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摘 要:為提升初一語文教學質(zhì)量,協(xié)助學生抓住文章中心,教師應掌握有效方法引導學生捕獲“文眼”,進而更深度探索文章作者的寫作意圖與表達的思想情感。
關鍵詞:初一語文;文眼;作用;方法探究
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通常會要求學生在文章中找出最能表現(xiàn)中心思想的字眼,該類字眼通常被稱之為“文眼”?!拔难邸笔俏恼碌木杷?,也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匯集點,“文眼”通常和文章中心思想或中心論點相協(xié)調(diào),但“文眼”又與中心思想或中心論點存在差異,其可以是文章的詞匯,也可以是重點句子,更具簡潔性。
一、“文眼”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分析
1.文章中心
若能精確抓住“文眼”,學生就能從全局上掌控文章的精髓。一般在象征意義較為濃烈的課文中,作者通常會緊扣一個細節(jié)或意象,展開相關的聯(lián)想活動,此時這個細節(jié)或意象是全文的索引,貫穿全文,最終回歸至作者自身或社會的某些現(xiàn)象上??梢?,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文眼”就能較明確地抓住課文的關鍵信息。
2.思想感情與創(chuàng)作動機
例如,在《秋天的懷念》的課程教學中,可以抓住“咱娘倆兒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這一“文眼”。文章中介紹了“我”患病后脾氣的暴躁、母親默默承受并照顧“我”、母親常常肝疼的整宿整宿睡不著覺等內(nèi)容,贊揚母愛的包容、偉大。此時在“文眼”的引導下,學生閱讀全文時就會無形中感受到來自母親的博愛。
3.文章整體的內(nèi)在關聯(lián)性
在對文章創(chuàng)作過程中,作者通常會建設兩個“文眼”間的相關性,進而從其他角度去闡述。一般情況下,兩個“文眼”間的關聯(lián)性就是課文的整體脈絡,作者通過對某一“文眼”的描述、探討,去展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傳遞情感與思想,為讀者呈現(xiàn)出一道別致的風景線[1]。例如,在《陳太丘與友期行》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將友人“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與元方“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設為“文眼”,引導學生去體會友人與元方的性格特征、處世風格等,進而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即積極學習誠實守信的優(yōu)秀美德。在本次課程教學中,“文眼”有助于揭示文章中心思想與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進而優(yōu)化課程教學質(zhì)量。
二、語文教學捕捉“文眼”的方法
部分文章的題目就是文章的中心,也是作者想要闡述的思想情感與意念。該種能呈現(xiàn)出課文中心思想或中心論點的題目,就可以作為該篇的“文眼”。
1.“文眼”處于課文首段的起始句
在初一語文教學中,很多課文,特別是記敘文,作者通常在課文開頭就提出自己的主觀見解,見解具有簡單、明確的特點,其引領全文內(nèi)容的發(fā)展方向,始終傳遞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觀見解,其就可以被看作是課文的“文眼”。例如。在《春》的課文教學中,作者在文章開頭就作出“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的描述,起到點明主題、引領全文的作用,教師可將其設為“文眼”,引導學生結(jié)合語境,揣測詞語、句子的內(nèi)涵與表達效果,領悟語言表達的技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初中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在文章末尾去探尋“文眼”
部分課文,特別是那些應用歸納法去寫作的文章,作者用大量篇幅論證文章的中心論點或間接闡述中心思想的文章,但通常在文章末尾直接明了地提出中心思想或中心論點。這樣的結(jié)束句,通常就被作為文章的“文眼”[2]。例如,在《再塑生命的人》課堂教學中,文章的末尾句為:“?。∈澜缟线€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教師可將其設為本篇文章的“文眼”,引導學生通讀、熟讀文章,闡述為什么海倫·凱勒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以感受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的敬愛與感激之情、勤勉學習的態(tài)度與熱愛生活的精神,進而與作者能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再如,在《天凈沙·秋思》的最末尾一句是“斷腸人在天涯”,其充分表明了作者仕途不得志、漂泊無定所的生活狀態(tài),傳遞出悲苦、凄涼的思想情感。
3.主要論點
從很大程度上分析,“文眼”是文章中心思想與主要論點的有效表現(xiàn)形式,故此在多數(shù)情況下文章的中心論點即為全文的“文眼”,這種情況通常出現(xiàn)在議論文中,文章中最中心的一個論點即是文章的“文眼”。
對于初中語文教師而言,在實踐教學中,應深度、認真地研讀課文,而不是依慣性將文章內(nèi)容籠統(tǒng)地交給學生處理。教師在備課時,應重視對“文眼”的查找,探尋其與文章中心思想或中心論點之間的相關性,從多個維度分析文章內(nèi)涵,明確文章的中心思想,利用“文眼”去提升學生對文章的認知水平,并協(xié)助教師提升課程的整體教學質(zhì)量。
三、結(jié)束語
在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中,語文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應善于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整體內(nèi)容與中心思想,教會學生“文眼”的正確發(fā)現(xiàn)與捕獲方法,進而探討“文眼”在文章中發(fā)揮的作用,進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與寫作意圖,優(yōu)化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張賢輝.抓住文眼,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J].青年時代, 2015(13):205.
[2]施亞琴.抓文眼理文脈 深閱讀促表達:以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月光曲》教學為例[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7(z2):54-57.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