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驗在初中物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學生學習以及各類測試中的重要題型。做好初中物理實驗操作技能培養(yǎng),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實驗能力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教師在授課中應做好初中物理實驗操作技能的總結,結合以往授課經驗,積極尋找相關的培養(yǎng)策略,并通過培養(yǎng)策略的應用反思,對相關細節(jié)進行有針對性的優(yōu)化與調整,促進學生實驗操作技能水平的明顯提升。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操作技能;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51-0064-02
引 ? 言
眾所周知,初中物理涉及很多的實驗。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既要注重對實驗基礎知識的講解,使學生準確記憶、牢固掌握,又要給學生提供實驗操作的機會,更好地加深其對實驗的印象。另外,教師還應注重創(chuàng)設新穎的實驗情境,要求學生根據(jù)所學制訂實驗方案,開展實驗探究活動。
一、立足教材,夯實實驗基礎
牢固掌握實驗基礎是提升學生實驗操作技能的關鍵。授課中應將基礎知識講解作為重點內容認真落實[1]。一方面,為學生系統(tǒng)地講解實驗基礎知識,包括實驗方法、實驗原理、實驗步驟,以及相關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如使用天平前應注重調零,并按照“左物右法”原則進行稱量。同時,邊進行實驗操作邊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鼓勵其自己歸納實驗結論,以更好地加深其印象。另一方面,為學生講解實驗注意事項,如為保證實驗的科學性,設計實驗時應做好對照,注重控制無關變量。另外,教師還應對相關的實驗知識進行延伸,提高學生實驗操作的靈活性。
例如,在講解“長度的測量”知識時,除了為學生詳細地講解教材中相關的實驗知識外,教師也應為學生講解一些特殊物體長度的測量方法。如針對彎曲的物體長度的測量可“化曲為直”,如使用細線和彎曲物體的邊緣重合,通過測量細線的長度,完成對彎曲物體長度的測量。同時,教師還可采用“以多測少”的方法進行測量,如測量一頁紙的厚度,可通過測量一本書的厚度,根據(jù)書的頁數(shù)計算出每頁紙的厚度。另外,為使學生掌握上述特殊的測量方法,要求學生自己選擇物體動手測量,以更好地提升實驗操作的能力。
教師在授課中能夠通過認真講解初中物理實驗基礎知識,牢固地夯實學生所學知識,尤其通過對實驗知識的延伸,使其掌握較為特殊的實驗測量方法,而且通過鼓勵其動手操作,更好地鍛煉其測量能力。
二、提供機會,鼓勵動手操作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為使學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應注重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親身體會實驗過程,掌握實驗的相關細節(jié)。一方面,課堂上不僅要為學生演示相關實驗,更要做好授課時間安排,鼓勵學生到講臺上親自進行實驗,在增加課堂趣味性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實驗積極性。在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其他學生認真觀察,分析哪些實驗操作是錯誤的,并提醒自己避免犯類似錯誤。另一方面,定期組織學生到實驗室,開展實驗操作活動,使每位學生都能有機會進行相關的實驗操作,促使其由物理知識向實驗操作能力轉化。
在講解“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 實驗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實驗室為學生演示具體的測量過程,而后要求學生回顧教師的演示,自己進行測量操作。結果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在測量操作時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如不能熟練地調節(jié)天平的平衡螺母、讀數(shù)時忘記了游碼上的數(shù)字。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要求學生結合在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即要求其進行多次的動手操作,直到完全掌握。
教師在授課中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這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使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了相關實驗器材,掌握了相關實驗的操作要領,為其以后更加熟練地應用相關實驗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創(chuàng)設情境,做好操作訓練
初中物理的知識點較多,可圍繞重點知識創(chuàng)設新穎的實驗情境,要求學生結合所學,認真思考,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對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訓練,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實驗探究、操作能力[2]。一方面,教師可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圍繞初中物理重點知識,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而又新穎的實驗情境,要求其完成從實驗設計到實驗操作的整個內容,在鞏固其所學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實驗操作熟練程度。另一方面,在訓練中引導學生認真分析實驗中的影響因素,對相關操作進行調整,最大限度地降低實驗誤差,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性,保證實驗順利地完成。
在講解“測量物體的密度”實驗內容后,為拓展學生的思維及實驗操作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以下新穎的問題情境:使用量筒、細針、水,測量一小木塊的密度。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思路,動手操作。由于實驗器材中沒有給出天平,因此無法直接測量小木塊的質量,根據(jù)所學運用水的密度,通過浮力法測出小木塊的質量。最終學生正確地測量出小木塊的密度。
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新穎的實驗情境,不僅鞏固了學生的實驗知識,而且很好地鍛煉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尤其是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準確地測量出了小木塊的密度,在促進其實驗操作水平提升的同時,很好地增強了其對初中物理實驗學習的信心。
四、引導反思,注重實驗總結
為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初中物理教師在授課中還應引導學生做好實驗操作反思,定期總結實驗操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加以針對性的改進,避免實驗操作錯誤的出現(xiàn)。一方面,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操作習慣,每完成一個實驗都要做好實驗操作反思,反思是否熟練地掌握了實驗步驟、在實驗過程中犯下了哪些錯誤以及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等,并在以后的實驗中注意避免。另一方面,學生要做好實驗操作總結,尤其針對不同的實驗總結相關的實驗操作方法與技巧,同時鼓勵其與其他學生積極交流,分享相關的實驗操作經驗,注重借鑒他人的長處。
在講解“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相關”的實驗中,教師應要求學生積極地動手操作后認真反思,反思實驗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相關的實驗技巧。學生經過認真思考,認為實驗中用測力計拉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難度較大。為提高實驗操作的熟練程度,學生認為可在接觸面上繪制一條直線,沿著直線拉彈簧測力計。同時,學生進行了多次的實驗操作,確保物體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教師在實驗操作中通過引導學生在實驗后進行反思,不僅加深了其對實驗原理的深刻認識,而且明確了實驗操作應注意的事項,并進行了對應的改進,保證了實驗任務能順利、圓滿完成,獲得了預期的實驗培養(yǎng)效果。
結 ? ?語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應注重持久性,即做好培養(yǎng)工作規(guī)劃,明確整體培養(yǎng)目標,并將目標細分到每一個物理實驗教學中,日積月累。同時,教師不僅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策略,而且還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提升情況,做好培養(yǎng)效果的反思,及時改進相關策略,不斷提高培養(yǎng)水平與質量,順利、圓滿地完成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
[參考文獻]
陳松波.初中物理實驗操作技能考評方式初探[J].成功(教育),2011(07):46.
李永芬.初中物理實驗操作技能中的一些問題[J].基礎教育,2005(09):38.
作者簡介:譚鑫文(1984.6—),男,廣西貴港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