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昕燁 王健
摘 要:混合式學習可以將傳統(tǒng)教學與網(wǎng)絡在線學習進行有機融合,對于提升學習者學習主動性與創(chuàng)新性具有重要意義,現(xiàn)已成為教育界廣泛倡導的一種教育理念。但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與教學形式的束縛,混合式學習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許多問題,諸如技術利用不充分、不能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等。采用“雨課堂”作為混合式學習工具,可為教學過程提供了個性化、智能化、數(shù)據(jù)化的平臺支持,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雨課堂;混合式學習;網(wǎng)絡在線學習
DOI:10. 11907/rjdk. 182135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7800(2019)002-0194-04
Abstract: Blended learning can organically integrat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online learning,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hance learners' initiative and innovation in learning. It has become a education concept widely advocated by the education circle. However, restricted by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concept and teaching form for a long time,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such as inadequate use of technology and insufficient status of students. The rain classroom acts as a hybrid learning tool and process provides personalized, intelligent, data platform suppor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so as to promot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ybrid learning research.
Key Words: rain classroom; blended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0 引言
混合式學習模式是指在學習理論指導下制定的一套指導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按照一定方式、步驟進行學習的樣式[1]。其是一種將數(shù)字化在線教育與線下教學相結(jié)合的教學方式,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并采用在線教學資源與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2]。混合式教學融合了傳統(tǒng)面授教學與在線教育的優(yōu)勢[3-4],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需求,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為主動[5]。本文將“雨課堂”引入混合式學習中,設計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積極探索解決在線學習與課堂學習之間的融合問題,為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1 研究概述
1.1 國內(nèi)外混合式學習研究
“混合式學習”是國際教育技術領域?qū)Α熬W(wǎng)絡化學習”進行深入思考之后提出的概念,是一種新型學習方式。2002 年 NIIT 公司在《Blended Learning 白皮書》中指出,混合式學習應被定義為一種學習方式,包括面對面學習、實時的 E-learning等。在理論研究方面,國外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混合式學習概念界定、學習模式與構(gòu)成要素等方面[6]。如美國印第安州大學Curtis J Bonk教授認為,混合式學習主要為面對面教學和在線學習的結(jié)合,該定義揭示了混合式學習的基本形式;Margaret Driscoll 認為,混合式學習是將多種網(wǎng)絡技術與教師面對面指導相結(jié)合的學習方式,其從技術、方法與形式3個方面對混合式學習進行闡述。在國內(nèi),隨著網(wǎng)絡通訊與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混合式學習模式也得到了快速發(fā)展。2003年,在第七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上,何克抗教授首次引入混合式學習理念,提出混合式學習是將傳統(tǒng)面對面學習與在線學習方式兩者優(yōu)勢結(jié)合起來,以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雙主作用,此外教師還需隨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7];黃榮懷教授認為混合式學習應當結(jié)合一定的學習資源,以提升教學效果;李克東教授認為混合式學習在更深層的意義上,還應包括不同教學理論、教學模式及多種學習環(huán)境的融合,并強調(diào)應從實際問題出發(fā),選擇合適的媒體與信息傳播方式進行教學。
1.2 “雨課堂”介紹
“雨課堂”是由清華大學開發(fā)的一種新型教育互動工具,其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便捷的工具融入教學過程中,為教學提供智能化與數(shù)據(jù)化的技術支持服務。雨課堂將在教學與生活中使用十分廣泛的PPT和微信程序相結(jié)合,解決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課堂參與度不高、師生交流不順暢、數(shù)據(jù)收集不完整等問題[8]。 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學習模式將多種交互形式貫穿于教學過程每個環(huán)節(jié),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9]。
1.3 “雨課堂”功能
“雨課堂”以師生最熟悉的PPT和微信為工具,為教學過程提供一種全新的交互體驗,并通過大數(shù)據(jù)手段進行監(jiān)督。通過“雨課堂”可將視頻、音頻、圖片、文字習題等相關資料同步推送到學生手機端,學生隨時隨地接收并進行及時反饋;增加實時答題、投票、互動等環(huán)節(jié),為傳統(tǒng)課堂教學增添了有效的互動方式。此外,使用“雨課堂”的統(tǒng)計功能可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學習行為等數(shù)據(jù)進行采集,從而為教師改進教學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