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書
摘 要:在語文教育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充分重視名著閱讀教學效率。因為名著閱讀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重要的意義。從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切入點,通過幫助學生掌握名著閱讀方法,喚醒學生閱讀名著的激情,以提高名著閱讀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有效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為了能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初中語文教材增設了“名著導讀”內容。近年來,中考考點也有涉及,不難發(fā)現,名著導讀也在語文教學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語文教師要從名著閱讀教學實際出發(fā),不斷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一些有益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名著閱讀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
一、刺激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前提
閱讀是一次與歷代文豪進行時空對話的機會,需要刺激學生的閱讀興趣。新時代的初中語文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在開展名著導讀閱讀課伊始,就讓學生明確閱讀名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初中生最細微的心理特征入手,不斷刺激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讓學生帶著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閱讀活動。正如約翰·盧??嗽凇蹲x書的樂趣》一文中提到的:“書籍指引我們渡過難關,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脫痛苦的羈絆,書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歲月化為令人愉快的時光;書籍將各種信念注入我們的腦海,使人們的腦海充滿崇高歡樂的思想,從而使我們入神忘情,靈魂升華……”不難發(fā)現,興趣是催化劑,只有完成名著與學生心理的完美嫁接,才能讓學生專心投入閱讀活動中,這是提高名著導讀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才是關鍵
名著閱讀與常規(guī)閱讀有很大的不同。閱讀名著對學生的閱讀技巧和閱讀方法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古語有曰“無巧不成書”,今有“無方何以讀”,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的閱讀方法,才能更好地吸收名著經典中的知識營養(yǎng)。倘若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名著的時候,學生沒有對該名著的歷史背景、作者生平有大概的了解,學生讀起來會感到突兀、乏味,甚至產生厭煩心理。所以,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是必要的。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為。這也就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開展名著閱讀活動的時候,應當盡可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獨立自主的閱讀空間,決不可像日常教學一樣,事事代勞。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和情感認知,讓學生能在名著閱讀世界中馳騁。因此,針對這一方面,語文教師應當讓學生做閱讀的主人,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方式閱讀,從而讓學生真正觸碰到名著內容的感人至深,進而幫助學生細膩揣摩,傾聽文豪的低訴。
下面簡要闡述幾種閱讀方法:
(一)通篇瀏覽。學生只需利用較短的時間,了解名著內容的大概,不需要深入理解和分析;一本書是否值得花時間欣賞,只需要大致瀏覽一番,看看書的提綱、目錄以及序言,大體了解這本書的內容特色即可。
(二)略讀。英國哲學家培根說:“書籍好比儀器,有些只須淺嘗,有此可以吞咽,只有少數需要咀嚼,細細品味?!毕胍龅讲┯[群書,自然不能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只需要粗略瀏覽全文就能了解其文章大意。
(三)精讀。在了解了文章大意之后,帶著興趣進行精細的閱讀,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國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說過:“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會?!逼浜x是指對于記敘事物的書籍,就必須要掌握其要領;對于教授道理的書籍必須要探索它的主旨;精細的閱讀就特別適合閱讀名著經典。
(四)帶著疑問去讀。我國著名學者朱熹就曾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边@便是讀書的一大教條。讀書要有疑問,要帶著疑問辯證思考,善于發(fā)現書本中存在的問題,多問多分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進作者的精神世界,才能讀有所獲。
(五)讀記結合。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當讀完一本令人若有所思的名著,不妨摘錄其中的優(yōu)美詞句,并且課下時刻品讀,在寫作中靈活運用,長此以往的堅持,不僅能鞏固學生的閱讀效果,也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一舉兩得。
三、喚醒學生的閱讀激情是重點
為了能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名著,不斷延續(xù)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積極性。語文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組織學生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分享閱讀心得,喚醒學生的閱讀激情,才能讓學生更廣泛地進行閱讀。
(一)校園內開展“讀書育人,爭做讀書積極分子”的實踐活動,給學生樹立榜樣,激勵學生向其學習,使學生體驗讀書的成就感。
(二)“新書推薦會”。讓學生將自己最近看過的國內外名著分享給其他學生,談論心得體會,從而激勵其他的學生閱讀。
(三)辦手抄報。讓學生暢談閱讀名著的感悟。如“我和魯迅的一次對話”“我和馬克·吐溫的一次暢談”等。引導學生與國內外大家進行時空對話,暢談古今,其樂無窮。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給學生精心舉辦各種名著閱讀活動,為學生搭建一個與大文豪進行對話的平臺,無形中也喚醒了學生的閱讀激情。
以上僅是筆者的粗鄙見解,旨在拋磚引玉,望廣大語文教育者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陳東飛.經典名著閱讀讓初中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更有效[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6(12).
[2]尹云.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之名著閱讀[J].學周刊,2018(30).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