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鳳
【內(nèi)容摘要】散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本文立足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對學生在散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具體分析和討論,并就如何有效地改善學生的閱讀效果提出相應的對策,力圖使學生的散文閱讀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散文教學?問題?對策
一、 初中散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 學生的閱讀興趣缺乏
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在閱讀學習中更傾向于內(nèi)容相對簡單的記敘、情節(jié)引人入勝的小說、故事文體,以及結(jié)構(gòu)清晰、條理分明的說明文體,對于結(jié)構(gòu)渙散、支離破碎的散文,學生的閱讀興趣相對缺乏。沒有了興趣的支撐和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像沒頭的蒼蠅到處亂撞,四處碰壁而無所獲,因而導致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對散文的閱讀興趣較低,學習效果不佳。
2.缺乏對文章的閱讀體驗
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在現(xiàn)代語文教學中,包括散文教學,教師重視功利性的閱讀,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閱讀引導更傾向于從知識性的技能、技巧等方面去引領,忽視了讀在學生學習體驗中的重要性,很多情況下,學生學完一篇文章了,他們對文章的內(nèi)容竟然非常模糊,讀的功效沒有得到發(fā)揮。
3.教學過程單一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過分地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而忽略了學生的內(nèi)在能動性的激發(fā)。教師將散文教學的過程與文章的以寫作順序、修辭手法、重點字詞辨析等形式的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在反復的幾句話的閱讀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而對于文章的整體性閱讀、情感體驗、心靈觸動等方面的引導則相對較少,這樣的教學,教出的學生更多的是學習的機器,學生對文章的掌握是機械式的接受學習,而非主動式的情感體驗。
二、 初中散文教學中的有效策略
1.創(chuàng)境激情,培養(yǎng)興趣
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在散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學生有了興趣這只看不見的手的引領,學生能夠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學習實踐的具體過程中去,在學生的主動學習、有效參與的體驗中,使學生的散文閱讀效果在生動形象的學習體驗的過程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在學習朱自清的《春》的過程中,我們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現(xiàn)一幅幅春天百花盛開、爭奇斗艷、蝶飛蜂追的生動形象的畫面,讓學生在形象的視覺體驗的引領下,激發(fā)其對文章內(nèi)容的閱讀感知的興趣,同時,文章雖然結(jié)構(gòu)松散,但是每一個部分都能夠以一幅圖畫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們的眼前,讓學生在生動的圖畫的引領下,展開豐富的思維體驗,在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豐富多彩的春之景的驅(qū)動下,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被有效地激發(fā)起來,從而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閱讀實踐的具體過程中去,在學生的有效體驗的過程中,使閱讀效果得到有效地體現(xiàn)。
2.深入閱讀,有效體驗
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給學生閱讀體驗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回味思考的余地,讓你學生在充分閱讀、深入閱讀的體驗中,品味文章的思想、情感,思考文章背后的深意、內(nèi)涵等。在引領學生的閱讀體驗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構(gòu)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和精神家園,打開學生的思路、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的情感在豐富的閱讀感悟中更加豐滿。
例如在學習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jīng)》的過程中,在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到作者一開始對阿長的描寫傾向于對阿長的編排、厭煩等情緒,從長媽媽名字由來、不良的生活習慣、繁瑣的規(guī)矩、到長毛的故事、到隱鼠事件,作者用了大篇幅的筆觸來鋪墊情感,直到買《山海經(jīng)》部分,作者筆鋒一轉(zhuǎn),轉(zhuǎn)入對阿長的深情告白,“我”,日思夜想的書,竟然是由大字不識一個的阿長為我買來的,這時候,阿長的所有的壞習慣,仿佛都不再那么顯眼了,對阿長的敬意充盈著作者小小的心靈,阿長仿佛成為一個高大的存在,這就是兒童眼中的世界,簡單而容易滿足,教師在學生讀的過程中,給學生提供思考體驗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多重閱讀感悟的過程中,形成對文章內(nèi)容的有效理解和感悟。
3.豐富過程,促進參與
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應注重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實踐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對閱讀體驗的主動參與、有效合作、積極探究的認識體驗過程中,達到對閱讀內(nèi)容的高效認識效果的呈現(xiàn)。
例如在學習《愚公移山》的實踐中,學生對愚公移山的故事本來就不陌生,以故事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初步體驗文章內(nèi)容,引導學生通過互助讀,進一步深入學生的閱讀學習體驗,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將《愚公移山》的過程以合作演繹的方式呈現(xiàn)給大家,在大家的合作演繹過程中,分析文章的內(nèi)容,品讀文章的思想,體會文章的情感。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閱讀實踐的具體過程中去,在合作演繹過程中,感悟和理解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的精神,引導學生理解要克服困難,必須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和不畏險阻的勇氣,才能夠達到希望的終點。
總之,在初中散文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前提,學生的閱讀體驗是學生搜集材料、認識世界的有效途徑,豐富教學過程,讓學生在積極的學習參與過程中,形成對閱讀過程的有效體驗,能夠極大的提高散文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要把握興趣,注重閱讀,促進參與,讓散文學習真正成為學生樂于體驗的一項語文學習活動。
【參考文獻】
[1]荀淑華.如何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6(16).
[2] 曹培鳳.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究性學習的價值[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7(2):36.
[3] 徐利娟.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翻轉(zhuǎn)課堂的構(gòu)建策略[J].高考,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