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蘭
【關鍵詞】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8—0097—01
什么是語文素養(yǎng)?《課程標準》把“語文素養(yǎng)”的內(nèi)容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分為6個層次,即: 必要的語文知識、豐富的語言積累、熟練的語言技能、良好的學習習慣、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高雅的言談舉止。那么,如何在語文課堂上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呢?筆者認為應該圍繞語文課堂教學和語文課外積累方面尋找策略。
一、樹立“課前準備模范”,養(yǎng)成預習習慣
預習時,在課文一些重點地方寫寫畫畫,圈圈點點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給不懂讀音的字標上拼音,不理解的詞寫上注釋,含義深的句子畫上線,重點的字詞加圈加點,有疑難的地方打個問號等。做上這些記號,等到上課的時候,再特別加以注意,把自己覺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徹底弄明白。
二、夯實語言知識,構建語文基礎框架
在小學階段,教學一定的漢字音形義的知識、基本的語法和修辭知識、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結構知識、基本閱讀和寫作方法知識等是非常必要的。語文學習必定涉及語言知識學習,知識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么知識,如何教知識,還有很多需要我們認真研究。
三、提高書寫規(guī)范意識,養(yǎng)成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
一方面教師做好書寫示范,樹立榜樣。教師的書寫往往會影響學生的書寫,教師要努力練一手好字,以自己的行動影響學生。如每寫一次板書,每寫一次批語,甚至每寫一個名字,都要工工整整地書寫,成為學生的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另一方面要規(guī)范學生的寫字過程,使其養(yǎng)成規(guī)范的書寫習慣。
四、誦讀精彩文本,培養(yǎng)學生語感能力
語文教材中選用的文章在遣詞造句等方面堪稱范本。例如,五年級下冊教材選編了這樣一大批新課文:有表現(xiàn)祖國燦爛歷史文化的《絲綢之路》,有反映我國西部建設成就,歌頌新一代建設者的《把鐵路侈到拉薩去》。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除了課本上要求背誦的篇目和片段外,筆者也會要求學生對其他課文中的精彩片段多讀以至成誦。這樣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還可以增強學生對語言的直接感知能力。
五、教給傾聽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聆聽習慣
首先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細化聽的要求,明確提出“學會傾聽要五心”,即做到: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fā)言,都要聽清老師或發(fā)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三要細心,當別人的發(fā)言有錯時,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同學的發(fā)言,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fā)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穎的想法。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并重,相互促進。
六、品味重點文本,動手批注圈點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記憶,概括和思維跟進能力,以及良好的閱讀習慣,方法很重要。課堂上一定要邊讀邊圈畫,并做批注和記錄。重點文本要反復閱讀,學會在讀中悟,悟中讀,感受文本的魅力,通過記筆記和圈點批注的方法,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記憶。
七、創(chuàng)新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語言技能
1. 課前的口語交際訓練,重在課前談話時的5分鐘 “激活口耳”,低年級引進了生活小事、寓言、簡單詩詞等敘述性或記憶性材料。中年級引入了每日甘谷新聞、校園新聞等欄目。2.抓住閱讀課堂,進行口語交際訓練。課堂是口語交際訓練的主陣地,也是展示口語交際能力的舞臺,在閱讀教學課堂中,“口耳”得以充分發(fā)揮。在教學中,我們聽老師朗誦,要求學生閉目傾聽,然后口述大致內(nèi)容或提出疑問,將聽說結合起來訓練。3.落實活動課,展示“口耳”功夫?;顒诱n是學生最活躍最熱心的課,他們的才情在這兒得到了充分展示。
八、加強課堂讀寫聯(lián)動,提高寫作水平
“讀寫結合、以讀促寫”方法注重以課文為憑借,以某一讀寫結合點為契機,先對學生進行“由此及彼”的模仿訓練,再進行“舉一反三”的拓展訓練,極大地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首先是仿寫句子。句子是課文的基本構件,是課文主題的基本載體,是閱讀教學的著力點,對那些用詞準確、描述生動、形式特殊的句子進行仿寫,是引導學生積累詞句、錘煉語言能力的最佳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捕捉美文佳句,及時加以揣摩、仿造,引導學生從仿寫中發(fā)現(xiàn)和掌握各種句子的詞語搭配關系以及句式的特點,有效建立句子的概念,提高學生遣詞造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