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輝
摘要:在小學校園中多多組織籃球活動,在幫助小學生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協(xié)同合作、積極向上的生活品行和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本文將結合筆者多年小學籃球運動日常教學經驗,談談在小學籃球運動員的選擇和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和相應解決方案,以供大家參考,如有不實之處歡迎指正交流。
關鍵詞:小學籃球;運動員選取;籃球訓練
目前我國小學籃球因受到各種各樣可觀因素的影響,在運動員的選取和訓練中總是存在諸多問題,這就直接造成了正處于小學階段,本應有著活潑好動、愛玩愛學品性的學生逐漸不重視籃球運動,對籃球運動提不起興趣的結果。如何在籃球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其中挑選合適的學生進入到小學校園籃球隊中進行訓練,提高小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成了全體小學體育教師和籃球教練員的工作重點。
一、小學籃球運動員的選取
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的高速發(fā)育階段,其運動天賦表現(xiàn)特征不夠明顯,需要體育教師進行較為專業(yè)的測試才能分辨出哪些學生適合參加籃球運動,哪些學生可以接受較為嚴苛的籃球運動訓練,進而成為小學籃球隊的一名運動員。因此,在進行小學籃球運動員的選取工作時,我們首先要明確運動員的選取目的,在有目標、有準備、有措施的前提下進行綜合全面的選取標準,為籃球運動在小學階段的推廣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一)選取目的
小學籃球運動員的選取目的不言而喻一方面是在小學階段推廣籃球,提高學生的籃球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籃球運動興趣和熱情;另一方面就是從社會角度出發(fā),在強健學生體魄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樂觀態(tài)度,提升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讓他們從運動中得到做人的道理,進而完善他們的道德素質。
(二)篩選標準
小學籃球運動員的篩選標準主要包括:身高、身體耐受力、身體柔韌度等主觀因素以及相應智力方面的籃球學習速度、籃球知識理解程度和籃球規(guī)則及比賽策略的運用熟練程度等客觀因素。
主觀因素方面身高自然是籃球運動員的首要標準,要根據籃球運動每個位置的不同要求選取或高或較為靈活的學生進行訓練;身體耐受力和柔韌度可以通過后期的訓練進行提高,但是在進行身體素質訓練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前提,在不損傷學生身體的情況下循序漸進、逐步提升。
智力的客觀因素相比于主管因素顯得不是那么重要,但是仍要作為選取標準之一,理解籃球運動的精髓所在,在比賽中迅速做出調整和部署對于籃球這項競技運動來說是相當必要的。因此,要對小學籃球運動員進行必要的籃球知識和規(guī)則講解,讓他們不斷提高也是保證籃球運動推廣程度不斷提高的有力保障。
二、小學籃球運動訓練種類
小學籃球運動的日常訓練雖不如成年人訓練強度那么大,但是該有的規(guī)則和秩序還是不能缺少的,但是我們也需要結合籃球運動特點和學生年齡優(yōu)勢進行針對開展。所以,小學籃球運動員的日常訓練要以“扎實基礎、培養(yǎng)意識、遵守規(guī)則”為原則進行穩(wěn)步推進。其主要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籃球基本功訓練,二是籃球運動戰(zhàn)術配合訓練,前者對學生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身體素質和籃球基礎知識和基本動作方面,后者主要訓練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隊友之間的協(xié)同觀念和集體榮譽感,籃球說到底是團隊競技運動,個人英雄主義是不允許存在的。
(一)基本功訓練
籃球運動的基本功訓練主要包括以下幾項:體能訓練、運球訓練、接傳球訓練和投籃訓練。其中體能訓練時一切運動訓練的基礎,籃球運動雖然場地較小,但是需要運動員在比賽時能夠爆發(fā)出驚人的體能,并且需要一定的持續(xù)性作為支撐。所以,在日常訓練中,我會安排學生圍繞學校操場進行跑圈訓練,一、三、五跑三圈,二、四跑兩圈,交叉訓練可以提高學生身體的耐受性,也能讓提能得到逐步提高。
運球作為籃球運動的主要基本功,需要我們足夠重視。日常教學中我常常會組織學生進行原地運球訓練,在次前提下進行體側運球、胯下運球、體前換手變向運球等等,保證學生在安全的前提下提升籃球運球能力。
接、傳球和投籃訓練可以有機地結合到一起,比如:我時常安排兩個學生為一組,在跑動中接傳球后進行定點投籃,有能力或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嘗試接球后單手上籃動作的訓練。
(二)戰(zhàn)術配合訓練
籃球是一項團體競技運動,既然是競技運動就會有一定的運動戰(zhàn)術理念作為支撐,因此開展適當的戰(zhàn)術配合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常情況下戰(zhàn)術配合訓練分為進攻和防守兩部分。進攻戰(zhàn)術需要學生們進行傳切、策應、掩護、突分等配合,但是考慮到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意識方面還未成熟這部分訓練可以適當降低要求,我常會采用固定路線、人員、位置進行進攻戰(zhàn)術安排,在配合程度逐漸提高后再進行人員之間的變動,路線的變動,在跑動中進行相互的配合。防守戰(zhàn)術訓練的目的是在不違規(guī)的前提下阻撓對手在籃筐禁區(qū)下得分。通常的訓練方式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對抗訓練,在訓練中我們還需要不斷強調比賽規(guī)則和運動精神,幫助學生們培養(yǎng)良好的運道德。
總的來說,作為基層體育教師,我們不僅要把體育課帶好,讓學生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前提下,多多推廣類似籃球這樣的團體運動,教學學生尊重對手、遵守規(guī)則的運動精神,使得他們能夠健康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