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運晶 高閔
【摘要】 ICU是應用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利用現(xiàn)代化高科技醫(yī)療設備,對危急重患者進行集中救治的場所,同時又兼顧承擔著臨床護理的教學任務。如何既有效的保證教學,讓護生有適當動手操作的機會,掌握必備的技能,又符合護理倫理要求,實現(xiàn)患者知情同意,保護患者身心不受傷害,構建和諧的醫(yī)護環(huán)境,是我們醫(yī)護人員值得深思的課題。
【關鍵詞】ICU;實習帶教;實習生;倫理
【中圖分類號】R821.4+2【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4-181-01
護理實習是護生步入護理工作崗位前進行綜合訓練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對護生進行醫(yī)學倫理方面的教育尤為關鍵。我院重癥醫(yī)學科 2015 年 1 月~ 2016 年12月應用特色護理教學細則,重視培養(yǎng)和強化護生護理倫理道德實踐運用,進行護生規(guī)范化教學,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效果。
1 目前護理臨床倫理教學現(xiàn)狀分析
護理倫理學是運用倫理學的原則、理論及規(guī)范來指導護理實踐,其目標是對護理實踐中的倫理問題分析、討論并提出解決辦法,讓護生真正掌握可以運用于臨床實踐的倫理知識和操作技能[1]。目前,護理倫理教學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但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1 臨床實踐較少
護生雖然在護理理論教學中或多或少接觸過護理倫理方面的知識教育,但由于內容空洞,書本上通常出現(xiàn)典型案例分析,而日常護理實踐中細微的護理倫理問題很少被提及,從而造成了課堂理論缺乏系統(tǒng)性,讓護生進行知識遷移的可能性降低,造成了課堂教學與臨床實踐之間的不對稱,不敢真正的將護理倫理知識和倫理道德原則應用在護理實踐中。
1.2 缺乏處理臨床護理中倫理問題的原則和方法
目前,很多學校在設置臨床實習教學計劃時,未將護理倫理進行系統(tǒng)的安排。在實習帶教過程中,許多醫(yī)院也沒有制定相應措施,對護理倫理帶教指標進行具體的安排,帶教老師缺乏科學的指導綱要,從而導致臨床實習護生的倫理道德素質培養(yǎng)效果不佳[2]。
1.3 護生倫理知識缺乏,道德意識薄弱
盡管大部分護生對醫(yī)學倫理問題有著較為清晰的認識,但對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卻缺乏有效的方法。此外,實習護生在護理操作實踐中,大多是按章操作,較少有人意識到其中存在的護理倫理學要求。
1.4 護理帶教工作缺乏科學的規(guī)劃性
在日常護理帶教中,部分帶教老師未將護理倫理學理念融入到帶教計劃中,未充分考慮患者意愿的情況下,就讓護生進行實踐操作[3]。帶教老師只注重了教學任務,未考慮患者感受,給患者帶來巨大的身心傷害,這種做法不符合倫理學原則[4]。
2 我科特色護理教學實施細則
2.1 一般資料
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輪轉護生共183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175人。年齡17歲~22歲,平均年齡20.5歲,包括中專、大專、本科三個層次。教學項目包括:心電監(jiān)護、動脈采血、吸痰、心肺復蘇術、氣管切開的護理、呼吸機的使用、電除顫、各種引流管護理、導尿及書寫特護記錄等實習內容。
2.2 實施細則
2.2.1 制定切實可行的帶教計劃
ICU的患者病情復雜、危急,隨時可能惡化,因此在護生進入科室實習的初期,可以根據(jù)ICU護理特點,在護理部帶教大綱原則下制定出科室詳盡的帶教計劃,具體到每一個重點儀器的操作,常見病情的處理,與病人和家屬的溝通原則和禮貌規(guī)范等。制定的教學計劃遵循詳細、操作性強的原則,讓帶教老師有章可循,并不斷進行合理化建議和完善。
2.2.2 嚴格篩選合格帶教教師
帶教老師資質進行嚴格篩選:通過ICU??瀑Y質培訓的護士、工作時間大于三年、護師以上職稱、熱愛護理事業(yè)、心理素質過硬、具有良好溝通及操作能力。在取得帶教資格之前,由科室負責人對其考核,要求能以身作則,樹立科室良好的品牌帶教形象。負責護生帶教的人員必須按照學歷、工作時間、心理素質多方面要求,真正體現(xiàn)出有特色的倫理帶教。
2.2.3 嚴格執(zhí)行科室護理實習生帶教計劃及標準
護生進入科室實習后,帶教老師首先要對其進行整體工作流程說明,對重點儀器操作事項進行操作示范,對護生心理進行耐心的引導,使其消除對環(huán)境的陌生及恐懼感,形成積極樂觀的學習氛圍,再嚴格按照實習帶教計劃指導他們進行學習。此外,護生出科前必須完成科室的考核及評比。
2.2.4 重視護理倫理教育
在平時帶教中,多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擬、重點剖析等方法對護生進行倫理學教育,使其形成尊重患者、關愛病患的人道主義精神,指導實習生有意識的將可能出現(xiàn)或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醫(yī)學倫理問題提出來,也可以通過其他教學方法,讓護生思考并提出倫理問題,指導他們對問題進行倫理分析并作出決策。定期組織討論,學習和交流護理倫理實踐心得,讓大家在工作中不斷總結和提升。
2.2.5 適時讓護生動手操作
讓護生遵循“看、聽、問、明、測、做”的順序進行動手操作。首先,讓護生熟悉相關理論知識,看帶教老師是如何操作的,聽老師是怎么和患者溝通的。其次,遇到不懂的地方,多請教老師。最后,護生通過帶教老師的綜合測評后,根據(jù)老師安排,適時開始動手操作。
2.2.6 注重實習生信息反饋和總結
在臨床護理帶教過程中,科室總帶教老師需每周征詢護生的反饋意見,定期開展“護理倫理運用經(jīng)驗”的交流討論,形成總結報告,以便后期護生交流學習。
3 討論
護理臨床實習過程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是操作技能由生疏逐漸嫻熟的過程,是護生向合格的臨床護士轉變的重要階段。而在護理帶教過程中臨床護士既要保證患者身心不受傷害、尊重患者,又要讓護生有一定的動手操作的機會,如何處理好兩者間的矛盾是護理帶教老師需要關注的重點。
根據(jù)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人的學習是通過觀察來實現(xiàn)的[5]。護生最直接的觀察對象就是帶教教師,帶教教師對專業(yè)的認知、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直接影響護生的專業(yè)選擇。這就要求所有護理人員能夠以身作則,模范帶教,不斷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加強自我素質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周作霞,房德芳,王嵐. 以崗位為主體實施護理倫理學 教學的研究 [J]. 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7):1561.
[2] 張梅,王力. 關于實習護生倫理道德教育現(xiàn)狀的調查研[J]. 護理研究,2008,4(22):879-880.
[3] 王力. 護生臨床實習倫理道德培養(yǎng)狀況調查 [D]. 青島: 青島大學醫(yī)學院,2008:32-36.
[4] 劉紅衛(wèi). 護理臨床教學現(xiàn)狀與展望 [J]. 護理研究,2008,18(10):1705-1706.
[5] 楊輝,康鳳英. 臨床護理教師對角色認知與勝任水平的 調查研究 [J]. 護理研究,2006,20(3A):59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