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重陽
摘 要: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基本的化學知識,為后續(xù)進一步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化學這門學科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應用廣泛,是一門的重要自然學科。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就一定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結合化學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引導學生深度參與課堂,實現(xiàn)提升教學效率的目標。學生一直到初三才接觸化學,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面臨知識點繁多、概念容易混淆等問題,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并能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結合實際教學經(jīng)驗,就教學實踐中如何提高化學課堂效率談談一些看法。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效率
化學是一門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學科,很多化學原理都是對生活中的現(xiàn)象進行總結分析進而得到的。同時,化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與工業(yè)、能源、材料、環(huán)境保護等行業(yè)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方方面面的生產(chǎn)活動都要運用化學知識,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化學素養(yǎng),對于促進國家生產(chǎn)力的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初中三年級是學生首次接受化學教育,是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在這期間,教師要幫助學生夯實基礎,這樣將來進入高中,學生才能更好地繼續(xù)學習化學。由此可見,初中階段的化學教育至關重要,教師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從自身做起,不斷優(yōu)化課堂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引導學生深度參與課堂學習,持續(xù)不斷地改進教學效率。針對初中化學知識點分散,有些理論概念容易混淆,學生首次接觸對學科比較陌生等問題,教師要積極采取措施,幫助學生克服這些學習上的困難,從而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形成良好的化學素養(yǎng)。那么,具體到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實現(xiàn)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呢?
一、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
一個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都不相同,個人的學習和理解能力也有所差異,因此,教師一定要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最大限度地成長。對于那些接受能力強、理解能力好的學生,在學習上,教師可以盡可能多給予他們自主性,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學習能力。同時,還可以引導他們鉆研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進一步拓展他們在化學學習上的深度。對于那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多多發(fā)揮主導作用,注重鞏固他們的基礎知識,多布置一些練習,通過反復的訓練,確保他們掌握這些基礎化學知識。教師要善于從開發(fā)非智力因素入手,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另外,教師在開展新的章節(jié)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做好知識點的銜接,在講課的過程中,如果涉及先前的知識點,可以及時地提醒學生回憶一下,如果有遺忘的地方,則要督促學生及時去復習。這樣一方面學習新的知識,一方面鞏固舊有的知識,步步穩(wěn)扎穩(wěn)打,學生才能真正學好化學這門學科。
二、培養(yǎng)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動力,能推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化學教學中,初次接觸到元素周期表,對每一個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比較陌生,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最快掃除學生的陌生感,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是教學的關鍵所在。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資源,在課上使用一些模型和圖片,幫助學生了解各種分子和原子的結構,讓學生更快地進入化學學習狀態(tài),并建立對化學這門學科的興趣。初中階段,學生首次接觸化學,或多或少都會有一絲好奇的心理,教師要利用好這一點,將學生短暫的好奇心理轉變?yōu)閷W習的興趣,這樣學生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持久下去。為此,教師要注重對課程的設計,精心準備教案,合理有效地開展每一堂化學課。教師要切忌“一言堂”,要多和學生交流、互動,多向學生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運用自己所學的化學知識去解決問題,做到學以致用,靈活教學。
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做好課前導入,這對于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很有幫助。每堂課開始前,教師先不忙著講解理論知識,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學現(xiàn)象,讓學生睜大好奇的雙眼,然后引入新課,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精神飽滿,對化學課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如在學習白磷的性質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東西可以在水下燃燒?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常識,都會覺得物質在水下是不能燃燒的,因此心中必然充滿疑問。這時,教師向學生展示白磷在水下燃燒的小實驗,學生看后都會覺得不可思議,此時再向學生講解燃燒的三大條件:可燃物、助燃物、著火點,學生必然會記得更加牢固。
三、開展有效的實驗教學
在初中化學課程體系中,實驗教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對學習到的知識進行驗證,加深自己的理解,同時自身的實踐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加強。在實驗教學中,教師不可過分干預學生的操作,可以稍加指點,但還是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怎么設計和改善實驗流程,自己去探索實驗現(xiàn)象的成因。這樣學生才能在實驗教學中真正有所收獲,學習到新的知識,這才是化學實驗的真正意義所在。只有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擁有探索思考的機會,才有可能取得創(chuàng)造性的成就。
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沒有永遠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根據(jù)班級學生具體情況進行改進,符合學生的需要,這樣才能打造有效的化學課堂。
參考文獻:
[1]何記獻.淺談如何有效開展初中化學教學[J].教育藝術,2018(2):14.
[2]郭艷彬.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問題設計[J].考試周刊,2018(5):15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