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艷華
摘 要:群文閱讀教學的簡稱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群文閱讀”,它是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的體現(xiàn)。換言之,群文閱讀就是,用一定的方式將一組文章結合在一起,讓學生進行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見解,以此促進自身閱讀和思考能力的提升。在初三語文教學中融入群文閱讀,既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群文閱讀;語文教學;實踐
群文閱讀的主要特點就是數(shù)量多,它是指從多篇文章入手,讓學生進行廣泛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將多篇文章進行比較,幫助學生對每篇文章的特點和主旨都有更加清晰的了解,進而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對其寫作手法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對此,本文通過分析群文閱讀的分類,提出幾點關于如何開展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的策略,以供探討。
一、群文閱讀分類
1.“上下行”關系
上下行關系在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模式中,是指一篇帶動多篇的意識。一般都是要求文章圍繞著一個重點文章進行,也就是核心文章,通常都是課本中文章。通常都是在學生對背景資料及其信息缺乏掌握的情況下,教師要求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更加透徹的感悟,之后再用作者的寫作風格進行詳細了解。除此之外,上下行關系在表達方式上,沒有高低之分,文章的差異性是我們學習的重點,也就是說文章的主體和補充。
2.平行關系
一般我們將所選文章的關系稱為“平行關系”。換言之,可以忽略文章的重要程度,提取文中學習點和重點,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借鑒平行關系的學習和閱讀方法。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必須要突出群文閱讀的重點內容,并且明確分析層次,因此選擇具有藝術性特征的文章為最佳。
二、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現(xiàn)狀
1.概念混淆
當前,很多專家學者都在倡導群文閱讀。有的推廣主題閱讀,因此多數(shù)人就將主題閱讀當中群文閱讀。其實,并不是這樣。群文閱讀包含著主題閱讀,它只是對同一主題下的一組文章進行閱讀和學習。
2.議題選擇隨意性
現(xiàn)在,選擇嘗試群文閱讀教學的教師越來越多,希望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閱讀更多的文本,但在實踐操作中卻具備一定的盲目性,無法整體把握群文閱讀的價值和目標,在制定群文閱讀議題時,也會出現(xiàn)偏差,甚至成為為了“群文閱讀”而“群文閱讀”,使其流于形式。
3.虛化、泛化的教學目標
現(xiàn)階段的單篇課文教學,依舊偏向于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和分析其中的字詞句,而課堂教學目標依舊是“懂內容、析字詞”。由此我們得知,當前很多群文閱讀教學只是一種形式,學生的閱讀技能等并沒有獲得相應的重視。因此,我們必須明確“理解教學內容”與“只理解教材內容”二者之間的區(qū)別。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和提高學生素養(yǎng),因此群文教學目標也必須要多元化。
三、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
1.一篇帶多篇
這種一篇帶多篇的操作方式通常需要三個課時左右。第一課時用來精讀課文,也就是精讀教材中的文章,其余兩個課時用來進行群文閱讀,讀的是由本篇文章引申出來的一組文章。如,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一文,第一課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精讀,讓學生在學習中產(chǎn)生更加深刻和細致的理解。第二課時中,教師可以選擇《合歡樹》與《我與地壇》兩篇文章,以此進行組合主題式閱讀,這樣學生既能深刻理解和認識《秋天的懷念》的“我”和“母親”以及“好好兒活”,又能對史鐵生的作品風格產(chǎn)生更加全面的理解。在這一主體閱讀過程中,還能增加學生的思想交流,讓學生在“碰撞”中產(chǎn)生靈感,進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及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2.文本選擇多樣化
首先,我們現(xiàn)階段使用的語文教材,都是以主題設計三四篇課文為一單元,盡管主題明確,但并不是每一單元都適合做群文閱讀。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jù)實際學情,科學地進行自主選文,不再受單元結構的限制。這樣既能豐富文本內容,又能讓學生的閱讀空間獲得拓展。
其次,群文閱讀教學的主要推動源是合理的問題設計,這也是學生思維起點,教師的教學手段。因此,在群文閱讀中,我們可以將幾篇文章作為一個整體,在此基礎上進行問題設計。如,余光中的《鄉(xiāng)愁》一文,教師就可以先給學生設置問題:①詩中分別表達了怎樣的“鄉(xiāng)愁”?②詩句中“這頭”“那頭”指的是什么?學生在這兩個問題的指引下,對詩歌進行精讀,并對整篇文章產(chǎn)生一定了解。隨后,教師再讓學生結合《我的土地》和席慕蓉的《鄉(xiāng)愁》等課文,仔細分析它們之間的區(qū)別,理解它們的表達手法,并通過二三篇文章的閱讀與理解,使其對課文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認識。
3.閱讀教材推薦的名著
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的規(guī)定:7~9年級的學生,必須要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類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得少于260萬字,每一學年需要閱讀兩到三部名著?,F(xiàn)行的語文教材也設計了“名著閱讀與推薦”的板塊。根據(jù)有關調查實踐證明,在實際教學中,除了為應付考試而進行的名著閱讀訓練之外,極少有教師會真正落實教材推薦的名著閱讀。因此,教師應該借助群文閱讀形式來設置“名著閱讀欣賞課”??梢杂妹械木势谓M成群文。教師必須要教會學生名著欣賞方法,真正實現(xiàn)名著閱讀“品讀”。在此基礎上,學生在無形中就會主動“走進”名著,閱讀名著,并汲取名著精華。
綜上所述,將群文閱讀教學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有助于拓展學生視野,強化學生閱讀能力,提高學生閱讀品味。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開展中必須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此促進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提升,從而保證群文閱讀的真正開展。
參考文獻:
[1]胡波.享受閱讀,提升能力:談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8):76.
[2]柳夢迪.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