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姝妤
摘 要:語文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chǔ),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主要是以分析解讀作家作品為主。受到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大部分都采用“滿堂灌”的形式教學,這樣不僅使課堂教學枯燥無味,還大大限制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發(fā)展。反而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邏輯思維能力發(fā)展。高中語文教師必須改變這種現(xiàn)狀,應采用新型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開展課堂教學,才能符合新課程的標準。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語文教學;策略研究
一、教師要明確深什么是主體性教學
主體性教師把學生作為活動的對象進行教學。具體是指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充分發(fā)揮和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得學生在活動中自主探究、學會合作和創(chuàng)新。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尊重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和提出質(zhì)疑,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在課堂上要和學生多進行溝通和互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手腦并用能力。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只是一人講解,讓學生機械地聽,反而壓抑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明白學生主體性的真正意義,要把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領(lǐng)者。那么,教師應該怎樣突出學生的主體特征呢?
教師要保持平和心態(tài),營造和諧氛圍。教師的責任是傳授知識,學生的責任是學習知識。兩者之間的主要陣地就是課堂。教師和學生之間要形成一種默契的關(guān)系,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輕松教學、學生輕松學習。要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是教師直接把學生推上主體地位。而是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懂得引導學生。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點撥。同時,在開展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態(tài)度很重要,如果一堂課下來,教師總是一臉嚴肅,那么課堂的氣氛會變得死氣沉沉,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也會變得膽怯,即使有什么想法,也不敢說出來。反之,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做到和顏悅色,時刻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給班級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那么,學生聽課的時候會感到非常輕松,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思維和想象力不受到任何的限制,可以隨時表達想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所以說,教師要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營造良好的和諧氛圍,才能從真正意義上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教師在教學具體實施中,要講究主體教學的靈活性
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要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樂此不疲。
(一)散文詩歌教學法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和散文的興趣,讓學生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文化修養(yǎng)?!蔽艺J為在以學生為主的教學中,教師在講解新課文的時候,應該先從作者進行講解,講解作者基本信息、作者寫文章的背景和心情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充分了解作者之后,慢慢體會作者的情感,跟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有助于學生快速理解和掌握課文內(nèi)容。在學習散文的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句子?;蛘呤婢?、深沉、或者急促、豪邁。根據(jù)文字的內(nèi)容和情感合理使用感情色彩朗讀和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語言美,并能夠很好地領(lǐng)會意境,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
每個班集體,學生的閱讀能力程度不一,教師要區(qū)別對待。對于閱讀能力差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鼓勵,讓他們多閱讀和朗讀,提高其閱讀能力。所謂:“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讓學生多朗讀。也可以組織課上討論的方法,學習一篇課文,教師可以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按規(guī)定的時間閱讀之后,再讓學生討論,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情況回答問題。經(jīng)過小組討論,學生互相交換意見和想法,最后達成統(tǒng)一,由教師檢驗答案。這樣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文言文教學
新課程的目標要求: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要善于借助于工具書,利用字典查詢生字和新詞語,并做好注解。很多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閱讀能力較差,他們在閱讀的時候也不是很流暢。因此,在學習文言文時,教師先讓學生讀熟,再進行抽查。在講解文言文的時候,教師可以把難以理解的詞語和句子,寫到黑板上重點講解,把一些詞語加上注解。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也使得學生在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得以提高。
總之,以上方法的具體實施都是以學生為主體性的語文教學,徹底改變“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并且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主人,實現(xiàn)學生各方面素質(zhì)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林青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1):124.
[2]陳淼瑞.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如何誘發(fā)、引導和維護學生的學習注意[J].中國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2004(13):22-23.
[3]張俊霞.淺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J].中小學教育,2016(12).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