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劍君
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活經(jīng)驗不足,知識還沒有結構化,正處于積累階段。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屬于系統(tǒng)教學過程,是慢慢的積累的過程中形成和提高的。隨著新課標的實行,國家教育部門對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越來越重視。本文以實際工作經(jīng)驗為基礎,綜合考慮小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生活環(huán)境,針對口語教學提出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
口語表達能力的高低和生活、工作質(zhì)量密切相關。每個人對口語表達的能力都最求談吐高雅、語調(diào)得體、語言幽默以及語風嚴謹,這類口語表達能力雖然和天賦有一定的關系,但是還是后天和熏陶和鍛煉起著決定性作用。小學階段是學生培養(yǎng)交際能力和鍛煉語言能力的最好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語言表達尚不成熟,雖然具有一定的說話能力,但是也不夠完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引導和培養(yǎng)。為了有效的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寓教于樂,寓學于樂,鼓勵學生樂于表達
(1)幫助教師客服膽怯、害羞,調(diào)動他們說話的勇氣和激情。教師應鼓勵學生不要過分關注被人對自己的評價,一旦關注力在別人怎么評價自己上,學生就會一變發(fā)言,一邊思考別人會怎么看待自己,擾亂自己說話的思維,因為擔心說錯而更加緊張。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一旦遇到這類問題,教師要鼓勵和幫助學生:“放輕松、不要緊張,別的同學說的可能不如你,你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边@樣做就可以幫助學生把自己和別人拉到平等的地位,緩和了說話過程中的緊張。另外,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消除交往的隔膜,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友好的和伙伴進行交往。
(2)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也要重視自我心理的調(diào)整,帶著好心情上課,選擇合適的時間巧妙的應用幽默的語言開到學生,使學生產(chǎn)生共鳴,感染學生,讓學生有說話和表達的欲望。
(3)鼓勵學生敢于舉手發(fā)言,一旦有了發(fā)言的機會,學生就會有繼續(xù)說下去的想法。即使說的不好,教師也注意不能給予否定,這樣輕松的課堂氣氛就會消除學生害怕緊張的心理,讓學生有了敢于說話和善于表達的激情。
(4)應用課本劇表演、講故事以及小組對話的方式開展教學,不斷的給學生表達的機會,為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表達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對口語表達產(chǎn)生興趣。
二、充分利用教材、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1)合理利用課本教材讓學生進行想象,充分表達自己。比如在開展《晏子使楚》一文的教學過程中,晏子反駁楚王侮辱齊國沒有人時,教師可以給出固定句式,如 “如果……那么……因為……”對晏子的言外之意進行解釋。有的學生可能會回答:“如果你們定義我是不中用的,那么你們國家也好不到哪里去,因為按照我們國家的軌距:只有上等的人才才能會訪問上等的國家,而只派下等的人才訪問下等的國家?!边@個過程可以保證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晏子智慧的同時,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通過校色轉換,培養(yǎng)口語表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入到文本中,將這樣的問題拋給學生:“假如你是文中的那個人,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如果你也在現(xiàn)場,你會怎么想,怎么說?你有么有相對課文中主人公想說的話?”為了保證學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想,應給足學生時間。
(3)給學生提供合適的交流話題。利用現(xiàn)實生活,給學生提供合適的話題進行交流,引導學生有主體,有順序的表達自己。
三、課內(nèi)課外相互結合,將口語訓練帶到日常生活中去
(1)有目的。定期開展課外活動,比如參加國家宣傳周或紀念日、走訪敬老院為老人獻愛心,當校園小廣播、電視小記者訪;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比如故事大會、詩歌朗誦會等。這些實踐活動的統(tǒng)一優(yōu)勢都是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保證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和交流技巧,善于和社會進行交往,善于人際關系的溝通。同時還能學會和他們合作,逐漸可以和諧文明的和他人進行交流,讓口語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得以有效的提高。
(2)組織學生觀看有關電視節(jié)目?,F(xiàn)在的學生都喜歡看動畫片或者各類綜藝娛樂節(jié)目,這些節(jié)目的優(yōu)點就是語言藝術性墻,對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另外這類節(jié)目注重情感和娛樂效果。比如相聲小品會將生活的某些現(xiàn)象進行概述,以幽默、機智活潑的語言表達出來,學生觀看這類節(jié)目會對其中的藝術表達方式進行學習,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另外,《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百家講壇》會講述人或動物中精彩的故事,學生對于其中人格化的敘述方式也十分喜歡?!对捳f長江》《西風胡楊》這類節(jié)目主體鮮明,結構更加完整。屬于語言生動的散文形式,這類節(jié)目本身就是一片片有底蘊、有文化有內(nèi)涵的文章。通過觀看這些節(jié)目,學生可以模仿節(jié)目中的說話方式,在無形中積累說話的技巧,對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結束語
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是一個長期而且復雜的過程。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多給學生表達的機會,以輕松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善于表達的欲望,把握契機,開展各項課外活動,有目的、有順序的對學生加以指導,繼而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另外,在這個過程中轉變學生的態(tài)度,從敢說到想說,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形成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為日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孫雅倩.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8.
[2]朱姿綺.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7(4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