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婷
對于直接教學的定義,學者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類認為直接教學是一套包括課程設計、教學和評價的模式,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需求和興趣,設計個性化的課程,給學生提供強化和積極反饋,學生分步驟地獨立學習;一類認為直接教學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師直接呈現(xiàn)材料,并給予強化和積極反饋,學生分步驟地學習,它只是教學方法,不包括課程設計。
筆者認為,直接教學是一種模式,因為直接教學模式在長期發(fā)展中已經(jīng)有了豐富的成果。它不僅包括教學,也包括了課程開發(fā)。本文簡要介紹了行為主義理論,探析了這種思想在直接教學模式上的應用。
一、行為主義理論思想
行為主義理論的三種基本假設是:一是心理學研究的重點是觀察人的外在行為,而不是整個思維過程;二是環(huán)境塑造個人行為,個體的學習內(nèi)容由環(huán)境因素決定而不是由個體自身決定;三是接近律和強化律是解釋學習過程的核心觀點。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作為很多教育實踐的理論基礎,系統(tǒng)性教學設計模式、行為目標理論、教師的責任觀、程序式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力本位教育等都必須深深地扎根于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二、行為主義對幼兒園課程的啟示
課程編制的目標模式依據(jù)的主要就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從行為目標、課程內(nèi)容到課程的評價,即目標模式的所有程序,都運用了行為主義心理學。作為美國“隨后計劃”一種課程模式的“算術和閱讀直接教學系統(tǒng)”(DISTAR),其理論依據(jù)就是行為主義理論。此外,還有LAP、the HICOMP curriculum、DARCEE、the portage project Curriculum、Behavior Analysis program等課程方案。
三、直接教學模式
(一)直接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直接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是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其指定的行為將不斷被強化。
(二)直接教學模式的目標
直接教學模式的目標是培養(yǎng)兒童獲得進入小學所需要的讀、寫、算的基本技能,并通過學業(yè)上的成就,發(fā)展兒童的自信心和增強自尊心。
(三)直接教學模式的主要特征
1.課程內(nèi)容精心設計
直接教學模式最具特色的就是對課程內(nèi)容的精心設計。提高學生學習的質(zhì)量是直接教學模式最主要的目的。那么,這就需要精心設計課程內(nèi)容和組織方式。直接教學模式重視學科課程中最基礎的概念和技能,并把它們作為課程里最重要的內(nèi)容。另外,學習策略也是直接教學模式所重視的一個方面。在組織課程內(nèi)容方面,直接教學模式用明確、系統(tǒng)的方式呈現(xiàn)知識。
2.教學程序特別設計
直接教學模式每一步的程序都是公開的,大致是先復習學生的已有知識,然后教師呈現(xiàn)知識。直接教學程序有4個階段:呈現(xiàn)、練習、測量與評價、監(jiān)控與反饋。
一是呈現(xiàn)階段,其間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復習舊知,以便與新知建立聯(lián)系;教師講明學習目標;教師向?qū)W生講清楚學習目標的重要性或者讓學生體驗到這些目標的重要性;教師講解知識或技能,將知識分解成小點,既要求有邏輯又要求簡單清晰;教師需要知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二是練習階段,其主要步驟如下: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并及時提供反饋;學生獨立練習;階段性總結(jié),要求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三是測量與評價階段。這個階段有以下兩個步驟:教師每天都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判學生有沒有進步;每周,每雙周,每月,每學期,每年都需要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四是監(jiān)控與反饋。這個階段貫穿所有的教學過程,教師需要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并及時給予反饋和強化。
3.教學實施強調(diào)師生互動
直接教學模式喜歡用小組教學的方式增進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在課堂上,希望學生可以公開、積極地參與。除此之外,直接教學喜歡輕快的教學步伐,希望可以借此提高學生的參與效率。
(四)直接教學模式的類別
1.BE直接教學模式
BE直接教學模式是貝瑞特(Bereiter C.)和恩格爾門(Engelmann S.)所設計的教育方案。在該方案中,教師的角色好似“經(jīng)理”,他們要在每一天每一分鐘使每一個兒童得到最大量和最有效的學習。教師同時又好似“臨床診斷師”,他們對兒童行為的反應總是有預先準備。例如,為了使兒童能夠達成準確的語言行為,通過語言課教師的精心設計,兒童的行為和目標被仔細地分解為特定的語言行為樣式,兒童被根據(jù)能力分成小組,教師進行直接教學。語言課要求兒童能夠從完整的句子中學習詞匯,到能準確地陳述因果關系,使兒童能以教師期待的方式做出反應。
2.DI教學模式
DI教學模式是由恩格爾曼及其同事開發(fā)的,它包括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是一個綜合系統(tǒng)。教師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需要和興趣設計個性化的課程,給學生提供強化和積極反饋,學生分步驟地獨立學習。
(五)教師在直接教學課程模式中的作用
在直接教學課程模式中,教師作為兒童行為的訓練者和強化者。在此課程模式中,教師應該是主動的施與者,而兒童則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根據(jù)預先設計的方案,運用增強、塑造、懲罰和消退等方法。為達成預期目標,教師可以通過促進刺激與反應間的連接,或者消除刺激與反應間的連接,使兒童產(chǎn)生計劃中的學習行為。
直接教學需要高能力水平的教師。首先,在教學設計方面,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設計出可以吸引學生的教學程序,幫助學生理解并習得知識與技能。因為教學設計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所以有一些商業(yè)設計的DI課程幫助教師設計了課堂教學的精確腳本。大量實驗證明,這些腳本可以讓90%的學生掌握里面的知識。腳本里有教學基本程序和范例,幫助教師節(jié)省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讓教師有更多精力監(jiān)控學生學習。其次,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密切監(jiān)控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并給予及時的反饋。對于一個教師來說,監(jiān)控整個班級里的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是很困難的,因為他精力有限。那么,如何解決這一困難呢?一方面可以增加教師的配備,一個班級多加幾個教師。一方面,可以設計計算機程序滿足每一個學生個別化和自定步調(diào)的需求,學生通過計算機教學,學習知識技能并練習所學知識,計算機及時給每一位學生反饋。
(六)對直接教學模式的評價
高度結(jié)構(gòu)化的直接教學模式讓兒童獲得了學業(yè)上的成功,但也有不少消極的方面。例如,經(jīng)過這種課程訓練的兒童經(jīng)常將他們的成功歸于他們的教師或自身之外的其他因素,而將失敗歸于他們自己;對他們進行非語言性問題解決能力測驗時所獲得的分數(shù)要低于在認知性課程中學習成功的兒童。此外,對這些兒童進行長期追蹤研究,人們發(fā)現(xiàn)這類課程的長期效應并不理想,這就是說,兒童在小學低年級獲得的優(yōu)勢,在高年級之后就不明顯了。
四、結(jié)語
研究發(fā)現(xiàn),直接教學模式的確能極大地提高幼兒語言能力,所以在幼兒語言能力培養(yǎng)上,可以借鑒直接教學模式。但是,在非語言性問題解決能力的測驗中,直接教學模式課程中的兒童所獲得的分數(shù)要低于在認知性課程中學習的兒童。這啟發(fā)人們,在幼兒的非語言性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上,不能采用直接教學模式,而應該借鑒認知性課程模式,如海伊斯科普課程、凱米和德弗里斯的早期教育方案、福門的建構(gòu)游戲課程以及瑞吉歐課程等。根據(jù)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博采眾家之長補己之短是人們所需要做的。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