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初中語文課堂也需要積極進行改革,加強對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實施有效的教學措施,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古詩詞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課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教材中的這種古詩詞都是我國古代文明中的優(yōu)秀作品,更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髓,需要加強教師的重視,積極進行對古詩詞的教學創(chuàng)新,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開拓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教育培養(yǎng)。本文首先對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簡單的介紹,然后重點對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策略進行積極的探析,以供大家參考。
關(guān)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古詩詞;現(xiàn)狀;策略
古詩詞不僅是語文課程中的教學內(nèi)容,更是我國悠久文化中的瑰寶,是中華文明的象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需要加強教師對古詩詞的教育力度,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積極性,促進初中語文古詩詞的高效教學。
1 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現(xiàn)狀
隨著新課改的大力推進,初中語文課程中對古詩詞的教育也在進行改革,積極進行對古詩詞教育策略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形成良好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對古詩詞的深入體會,實現(xiàn)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教學培養(yǎng)。不過在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需要積極實施針對性的改革和完善。
1.1 在語文課程中古詩詞教學的形式過于單一
在語文課程中很多教師都習慣于以過去的教學形式對古詩詞進行教學,即使是新課改背景下,也有的很多教學沒有進行改革,有的教師認為古詩詞就是一種教學形式,首先是作者、背景,然后就是朗讀、解釋意思,最后就是背誦,認為其他方法不適宜進行古詩詞的教學,認為這樣反而會浪費教學時間。還有的教師已經(jīng)習慣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不愿意改變教學形式,這種情況下使得學生只能在教師的安排下進行被動的學習,長久以往這種方式就變得枯燥乏味,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也影響了古詩詞教學的效率。
1.2 在語文課程中古詩詞教育沒有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
古詩詞本身就是用來表達作者的思想和經(jīng)歷,都與作者的實際生活密切聯(lián)系,但是在如今的課程中對古詩詞的教育很多都脫離了生活實際,使得學生不能充分的理解和認識這些詩詞。尤其是一些富含情感的詩詞,更是需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才能夠讓學生進行深入的體會和學習,因此需要加強古詩詞教學的改革。
2 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策略
2.1 更新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形式的重要實施者,對學生古詩詞的學習和理解具有極大的影響,因此要讓學生進行對古詩詞的有效學習,就需要積極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改革老舊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認識到古詩詞教育在語文課程中的重要性,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或者實施對古詩詞教學的生活化,加強學生對古詩詞的高效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部編教材《過零丁洋》一課時,教師可以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讓學生進行詩朗誦,讓學生更好的體會人物性格和形象;此外還可以采用微課教學方法,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快速了解作者主要思想。
2.2 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感受詩詞的畫面美
在語文課程中進行對古詩詞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對古詩詞的分析研究,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深入感受詩詞的畫面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將古詩詞中的各種景物和色彩進行制作,或者通過網(wǎng)絡進行搜集,通過屏幕進行對學生的古詩詞的直觀展示,以精美絕倫的畫面感染學生,形成活躍的教學氛圍,促進語文古詩詞的順利教學。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部編教材初三《沁園春·雪》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shù)將這首詞中的北國雪景制作成形象生動的視頻圖畫,在課堂上向?qū)W生展示,讓在學習這首詞時能夠直接感受到詞中的美景,感受到作者大氣磅礴、曠達豪邁的意境,以及對祖國的熱愛,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還能夠有效的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格。
2.3 實施教學生活化,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要實現(xiàn)對古詩詞的教學,需要積極進行教學的生活化,以學生生活中的情境或者事物,進行對學生古詩詞的引導教育,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提高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語文教學中的任何內(nèi)容都不能脫離我們的生活,古詩詞也是如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古詩詞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進行校對,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部編教材初三《水調(diào)歌頭》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在學校過中秋節(jié)時的情感進行學習,引導學生進行認真體會,感受作者進行創(chuàng)作時的情感,以思念之情為基礎,圍繞著明月進行思考和想象,讓學生深入感悟其中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3 結(jié)論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要積極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對古詩詞的有效學習,實現(xiàn)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教學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 任宗霞.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古詩詞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8(06).
[2] 黃友章.新課改背景下提高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效果之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09).
[3] 余玉芬.小學語文新課改背景下的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J].科技資訊,2017(12).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安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