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艷 任偉超
廣東省江門市中心醫(yī)院輸血科,廣東江門 529000
輸血已經(jīng)成為醫(yī)療治療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輸血在急危重癥患者救治中是一項重要的治療措施[1-2]。保證輸血安全是臨床輸血管理制度的第一要義[3-4]。輸血相容性檢測含概血型定型、交叉配血試驗、不規(guī)則抗體篩檢等,為了避免免疫性輸血不良反應,受血者在輸血前必須與供血進行輸血相容性檢測?,F(xiàn)在,輸血相容性檢測技術對ABO、RHD 血型定型近乎零失真,主要在 Ig M 和Ig G 性質(zhì)的抗體方面仍有漏誤檢,現(xiàn)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5-6]。為此,我院選取3種常用的輸血相容性檢測技術進行橫向比較,旨在進一步提高臨床輸血有效、安全性。
受血者標本來自于2017年1~5月在江門市中心醫(yī)院進行輸血治療的患者,其中男75例,女25例;年齡18~65歲,平均(32.8±4.8)歲。供血標本來自于江門市中心血站的無償獻血者,其中男40例,女60例;年齡18~56歲,平均(28.7±5.1)歲。所有研究標本均遵循患者及獻血者知情同意原則。
ABO、RHD血型定型試劑卡(單克隆抗體)購自Diagnostic Grifols,S.A;抗人球蛋白檢測卡、抗人球蛋白試劑(羊抗人)購自Diagnostic Grifols,S.A;0.4% ABO 血型反定型試劑盒購自江蘇力博醫(yī)藥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試劑(人紅細胞)購自Diagnostic Grifols,S.A;聚凝胺試劑盒購自中山生科試劑儀器有限公司;免疫微柱孵育器、免疫血液學用離心機購自Diagnostic Grifols,S.A;電熱恒溫水槽購自濰坊駿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倒置顯微鏡購自奧林巴斯(中國)有限公司。
血型定型按照ABO、RHD血型定型試劑卡說明書進行操作和判讀。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中聚凝胺法和微柱凝集法按照抗人球蛋白檢測卡說明書進行操作和判讀,試管抗球蛋白法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四版)》中相關規(guī)范進行操作和判讀。交叉配血試驗中聚凝胺法按照聚凝胺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和判讀,微柱凝集法按照卡式法說明書進行操作和判讀,試管抗球蛋白法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四版)》中相關規(guī)范進行操作和判讀。
所有數(shù)據(jù)均經(jīng)SPSS20.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配對資料χ2檢驗或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三種方法交叉配血試驗的陽性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兩兩比較顯示,陽性檢出率以微柱凝集法最高、試管抗球蛋白法其次、聚凝胺法最低。詳見表1。
表1 三種方法交叉配血試驗結(jié)果比較
41例聚凝胺法交叉配血試驗陽性中其他2種方法均為陽性有58.53%(24/41),微柱凝集法為陽性有92.68%(38/41),試管抗球蛋白法為陽性有85.36%(35/41)。
聚凝胺實質(zhì)是一種高價陽離子季胺鹽多聚物,聚凝胺法實質(zhì)是形成一種可逆性非特異性的紅細胞凝聚現(xiàn)象。微柱凝膠法實質(zhì)是一種基于凝膠分子篩和血型血清原理的聯(lián)合技術[8]。試管抗球蛋白法是檢測紅細胞不完全抗體的一種經(jīng)典方法,直接試驗的目的是檢査紅細胞表面的不完全抗體。本研究采用對照試驗橫向比較了3種檢測技術在輸血相容性檢測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三種方法交叉配血試驗的陽性檢出率比較,在統(tǒng)計學上具有意義;組間兩兩比較顯示,陽性檢出率以微柱凝集法最高、試管抗球蛋白法其次、聚凝胺法最低;而41例聚凝胺法交叉配血試驗陽性中其他2種方法均為陽性有58.53%(24/41),微柱凝集法為陽性有92.68% (38/41),試管抗球蛋白法為陽性有85.36%(35/41)。提示,在交叉配血試驗中微柱凝集法靈敏度最高、試管抗球蛋白法其次、聚凝胺法最低,而這與之前的報道結(jié)果一致[9]。
同時,受肝素干擾明顯和Kell血型系統(tǒng)的診斷效能低下是聚凝胺試驗在交叉配血試驗中的缺點??墒桥R床通常忽略Kell血型系統(tǒng)在聚凝胺試驗中的影響,因為在中國多個民族中尚未發(fā)現(xiàn)Kell 血型系統(tǒng)的抗體[10-11]。盡管Kell血型系統(tǒng)在中國多個民族中顯示出均質(zhì)性,但是隨著人口遷移和涉外婚姻的增多,這種狀況不斷發(fā)生改變。本組有2例聚凝胺法交叉配血試驗陰性而其他2種方法確為陽性。因此,面對疑難配血標本有必要用試管抗人球法進行復核并分析。
本組微柱凝集法交叉配血試驗陽性而其他2種方法均為陰性的有22例。提示,微柱凝集法是本組交叉配血試驗中不單止陽性檢出率和靈敏度最高,而且特異度也較高,其具有較高的診斷效能和陽性檢出率主要得益于對微弱的抗原抗體反應[12-13]??墒蔷勰贩ㄟm于非緊急情況下抗體鑒定,因為檢測項目所需時間較長。
一直以來試管抗球蛋白法被認為是一種安全可靠的交叉配血方法,可是該方法操作過程繁瑣、對操作員要求高。本組有6例試管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試驗陰性而其他2種方法均陽性,提示試管抗球蛋白法難于標準化應用,同時存在漏檢抗原抗體反應的局限性。由此可見,不同方法交叉配血試驗均有其優(yōu)勢和不足。除了血液病、尿毒癥、血液透析和自身免疫病等因素外,抗原減弱、意外抗體以及操作不當也是導致漏誤檢的主要原因[14-15]。
綜上所述,本研究比較分析了聚凝胺法、微柱凝集法及試管抗球蛋白法在輸血相容性檢測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由于不同方法交叉配血試驗的側(cè)重點不同,在臨床工作中應該靈活應用。對于疑難交叉配血病例,應該聯(lián)合篩檢,擬提高臨床輸血有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