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興
體育課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教學活動。教師不僅要掌握如何向?qū)W生進行體育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而且要使學生能快而準確地學會并掌握你所傳授的知識與技能。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加強素質(zhì)教育我們不能單純看成是跑跑步、跳一跳、擲一擲,或者用體操墊子做一些體操運動項目,這樣的做法只會忽略了素質(zhì)教育。素質(zhì)教育作為一種“提升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zhì)為目標的教育模式,重視人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能力培養(yǎng)、個性發(fā)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為學生的終身體育發(fā)展打好基礎。
那么怎樣才能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呢?關鍵在于體育教師。教師的人格魅力和言行舉止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我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向來都是先示范,再講解。為什么要先示范呢?這就充分說明了示范的重要性。教學中教師一個漂亮的示范動作不僅可以使學生看得更清楚,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理念和運動表象。以達到強有力的教學效果。有的體育老師在體育課上要么讓學生被動接受思想教育,或者片面追求形式多樣化,從不講求教學效果,教學中穿插一些思想教育,結(jié)果是教學效果不明顯,思想教育也顯得空乏無力。針對以上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在體育課教學中是這樣做的。
一、在體育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不斷加強業(yè)務學習,提高自身素質(zhì)
體育老師不僅是體育活動的組織者,而且能對學生的后天發(fā)展起到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在體育教學不斷發(fā)展更新的今天,素質(zhì)教育對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無論是體育觀念的更新,還是體育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的更新,這些都取決于體育教師的素質(zhì)。因此體育老師要樹立高度的事業(yè)心、責任心。端正教學思想,從適應社會需要培養(yǎng)學生素質(zhì)出發(fā),樹立學校體育是為了學生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方向發(fā)展。同時老師還得具有淵博的知識和多項技能,對所任科目融會貫通,還要具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這樣,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會得心應手,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二、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老師對學生進行及時指導,增強學生的信心
上好一節(jié)體育課,體育教師不僅要明確教學目的,還要使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對于學生存在的思想問題要進行及時教育和糾正。有的學生認為我將來也當不了運動員,體育課只是出來玩一玩,放松一下心情,即使參加體育鍛煉素質(zhì)還是不行,對體育鍛煉缺乏信心。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我除了正面教育和鼓勵,更側(cè)重于學生鍛煉的方法。如在跳遠教學時,強調(diào)學生快速助跑節(jié)奏,噠—噠—噠,最后三步節(jié)奏感要強,助跑要快,步點要準,踏跳要狠,才能跳得更遠。在擲鉛球教學中,我對學生強調(diào)先從腳下發(fā)力,由蹬地充分到轉(zhuǎn)髖再到鉛球出手,按合理的發(fā)力順序,只有蹬地和轉(zhuǎn)髖動作連貫、出手動作快、出手角度合理就會擲得更遠。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模仿,體會動作要領,自信心得到明顯
增強。
三、活躍體育課堂氣氛,提高學生運動負荷
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運動負荷是否適當也是衡量體育教師組織教學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據(jù)。一般說來,小學生的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異的刺激所吸引,因此,面對小學生教師應采用新奇刺激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如采用多種形式的游戲,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勵他(她)們思考,學生動起腦筋,邊想邊學,在練習中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不是“苦”學,而是“樂”學。如耐久跑是體育教學中比較枯燥難教的內(nèi)容。學生也不愿學。在教學中前幾次采用與球類相結(jié)合的教法,讓學生在跑動中左右手交換運球接力,或者踢足球繞場跑,老師分組競賽,相互鼓勵,這樣學生練習興趣也高,效果也好。對于性格比較內(nèi)向的學生,平時膽子也小、反應也慢,在練習中顯得力不從心。針對這些學生的表現(xiàn),在教學中,應多表揚、多鼓勵,讓他(她)們多練習,培養(yǎng)他(她)們的自信心。這些學生在練習中哪怕有一點點進步都應在同學們中給予肯定和積極的鼓勵表揚。有的學生活潑好動,自我表現(xiàn)意識強,情緒波動大,比較浮躁,對他(她)們在教學中應少表揚,多引導他們發(fā)揮其特長,認真做好每一個練習。這樣既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又能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運動負荷。
四、在體育教學中及時進行美育教育,并外出參觀學習,制定適合我校的體育工作
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教學中留意到小學生中普遍存在寫字、坐姿、站姿、走姿不正確的問題,雖經(jīng)過體育老師、班主任教師的反復糾正、強調(diào),但效果還是不明顯。為此,我們體育組和學校商議決定在二至四年級中每周開設一節(jié)形體課,讓學生在體育課上,配上柔婉的音樂,編排一些以柔韌度訓練為主、力度訓練為輔的動作,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如此既糾正了學生的不良習慣,又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教育,同時也達到了強身健體、增強體質(zhì)的效果,成為我校體育教學的一大特色。體育組為了抓好早操,用了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參觀了兄弟學校的早操情況,根據(jù)本校實際制定了嚴格的廣播操管理細則。這一工作得到校領導和各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常抓不懈,真正使廣播操成為我校一道亮麗的風景。這樣既加大了早上的體育鍛煉量,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又明顯得到了提高,從任課老師、家長、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說明,早操的實行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總之,在體育課教學中加強素質(zhì)教育的做法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當然也不是依靠改變一些教學方法便能做到的,我深深體會到,只有以學生的活動為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動精神,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做體育學習的主人,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同時教師合理安排運動負荷,我們的教學質(zhì)量才能得到提高,素質(zhì)教育才能“更上一層樓”。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