起伏情況進行分析,并結(jié)合自己的所學內(nèi)容對地形的分布名稱進行列舉,完成回答。
四、區(qū)域比較類主觀題的解題技巧
區(qū)域比較類的問題指的是給出兩個不同區(qū)域的描述內(nèi)容,然后要求學生通過對比的方式找出兩者之間的差異以及相同點,并對此進行分析的問題形式。一般情況下,在這一類的習題中,通常還會配有相關的圖片以及表格素材。并且其主要的設問形式通常如下:通過內(nèi)容描述以及圖片展示,分析兩者之間的相同點以及不同點,并對其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
在對這一類習題進行分析時,學生需要先對兩份資料的相同點進行查找列舉,緊握一部分的分值;然后學生可以通過對比的形式就兩者之間的不同進行分析,并對其進行適當列舉,盡量提高分數(shù)。
五、綜合評價類主觀題的解題技巧
綜合評價類的問題指的是就某一種地理現(xiàn)象進行描述,然后要求學生結(jié)合綜合性的思維對其所形成的利弊進行分析評價,同時也需要對其所形成的影響以及意義進行分析的一種問題方式。通常,在這種問題中,比較常用的設問方式為“請嘗試以某一種角度對文本內(nèi)容的優(yōu)缺點進行分析”或者“請分析文本中所描述內(nèi)容形成的影響”等等。
在對這部分習題進行解答時,學生應注意,一定要對文本信息進行仔細閱讀,找出其中的關鍵詞,然后以關鍵詞為基礎進行拓展性分析。同時,在分析的過程中,學生應盡量地拓展自己的分析層次以及分析方向,寧可多答也不少答,以此保證回答的準確性。
六、結(jié)論
綜上所述,在開展高中地理學習任務的過程中,由于該門學科具備較強的實踐性以及抽象性,所以在進行習題分析的過程中并不會只存在一種統(tǒng)一的問題形式,自然也不會形成統(tǒng)一的解題思路。但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不僅要引導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也應該引導學生了解不同類型習題的解題技巧,以此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學習效果的穩(wěn)定提升。
參考文獻
[1]朱嘉晨.上海高中地理學業(yè)水平考試試題近今演變及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2]孫靜.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3]周剛平.淺談高中地理主觀題解題技巧[J].才智,2015(0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