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敏
【摘 要】 目的:有針對性的分析和探究哮喘病患者應用呼吸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方法:著重選擇在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這個時間范圍內,我院所收治的哮喘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一共有患者100例,按照隨機的方法把所有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有50例患者。針對對照組患者采取的是常規(guī)護理方法,而針對觀察組患者是在常規(guī)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有效加強呼吸護理。針對兩個組別患者所呈現出的臨床效果和護理滿意程度,進行相對應的分析和對比。結果:在臨床總有效率和護理滿意程度方面,觀察組患者要比對照組患者有十分明顯的提升,兩者比較有明顯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具體的臨床實踐中,針對哮喘病患者而言,在護理的過程中有效強化呼吸護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使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有極大的提升,此方法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深入應用和大力推廣。
【關鍵詞】 哮喘??;呼吸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160-01
從醫(yī)學的角度來說,哮喘病的發(fā)病原因是因為患者的支氣管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等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反應,造成患者的氣道出現比較明顯的硬性反應或者高反應性疾病,對于哮喘病造成直接影響的因素,涉及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遺傳性過敏性和呼吸道感染等相關內容。患者出現哮喘病,其臨床癥狀十分顯著,通常情況下會有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等一系列相關表現,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造成十分嚴重的負面影響。針對這種類型的疾病,如果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可能使病情繼續(xù)惡化,轉變成為重癥哮喘,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在傳統(tǒng)意義上,針對該病的治療所采用的是藥物治療的方法,但是效果不是十分理想,針對這樣的情況,我院對患者進行切實有效的呼吸護理,患者在接受了呼吸護理之后,所呈現出的臨床總有效率和護理滿意程度都有十分明顯的提升?,F在把本次研究的相關內容和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這個時間范圍內,我院所收治的哮喘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一共有患者100例,按照隨機的方法把所有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有50例患者。在對照組中有男患者26例,有女患者24例,年齡范圍在30-70歲之間,平均年齡是(47.91±4.5)歲,其中有重癥哮喘病患者為28例,有輕度哮喘病患者為22例;在觀察組中有男患者23例,有女患者27例,年齡范圍在31-72歲之間,平均年齡是(49.91±4.3)歲,其中有重癥哮喘病患者為30例,有輕度哮喘病患者為2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沒有顯著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著可比性。
1.2 方法
針對對照組患者采取的是常規(guī)護理方法,而針對觀察組患者是在常規(guī)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有效加強呼吸護理,其具體的操作內容表現為:相關的護理人員一定要針對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進行有效的清理,保持患者臥床休息的體位舒適,使頭部抬高,使其呼吸道能夠保持呼吸暢通,有針對性的根據患者的病情狀況進行有效判斷,如果患者的粘液比較多,并且形態(tài)十分粘稠,護理人員要針對具體情況,有效指導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排痰,如果患者的情況十分嚴重,在有必要的情況下要采取引流的方式。針對呼吸道比較干燥的患者,要切實有效的根據具體情況應用霧化吸入器進行濕化,有效確?;颊叩恼骋豪w毛系統(tǒng)可以進行正常的活動,保持患者在呼吸方面的順暢程度。相關的醫(yī)護人員要有針對性的根據患者的病情程度優(yōu)化和調整呼吸機的參數,讓患者的呼吸頻率與呼吸機能夠保持同步,使患者的呼吸情況得到根本上的改善。
1.3 觀察標準
針對兩個組別患者所呈現出的臨床效果和護理滿意程度,進行相對應的分析和對比。
1.4 統(tǒng)計學標準
我們這次研究中根據研究的需要所涉及的數據全部有針對性的選用SPSS19.0 軟件對其進行分析和處理,用數(n)與率(%)代表計數資料,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t 檢驗,用P<0.05代表2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臨床總有效率和護理滿意程度方面,觀察組患者要比對照組患者有十分明顯的提升,兩者比較有明顯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當前,我國的大氣污染問題十分嚴重,空氣質量不斷下降,這使得呼吸道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病幾率呈現出與日俱增的趨勢,很多患者都有著某種程度上的哮喘病。通常意義上所稱之為的哮喘病,又稱作支氣管哮喘,這種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患者的癥狀表現主要有反復性發(fā)作喘息、咳嗽、氣促等一系列相關方面的癥狀。這種疾病的發(fā)病因素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發(fā)病機制十分復雜,其主要有遺傳或者其他的變應原,哮喘病的臨床表現特別明顯,通常情況下患者會伴有比較嚴重的呼氣性呼吸困難,或者發(fā)作性咳嗽、胸悶等相關問題,更有甚者,有的時候比較嚴重的患者會出現痙攣或者口吐白沫的問題,在幾分鐘之內哮喘癥狀就可能發(fā)生,并且持續(xù)不斷反復性發(fā)作,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會造成嚴重的影響。而在臨床治療環(huán)節(jié),應用藥物治療不能切實有效而又長久的緩解患者的病狀,針對這樣的情況,我院有針對性的在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基礎上進一步有效強化呼吸護理措施,取得了十分顯著的臨床效果。在我們這次研究中,針對觀察組患者是在常規(guī)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有效加強呼吸護理,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在臨床總有效率和護理滿意程度方面,觀察組患者要比對照組患者有十分明顯的提升,兩者比較有明顯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具體的臨床實踐中,針對哮喘病患者而言,在護理的過程中有效強化呼吸護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使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有極大的提升,此方法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深入應用和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羅瑤.哮喘病患者呼吸護理的應用價值研究[J].文摘版:醫(yī)藥衛(wèi)生,2016,1(2):29-29.
[2] 王靈香,殷淑君,吳艷.哮喘病患者呼吸護理措施和臨床應用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8):210-211.
[3] 毛麗珠.哮喘病患者呼吸護理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1(19):34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