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麗,趙雁麗
新疆塔城市人民醫(yī)院兒科,新疆塔城 834700
新生兒窒息是一種臨床上十分常見的新生兒疾 病。新生兒心肌細胞可對缺氧和缺血較為敏感[1]。因此,新生兒窒息患兒常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心肌損傷。臨床上一般情況下采用維生素C、三磷酸腺苷及1,6-二磷酸果糖對新生兒窒息所致心肌損傷患兒展開治療,但是效果較差[2]。大量臨床研究表明,采用磷酸肌酸鈉對新生兒窒息所致心肌損傷患兒展開合理的治療,分析其效果[3]。該次研究中,針對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間該院收治的56例新生兒窒息患兒在常規(guī)對癥支持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磷酸肌酸鈉治療,分析其效果,報道如下。
納入該院收治的56例小兒肺炎患兒進行回顧性研究,查病例號按照奇數(shù)偶數(shù)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28例。
實驗組,男∶女,14∶14,胎齡區(qū)間為 32~40 周,平均胎齡(35.28±2.24)歲。 對照組,男∶女,13∶15,胎齡區(qū)間為 33~40 周,平均胎齡(35.88±2.31)周。該次研究均得到醫(yī)院倫理會同意,2組患兒的一般資料 (性別及胎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果中的觀察指標可展開對比。
納入標準:經(jīng)實驗室及心電圖檢查,所有患兒均符合新生兒窒息所致心肌損傷的臨床診斷標準。所有患兒均是在自愿的情況下簽署知情同意書[4]。
剔除標準:剔除合并嚴重的心、肺、肝及腎功能不全者;剔除合并感染性疾病者[5]。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對癥支持治療,常規(guī)吸氧,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等。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磷酸肌酸鈉治療,磷酸肌酸鈉(國藥準字H20068079),0.5 g/次,1 次/d,連治 5~7 d,即為 1 個療程[6]。
①治療效果:顯效:治療7 d后,患兒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全部消失,心功能指標及心肌損傷標志物改善顯著;有效:治療7 d后,患兒的臨床癥狀及體征逐漸改善,心功能指標及心肌損傷標志物逐漸好轉(zhuǎn);無效:治療7 d后,患兒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未見消失,心功能指標及心肌損傷標志物未見改善[7]。
②心功能指標及心肌損傷標志物:心功能指標主要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及左心室短軸縮短率(SF)。心肌損傷標志物主要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鈣蛋白I(eTnI)等。
③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該次研究中,計量資料為心功能指標及心肌損傷標志物,計數(shù)資料為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和治療效果,前者用(±s)表示,進行t檢驗,后者用[n(%)]表示,進行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對照組71.42%,實驗組的患兒治療效果升高 92.8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評定治療效果
干預前,對比對照組,實驗組患兒的心功能指標及心肌損傷標志物改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對比對照組,實驗組患兒的心功能指標及心肌損傷標志物改善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評定心功能指標及心肌損傷標志物(±s)
表2 評定心功能指標及心肌損傷標志物(±s)
組別 心功能指標(%)LVEF SF心肌損傷標志物CK-MB(U/L)eTnI(ng/mL)對照組實驗組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T(后)P(后)0.35±0.04 0.39±0.01 0.32±0.08 0.54±0.07 11.224 9 0.000 0 0.24±0.01 0.26±0.02 0.26±0.02 0.38±0.06 10.039 9 0.000 0 88.72±18.52 89.36±20.12 50.23±12.55 22.53±12.01 15.047 7 0.0000 0 0.17±0.01 0.15±0.02 0.11±0.03 0.02±0.01 30.763 6 0.000 0
2組患兒治療后均無明顯的不良反應發(fā)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新生兒窒息引發(fā)多器官損害的發(fā)病機制較多,有些機制在臨床上未作出詳細的闡述明,血流動力學發(fā)生紊亂作為新生兒窒息臟器損失重要原因。低氧血癥和酸中毒是引發(fā)心肌損害的主要原因?;純喝毖鯐r心肌細胞無氧糖酵解逐漸地增強,使得致細胞內(nèi)酸中毒,導致氧化磷酸化過程受到一定的阻礙,導致ATP合成明顯減少,進而導致細胞能量代謝發(fā)生一定的障礙,使得心肌細胞造成損害。同時缺氧會使得肺動脈發(fā)生痙攣,肺循環(huán)壓力及阻力明顯增高,右心室后負荷逐漸的增加,進而加重心肌損害[8]。另外,患兒窒息復蘇后,缺血再灌注氧自由基會不斷的損失,進而使得細胞膜通透性逐漸增高,導致心肌酶和肌鈣蛋白釋放顯著增加,窒息程度也逐漸加重,導致心肌細胞中的心肌酶和肌鈣蛋白釋放逐漸增加,因此,臨床上需要盡快改善患兒的心肌細胞代謝,避免心肌損害等[9-10]。
上述研究中,對比對照組71.42%,實驗組的患兒治療效果升高92.85%,對比對照組,實驗組患兒的心功能指標及心肌損傷標志物改善顯著(P<0.05),磷酸肌酸鈉是一種新型心肌細胞保護劑,屬于細胞內(nèi)的高效能量補充劑,可在肌肉收縮的能量代謝中發(fā)揮十分重要的臨床作用。該項物質(zhì)廣泛存在于人體的各個組織中,重點分布在人體的心肌和骨骼肌。可有效維持細胞內(nèi)高能磷酸鹽水平,進而直接供能,同時可將二磷酸腺苷磷酸直接生成ATP,綜合提高細胞中的ATP濃度,有效保護細胞結(jié)構(gòu),進一步穩(wěn)定細胞膜和缺血心肌細胞的電生理狀態(tài),促進血紅蛋白和組織間直接交換氧氣,進而增加缺氧組織對氧的利用,增加組織含量[11]。
吳開生[12]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5.25%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率92.85%(P<0.05)。
綜合上述,針對新生兒窒息患兒在常規(guī)對癥支持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磷酸肌酸鈉治療,可明顯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改善患兒的心功能指標及心肌損傷標志物,減少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