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君
摘 要:閱讀是學習語文的必要功課,特別是對經(jīng)典名著的閱讀。經(jīng)典名著是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在時間長河中的反復沉淀,是特殊時代下社會、人物、情感的縮影。時至今日,通過閱讀名著,依然可以感受到其中永恒的魅力和時代風采?!都t樓夢》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閱讀《紅樓夢》,實際上是在與中華五千年的文化交流。在大力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的今天,引導學生閱讀經(jīng)典名著,感受中華文化是教育教學中的重點任務,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shè)的必然要求。以高中語文教學為例,對《紅樓夢》課外閱讀的開展進行探析。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紅樓夢》;課外閱讀
《紅樓夢》是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高中語文教材將其列為課外必讀著作。然而,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生對其進行課外閱讀是一件需要長期思考和不斷實踐的事情。在高中階段,雖然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文化底蘊和認知能力,但對《紅樓夢》這樣一部鴻篇巨制來說,還是有些不足,再加上學生的生活閱歷較淺,難以深入到書中,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社會背景和人物情感。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讓學生主動地讀、深入地讀、高效地讀,以此來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加閱讀的深度,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影視先行,激發(fā)興趣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快餐式閱讀”越來越盛行,電視、電腦、手機等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安安靜靜地坐下來閱讀一本書,對現(xiàn)在的許多人來說卻成為一件困難的事情。特別是對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來說,視頻、圖像等方式更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而閱讀名著盡管對他們思想情感的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形式上與其他媒介相比缺乏足夠的競爭力。因此,在一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用影視劇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然后再鼓勵學生閱讀原著,這種方式能使學生以好奇、主動的心態(tài)來閱讀《紅樓夢》。如,我在開始引導學生進行《紅樓夢》的課外閱讀時,先挑選了幾個比較知名的情節(jié),有黛玉進府、元春省親、葫蘆僧判案等,在課堂上播放對應的影視片段。這種方式很快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他們?nèi)褙炞⒌赜^看視頻,在播放完后還意猶未盡,互相探討,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等人物都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著,我鼓勵學生多利用課下時間來閱讀《紅樓夢》原著,學生有的是想知道后來發(fā)生的情節(jié),有的是被某個人物所吸引,紛紛積極地展開了《紅樓夢》的課外閱讀行動,一時間,許多學生課下討論的話題也變成了《紅樓夢》中的某個情節(jié)或人物。
二、專題閱讀,感受人物
人物是小說的核心,人物形象是小說的靈魂,讀懂了人物,就讀懂了小說?!都t樓夢》小說中塑造出了一大批生動形象的人物,情態(tài)各異,比如王熙鳳之“威”,探春之“敏”,劉姥姥之“諧”,等等,這些人物形象或反映時代對人的影響,或寄托作者的思想與感情。因此,只有讓學生準確地把握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才能使其對《紅樓夢》的理解更上一層樓。如,王熙鳳是《紅樓夢》中最為鮮明的人物形象之一,吸引了班里的眾多學生。于是,我指導學生搜尋重點刻畫王熙鳳的情節(jié),有“協(xié)理寧國府”“弄權(quán)鐵檻寺”“大鬧寧國府”“巧施掉包計”等,將其整理到一起,進行專題性的閱讀。學生通過這種閱讀方式,對王熙鳳這一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入、全面、準確的認知。
三、綜合活動,交流成果
為了更好地推進《紅樓夢》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閱讀經(jīng)典的樂趣,教師還要適時地組織一些讀書活動,如讀書筆記展覽、讀書知識競賽以及感想類征文等,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思考,在交流的過程中進步。比如,我讓學生每周寫一次筆記,記錄本周讀了哪些章節(jié)、這些章節(jié)大致講述了什么樣的內(nèi)容、自己有什么樣的看法等,這樣不僅便于我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還能讓學生在寫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紅樓夢》的情節(jié)、思想以及人物的理解。除此之外,我還組織學生就《紅樓夢》的內(nèi)容進行一些辯論,如“假設(shè)是在現(xiàn)代社會,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會更受歡迎?”“賈府衰落應當歸咎于寧國榮還是榮國府?”等。這些活動,不僅使學生對《紅樓夢》產(chǎn)生了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還促進了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以及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發(fā)展。
總而言之,《紅樓夢》的課外閱讀活動對于高中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和心靈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他們了解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途徑。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紅樓夢》,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提升文化品位,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chǎn)生強大的文化自信心和認同感,進而促進其語文綜合素養(yǎng)乃至個人品行的不斷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夏黎竹.淺談名著閱讀之《紅樓夢》與語文教學[J].課外語文(下),2018(10):130.
[2]王芝高.以《〈紅樓夢〉導讀》為例探究高中名著閱讀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7):152.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