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云
近年來興起的一股重視兒童課外閱讀之風,尤其是“整本書閱讀”。筆者認為:作為一線語文教師,如果能將“整本書”和“課文”有機地結合起來,豈不是更加切合教學實際、更加行之有效?《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笨梢?,讀書尤其是讀整本書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如何將“整本書”和“課文”有機地結合起來,讓語文教學“立”起來呢?下面,筆者以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課文《錢學森》一課為例,談談自己的做法。
依據(jù)文本,推薦整本書
我們可根據(jù)文本的特點,如文本的內(nèi)容、語言、寫作方法、作者等方面,推薦和它相關的整本書閱讀。例如,在學習《我和祖父的園子》后,可以推薦閱讀整本書《呼蘭河傳》,因為《我和祖父的園子》節(jié)選自《呼蘭河傳》;在學習《錢學森》后,推薦整本書閱讀名人傳記《錢學森傳》,因為他們寫的都是同一個主人公錢學森……當然,也可以根據(jù)一個主題單元的特點,推薦相關的整本書。
研讀文本,找到結合點
在推薦好整本書后,還要細細研讀文本,找到整本書和課文之間的結合點,以便在課堂教學中,能碰撞出火花,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更加啟迪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情感,開闊學生的視野。例如《錢學森》這篇課文,仔細研讀文本后,發(fā)現(xiàn)“愛國”是這篇課文流淌出來的情感,于是,筆者把“體會錢學森的拳拳報國之心,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定為這篇課文的主目標,自然就把“愛國”作為學習課文《錢學森》和閱讀整本書《錢學森傳》的結合點。
拓展閱讀,確定側重點
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緊扣《錢學森》這篇課文的寫作特色:通過人物的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人物的高尚情懷。于是,便把“品味錢學森的語言,體會錢學森的拳拳報國之心”作為教學的重難點。怎樣才能突破這一重難點呢?筆者的教學策略是:結合整本書《錢學森傳》進行拓展閱讀。由于書的內(nèi)容較多,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不一定能全部讀完,所以要確定閱讀的側重點。這個閱讀重點,一方面是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定;另一方面,老師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比如,筆者根據(jù)整本書《錢學森傳》和課文《錢學森》的結合點“愛國”,建議學生重點讀整本書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其他內(nèi)容可以略讀,其中第二章“留學的故事”重點閱讀前面部分,如“馮·卡門的‘鐵桿粉絲”“加盟‘自殺俱樂部”等,第三章“抗爭的故事”重點閱讀中間及后面內(nèi)容,如“應該回祖國去”“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等。
小組合作,分享閱讀經(jīng)驗
在進行拓展閱讀,確定好閱讀的側重點之后,筆者讓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最大程度地讓學生分享到閱讀的樂趣。在教學中,筆者緊扣重難點,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①讓學生默讀課文,畫出錢學森說的話,體會這些話表達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要求邊默讀邊圈劃,邊體會邊批注;②小組交流,出示學習要求“結合上下文想想,錢學森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些話的,抓住關鍵詞體會這些話表達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可結合閱讀整本書的相關內(nèi)容,品讀錢學森的話;③班級交流。
例如,在交流錢學森說的第一段話時:“我是中國人。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庇械耐瑢W說:“當我讀到‘我是中國人時,想到《錢學森傳》中的一段話,錢學森說:‘有人問我在美國存保險沒有,我說一分錢也沒存。我是中國人,我不打算在美國住一輩子。讀到這兒,我感受到:錢學森在美國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感受到他濃濃的愛國情懷,感受到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我想把這一句讀一下。”于是,他動情地讀了“我是中國人……”字字充滿真情,教室里想起了熱烈的掌聲。在他的真情感染下,同學們的積極性很高,聯(lián)系整本書的內(nèi)容,感悟了錢學森發(fā)自肺腑的愛國情感。就這樣,結合整本書,通過小組合作,孩子們享受到了閱讀的樂趣,也受到了一次心靈的洗禮,一個愛國的錢學森的形象在孩子的心中“立”了起來。
書文對比,感悟寫法
學習了課文,筆者讓學生把課文《錢學森》和整本書《錢學森傳》進行對比,感悟它們在寫法上的特點。通過對比,學生們發(fā)現(xiàn)整本書內(nèi)容多,篇幅長,作為傳記,作者全面而翔實地介紹了錢學森的一生,讓讀者對錢學森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而課文《錢學森》由于篇幅短,作者只選取了錢學森最具有人生轉折點的事件,即在美國時,一刻也沒有忘記祖國,因為這件事最能表現(xiàn)錢學森的愛國情懷,所以作者寫得很詳細;而對于他回國后為我國運載火箭和導彈的研制及發(fā)射所作出的卓越貢獻,這對于當時的人們來說是耳熟能詳?shù)?,所以作者寫得簡略。由此可見,作者選取事例典型,詳略得當,在事例中主要通過人物的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zhì)。另外,為了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作者還運用了倒敘手法。通過書文對比,學生們感悟到兩者的寫法特點。
在平時進行常規(guī)的語文課堂教學的同時,適時適度地將“整本書”的閱讀和“課文”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做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讓學生學會把一本書讀“薄”,把一篇課文讀“厚”,從而拓展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度和廣度,讓語文教學“立”了起來。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如果我們能適時適度地將“整本書”的閱讀和“課文”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并落到實處,讓語文“立”起來,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梅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