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培雯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對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至關重要,目前自媒體發(fā)展速度飛快,充分運用自媒體能夠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在新時代,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首先要夯實理論基礎,其次要充分利用自媒體形式,與時俱進,最后要塑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
關鍵詞:自媒體 思想政治教育 親和力 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6-0154-02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樹德立人的一個途徑,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使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需求得到滿足。如今,自媒體發(fā)展迅速,使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更加多樣化,高校在思想政治課程的基礎上,要充分利用自媒體這個渠道,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自媒體作為一種新載體,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對學生產(chǎn)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進行交流與對話時利用自媒體,能夠促進彼此間的良性互動,使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得到提升。
一、夯實理論基礎,充分利用自媒體技術
堅定的信仰和立場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來說是很重要的,我們依然要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提高教育者自己的知識素養(yǎng)。要提高教育者的理論水平和學術水平以及進行科研的能力,豐富知識儲備,在興趣愛好的基礎上,學習心理學、哲學、社會學、文學等多學科知識。對自身的視野進行拓寬,對自身知識結構進行優(yōu)化。對教育者來說,掌握了全方位的知識,更容易走近學生群體,縮小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課堂感染力,吸引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大學課程設置中,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自媒體技術。自媒體技術改變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育者掌握教育資源、受教育者接受的模式,教育者應當正視這種變化,受教育者接受能力強、速度快,這是一種優(yōu)勢,教育者應當積極主動地接受自媒體帶來的優(yōu)勢,與受教育者進行有效溝通時充分利用自媒體技術,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進行。另外,在信息方面,教育者應當保持其權威性,受教育者通過各種平臺獲取信息,但是他們并不具備解讀信息和完全的辨別能力,這就需要教育者利用自己所學,“更加關注對象,關心其需要的人或者事物,充分引起其積極性情感”,對受教育者遇到的難題進行解答,幫助受教育者分辨信息的真假好壞,這樣受教育者會從內心認可教育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
二、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痹谛聲r代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斷調整策略,運用自媒體技術可以實現(xiàn)教育內容和形式的時代化。自媒體出現(xiàn)以后,可以通過自媒體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具時代性,把最新的成果通過受教育者喜歡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自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得知識積累速度更快,可以通過自媒體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進行全面詳細的闡釋和宣傳,運用自媒體技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夠建立起直接的聯(lián)系,教育和指導更具有針對性。這樣就使受教育者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產(chǎn)生愛好和興趣,激發(fā)起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的熱情。而教育內容上要兼具開放性和原則性,要系統(tǒng)地規(guī)劃教育內容,基礎教育內容不能變,比如愛國主義教育、基本道德理論教育等,在此基礎上,要與時俱進,因時而進,要把有新時代精神、新時代氣息的內容以及新的正確的價值追求傳授給受教育者,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先進性和前沿性。自媒體技術的傳播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現(xiàn)代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在不斷變化。一直以來,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都是以課堂形式進行,教育者通過課程傳授,灌輸給受教育者思想,而在自媒體時代,教育者可以以一種平等的姿態(tài)進行教育理念傳播,受教育者通過自媒體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借助自媒體來評論現(xiàn)實問題,討論社會問題,更有空間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在運用自媒體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同時教育者要把握好自身的主導性,更好地結合灌輸和滲透這兩種方式。高校思政課以灌輸方式進行,理論性較強,吸引力就不足,在自媒體技術普及的今天,我們要用大學生接受并且喜歡的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提升其親和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采取什么樣的方法進行教育十分關鍵,在教育活動中采用合適的方法,會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如果教育方法不恰當,就會引起受教育者的抗拒,降低教育效果,所以高校要建立自己的自媒體平臺,利用自媒體技術優(yōu)勢來了解學生思想狀況,更容易貼近大學生的生活,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融入進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從而達到教育效果。
三、自媒體時代下創(chuàng)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
大學具有開放性,大學生的思想也是多元的,現(xiàn)代大學不是孤立的教育機構,處在社會系統(tǒng)中,就深受社會生活的影響。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飛速發(fā)展,尤其是自媒體的發(fā)展影響著大學生的日常,新時代的大學生不僅僅通過書本和課堂,越來越多地從網(wǎng)絡接觸社會,與社會生活產(chǎn)生互動,受到來自社會的諸多影響。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接受著來自四面八方不同文化的影響,容易受到網(wǎng)絡言論的影響。網(wǎng)絡已經(jīng)日益成為人們言論發(fā)表的主要平臺,輿論交鋒的主要陣地,而自媒體的發(fā)展更是方便了人們對這些言論的瀏覽和發(fā)表。同時,一些新聞、時下社會熱點也都會在網(wǎng)絡上發(fā)布,人們可以在網(wǎng)上暢所欲言,可以對一些事件作出評論。近年來,自媒體輿論之活躍、影響之深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不論是社會事件還是時事政治,都能掀起輿論浪潮,作為教育者,要適當引導大學生區(qū)分網(wǎng)絡上的信息,告訴學生如何區(qū)分網(wǎng)絡上的合理性的意見和情緒化意見,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在正確區(qū)分信息良莠的基礎上,要約束自身行為。網(wǎng)絡發(fā)表言論很自由,但也不是肆無忌憚,要遵守法律法規(guī)。要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在辨別自媒體信息的時候才會有自己的判斷力,不會在網(wǎng)絡上隨大流、跟風。高校在建設自己的自媒體平臺時,要注重發(fā)布內容,要宣傳理論知識,弘揚正能量,文案也要以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發(fā)布,不能過于正式和古板。內容方面也不能都是空洞的大道理、純理論的文章,而是要接近學生感興趣的點,把純理論、大道理轉化成通俗易懂的語言,學生可以接受的語言,或者是實實在在的解決辦法,生動直觀的榜樣。及時回應學生在自媒體中遇到的困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同時,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下,運營自媒體的社會人士也要考慮到社會風尚、社會道德的良性滲透,在發(fā)布消息和管理平臺時,要注意篩選信息,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同時營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李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路徑探索[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
[2]王學儉,阿劍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0).
[3]張亮.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現(xiàn)實審視及實現(xiàn)路徑[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
[4]張正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有效路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
[5]孫秋雁.自媒體時代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5).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