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立華
【摘 要】目的:觀察疼痛護理管理模式對急診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應激反應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急診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134例,按照隨機數字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疼痛護理管理模式),對患者護理干預后的疼痛程度以及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于急診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應用疼痛護理管理模式進行手術后的護理干預,能夠減緩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而減少患者的應激反應,有助于患者的恢復,可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關鍵詞】疼痛護理管理模式;急診;創(chuàng)傷骨科;應激反應;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365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5-03-280-01
在臨床上,創(chuàng)傷骨科中的患者大部分都屬于急診患者,這些患者的病狀是由于某些無法預料到的因素而引起的骨科疾病[1]。一般來講,患者的肌肉、骨骼會遭受到損傷程度比較嚴重。疼痛對于急診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來講,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種癥狀。如果疼痛程度較高,還有可能會使患者出現一些不利的應激反應,如血流動力學的變化以及心率、血壓迅速升高,嚴重時還會威脅到其生命安全[2]。因此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時候,要對患者的疼痛進行有效管理,保證患者能夠忍受骨科疾病給其帶來的疼痛。為觀察疼痛護理管理模式對急診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應激反應及治療效果,本研究選取部分在本院就診的患者,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急診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134例,按照隨機數字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研究組,每組患者67例。納入標準:年齡不小于18周歲;不存在語言障礙;依從性良好;知情并同意此次研究。排除標準:患有其他嚴重性疾病;存在認知障礙;患有精神疾病。其中對照組男34例,女33例,年齡24~76歲,平均年齡(39.7±4.6)歲;研究組男30例,女37例,年齡24~74歲,平均年齡(40.1±5.1)歲。所有患者的性別、年齡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倫理委員會批準該方案。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僅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包括疼痛教育等。根據患者不同的痛感進行分類,并且給予患者鎮(zhèn)痛藥物,按照分類叮囑用藥劑量。研究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疼痛護理管理模式進行治療后的干預。首先,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療后的2h內,對其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并且根據評估結果制定疼痛護理管理流程以及理想實施效果。在護理過程中還要對患者的疼痛性質、起因以及每次疼痛持續(xù)時間等進行詳細的記錄,根據患者的依從性、用藥狀況以及用藥后的不良反應調整疼痛護理管理實施的流程[3]。其次,給予患者具體的護理干預,包括非藥物、藥物以及體位護理三種。非藥物干預措施是指對于患者所處的環(huán)境進行調整,且病房內光線、濕度以及溫度等物理條件的適宜,減少患者受到的外界刺激,進而對其疼痛感進行控制。藥物護理措施是指在給予患者鎮(zhèn)痛藥物時與其具體的疼痛評分相互配合,0~3分不給與藥物,4~6分給予非固醇類藥物,7分以上給予強阿片類藥物。體位護理措施則是治調整患者臥床、行走以及飲食時的體位,使其能夠保證血液流通的順暢,能夠快速止痛消腫。
1.3 觀察指標
疼痛程度觀察指標。按照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法)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判別,評分范圍0-1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的疼痛感越為明顯。
滿意度觀察指標。利用醫(yī)院自制調查問卷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問卷,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x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滿意度的比較
研究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情如表1。
3 討論
作為急診創(chuàng)傷骨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臨床癥狀,疼痛對于患者來講具有比較嚴重的負外部性,會使患者出現不利的應激反應,致使其在血壓方面和心率方面產生異常變化。疼痛不僅給患者帶來生理上的應激反應,還會使其心理上產生應激反應,導致其產生不良情緒,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不良影響[3]。在臨床上采取的常規(guī)疼痛教育等護理措施并不能夠有效減輕患者身體上的疼痛感,因此采取有效的疼痛管理模式是緩解骨科患者疼痛的一個關鍵點。
此次研究表明,研究組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并且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也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應用疼痛護理管理模式進行骨科患者手術治療后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疼痛感,進而減少疼痛給其帶來的應激反應,有助于患者的術后康復。此外,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也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對患者不良情緒的疏導,可以保證患者心情愉悅,有助于減緩疼痛。
綜上所述,對于急診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應用疼痛護理管理模式進行手術后的護理干預,能夠減緩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而減少患者的應激反應,有助于患者的恢復,可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田玉花.疼痛護理管理模式對急診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疼痛控制和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8,15(32):1-2+5.
[2] 達朝珍.疼痛護理管理模式對急診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疼痛控制和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甘肅科技,2018,34(12):121-122.
[3] 陳春.早期護理對骨科日間手術患者應激反應及情緒狀態(tài)的影響[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6,8(28):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