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光 史彥
摘 要:留守兒童的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這些孩子的父母長期在外地打工,留守兒童出現教育嚴重缺失的現象,這樣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學習等方面的發(fā)展。留守兒童是社會組成的一部分,關系到社會各界的和諧。社會各界要加強協(xié)作,多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才能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發(fā)展。作為一名教師,更應該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對策
一、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
1.心理障礙
很多農村的留守兒童心理大多數都存在著心理問題,他們長期遠離父母,獨自跟著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有些留守兒童還要干一些家務,長此以往,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生活,就會出現恐懼、抑郁的情緒,也缺乏完全感。久而久之,就會給這些孩子帶來心理陰影。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是他們的首要問題。
2.生活現狀
大多數留守兒童的家庭經濟條件不太好,很多父母在當地又沒有很好的工作,所以選擇外出打工。他們大多數跟著家里的老人生活,由于老人都比較節(jié)儉,在飲食上更是不注重營養(yǎng)搭配和合理膳食。這樣長期下去,就會導致留守兒童的營養(yǎng)不良,也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長和發(fā)育。留守兒童長期由于父母不在身邊,他們疾病預防和個人衛(wèi)生情況都存在嚴重的問題,甚至有些留守兒童早上不洗臉,晚上不洗漱就直接睡覺,衣服更是比較臟。他們個人的生活狀況也存在很多隱患。
3.學習差
大多數留守兒童都是跟著老人或者監(jiān)護人一起生活,農村大多數人都文化程度比較低,甚至還沒有上過學。根本在學習上無法給予孩子輔導,孩子由于第二天還要上新課,在課堂上教師的講課時間都是有限的,這些孩子更是沒有時間去咨詢老師,久而久之,導致他們的問題越堆積越多。不會的問題永遠地停留在原地,考試成績更是不理想。農村大多數都以農業(yè)為主,很多監(jiān)護人在農忙的時候還要到田地里去干活,他們更是沒有精力去關注這些孩子的學習。留守兒童普遍學習成績差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的重點問題。
4.價值扭曲
很多父母長期在外,感到對子女有所虧欠,所以就會在經濟上給予孩子更多的補償,多給孩子一些零花錢,有了零花錢,他們就會買很多玩具或者游戲機等。還有很多家長為了跟孩子聯系方便,給這些留守兒童配備了手機。這些學生在上課的時候總是玩手機,根本無法專心聽課。在課下也是不能很好地完成作業(yè),更是沉溺在手機的游戲中。還有些留守兒童利用手機上的社交軟件QQ、微信等,接觸一些不良的信息。還有些學生觀看一些不利于身心發(fā)展的不雅視頻,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改進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策略
1.增強心理健康教育
從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來看,心理健康教育是首要問題,一旦有了心理問題,就會自我意識增強,叛逆心理也會非常嚴重,對成長和學習非常不利,所以要先進行心理教育。學校和教師都應該積極發(fā)揮自身的作用,跟留守兒童多溝通,每周應該設置一到兩節(jié)的心理教育課程,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及時滲透。學校和教師要共同協(xié)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2.強化政府的主動作用
在留守兒童教育方面,要堅持政府主導作用,積極履行政府的職責,速短城鄉(xiāng)差別,確保農村留守兒童享受平等的教育權利。政府也要積極鼓勵社會各界多參與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加大對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宣傳,使得人民群眾都對農村的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多加關注,動員全民齊心來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3.增強學校教育
學校要積極完善各種教育設施,不斷完善教育的條件,充分發(fā)揮教師跟學校的教育功能。學校應該把心理健康教育正式納入學校的課程表,確保每周都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讓每位學生都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會。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讓兒童正視自己的心理缺陷,引導他們向著良好的方向發(fā)展,幫助這些留守兒童盡快走出心理問題的困境,提高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
4.重視家庭教育
這些留守兒童長期處于沒有親情的交流中,他們很容易養(yǎng)成性格孤僻和內向的性格。我們學校要跟家長及時取得溝通,讓家長引起對家庭教育重視。那些長期在外打工的父母,應該利用重大節(jié)日或者春節(jié)多回家看看,爭取更多跟孩子相處的機會。父母還要多跟孩子進行溝通,經常保持聯系。家長還應該跟監(jiān)護人和學校老師及時保持聯系,隨時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這些務工人員可以考慮到當地找一些適合自己的工作,盡量給孩子的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如果在外地發(fā)展得比較好,可以讓孩子到工作地進行就讀,這樣就能時刻陪伴孩子,也為孩子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
總之,農村的留守兒童是農村建設的重點,也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重點,革命任務任重而道遠,這就需要我們社會各界人士齊心協(xié)力一起解決,還需要學生家長的積極配合,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幫助留守兒童健康成長,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閆志玲,王有順.農村留守與非留守兒童體質健康調查研究[J].少年素質教育報,2013(10).
[2]譚宗明.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發(fā)展的對策[J].教育學,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