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弟
摘要: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會遇到一些課堂內形成的、非計劃類的生成性問題。這些問題會讓教師和學生轉移課堂學習注意力,甚至偏移原本的教學方向。正確應對音樂課堂的生成資源,是把握音樂教育使命、營造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的重要部分。
關鍵詞:音樂課堂 ? 生成性資源 ? 應對
教師常常會講這樣一個故事:“一只土撥鼠被三只獵狗追趕,土撥鼠鉆進了一個樹洞。這個樹洞只有一個出口,可不一會兒,居然從樹洞里鉆出一只兔子,獵狗們去追趕兔子,兔子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樹。兔子在樹上沒站穩(wěn),摔了下來,砸暈了正仰頭看的三只獵狗,兔子因此逃脫?!边@時,教師會問學生們:“這個故事有什么問題嗎?”學生們的答案五花八門,教師不停地追問下去,直到學生們再也提不出問題了,教師才說:“可是還有一個問題,你們都沒有提到,土撥鼠到哪兒去了?”
兔子的突然出現(xiàn),使獵狗改變了目標,讀者也轉移了關注的方向,最后那只土撥鼠竟這樣在我們腦海里消失了。在教學中,教師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探究一個教學目標過程中,教師會遇到一些動態(tài)產生的、不在預先計劃和設定中的問題,這就容易形成課堂的生成性資源。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生成性資源尤為重要,它具有生命力,會對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要正確、行而有效地應對課堂產生的生成性資源。
一、對音樂課堂生成性資源的認識
對音樂課堂生成性資源的認識,是應對生成性資源的前提,這可以被視為對生成性資源的理解和判別。
生成性資源表述包含兩種潛在意義,即資源形成的過程是動態(tài)生成的,它不是預先計劃和設定的產物,動態(tài)生成性課程資源既不是教學前安排好的,又不是能預先安排。資源作用的結果是生成性的、有生命力的,動態(tài)生成性課程資源能夠轉化為課程的因素來源,而最終對課程目標產生影響。
與此同時,教師要學會辨別不同的生成性資源對課堂是否具有正面的導向,就要看它是否符合課堂教學的目標,能否對課堂教學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尤其是音樂課堂,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拓寬學生的見識,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和情操,而不是掌握單薄的書本知識。因此,生成性資源是課堂中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和探索方向,教師需要正確認識和有效把握課堂生成性資源。
二、對音樂課堂生成性資源的利用
利用音樂課堂生成性資源,是將動態(tài)資源轉化為課堂教學推動力的重要過程。
在正確認識和判別課堂生成性資源屬性的基礎上,教師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教師不能被教學過程中產生的細枝末節(jié)的問題、錯誤答案等誤導,偏離教學的方向,面對這些動態(tài)資源,教師要靈活巧妙地避開,在保證課堂活躍氣氛的同時,確保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一些看似奇怪的問題和答案,其實是學生天馬行空的思維。學生的思維是奇妙的,更是音樂教學的寶藏。教師應巧妙地解答這些問題,并提出更多的相關問題,引發(fā)學生的回味和思考,讓課堂生成性資源的價值得到最大化的體現(xiàn)。教師要時刻關注課堂資源的動態(tài)產生,以此觀察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和思維方式。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的體悟,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感受到樂趣,激發(fā)音樂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好地掌握課程學習的目標。同時,教師應將學生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讓生成性資源成為學生整體素質提升的推動力。
音樂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它具有更多的藝術風情和個性色彩。教師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評判,不能止步于具體存在的知識體系,而應更重視學生對音樂藝術的感知乃至創(chuàng)造。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就要正確有效應對音樂課堂豐富的生成性資源,讓音樂課堂輕松活躍,使學生保持興趣、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
參考文獻:
[1]王燕.淺談音樂教學中生成性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6,(5).
[2]萬亞.小學音樂綜合實踐中生成性資源的研究[J].新課程·教師,2014,(7).
[3]陳芩.以學生為本 激情點燃課堂[J].考試周刊,2018,(13).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朱熹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