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繼祖
摘 要: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本研究方法的科學,實驗課在高中物理課程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必須引起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師的高度重視。當今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著諸多現(xiàn)實問題,物理教師可以通過改進高中物理教學方法,完善演示實驗程序,采用先進的現(xiàn)代教學手段,鉆研科學的研究方法,努力解決當今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著的諸多現(xiàn)實問題,有效促進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提高;有效策略
實驗教學是研究高中物理常識的重要手段,也是檢驗物理理論假設的有效基本途徑。通過物理實驗能夠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物理創(chuàng)新素養(yǎng)。然而,現(xiàn)實中以物理考試成績和理論知識為導向的教學和評價體系誤導了教師和學生,使得物理實驗課流于形式,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本文結合自己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經驗,探究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加強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全面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效果。
一、努力探究適宜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方法
根據(jù)多年物理實驗教學的經驗,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實驗教學方法的探究:第一,強調實驗前預習的必要性。教師要求學生課前學習理論知識,閱讀實驗教材,提出實驗方案。第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不要一步一步地指導。教師可以觀察、巡視全班的實驗過程,發(fā)現(xiàn)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對其進行統(tǒng)一講解。在實驗中鼓勵學生開展討論和交流,共同解決實驗過程中遇到的諸如具體操作、數(shù)據(jù)采集、故障排除、誤差分析等問題。第三,采用恰當?shù)目己朔椒?。教師可從多方面、多角度考查學生在實驗中的表現(xiàn),同時要嚴格要求學生的數(shù)據(jù)處理、結果分析和實驗報告,不能為了實驗而實驗,更不能只做實驗卻不分析實驗結果。
二、改善演示實驗教學,激勵學生親自參與實驗之中
在驗證性實驗與探究性實驗平衡的前提下,物理教師可適當?shù)匕烟骄績r值較高的演示實驗改編為探究性實驗。探究性實驗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自學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牛頓第三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等,都可以改編成探究性實驗,在探究性實驗中可以使學生體驗規(guī)律得出的過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物理教師可激勵學生親自參與實驗,為學生的知識探究提供條件,使其掌握定量研究到定性研究的科學方法。同時,實驗教師要使課堂合理有序,既要使演示實驗具有趣味性,又要順利完成教學內容。另外,對于某些不方便改編的驗證性實驗,教師可以采用師生協(xié)同演示的方式進行實驗,即教師在示范的同時由學生操作,并由學生自行歸納總結。
三、充分采用先進的現(xiàn)代教學手段,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實驗體驗
物理教師可以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將抽象、枯燥的物理概念、復雜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形態(tài)各異的運動形式直接展示在學生面前,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有效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幫助學生知識的理解與記憶。當出現(xiàn)某些實驗需要展示裝置的內部結構,某些實驗反應快現(xiàn)象不清楚,某些實驗根本無法在實驗室中呈現(xiàn),某些技術性實驗難以清楚地表達技術要領等問題時,都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例如,可以用多媒體來表達磁感線、電力線等抽象概念。有人認為課堂上利用多媒體雖然簡單方便、呈現(xiàn)的內容多,但收效甚微。本人認為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教學目的不夠明確,教師應該把學生的興趣點從多媒體多樣的形式上轉移到所要表達的教學內容上來,使學生結合教學內容明確觀察目的,捕捉實驗現(xiàn)象,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所以,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多媒體的合理使用不僅能減輕教師講解的負擔,還能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實驗體驗,讓學生帶著目的去學習,正確地操作實驗。
四、鉆研科學的研究方法,使學生得到全面、系統(tǒng)、科學的訓練
在物理實驗中進行科研方法教育的有效途徑是重新改進和設計實驗。傳統(tǒng)實驗是驗證課本上的知識,學生只在乎是否得到了和教師、課本一樣的實驗結果,這種教學方法,重結果而輕內容,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教師要制訂培育學生科學研究方法的計劃,有步驟、有規(guī)劃地把科研方法教育滲透到實驗教學中,使學生得到全面、系統(tǒng)、科學的訓練。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加強實驗的探究性,組織學生全程參與,從材料準備、方法設計一直到觀察結果、分析數(shù)據(jù)。同時,還應注意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設計實驗”“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實驗”。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改變實驗條件或突出某因素的作用,降低其他因素的影響,訓練學生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認識事物的本質。在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時,教師應有意對重要的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進行強調,如比值歸納法、圖像法、線性類比法等,讓學生明白通過實驗到底學到了什么,到底哪些知識能在實際中運用。
參考文獻:
孟桂菊,鄭桂蓉,楊昌權.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物理通報,2006(1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