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目前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我們了解到,存在部分生物教師不知道如何在教學的過程中引用信息技術開展現(xiàn)代化的課堂,從而制約了生物教學模式的改革。基于此,筆者以“應用即時通訊平臺”“構建虛擬生物實驗室”“微課突破重點教學內容”等網(wǎng)絡教學資源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為例,淺談如何有效地在信息化的社會背景之下開展高中生物教學,希望能夠為其他生物教師提供有益建議。
關鍵詞:網(wǎng)絡教學資源;高中生物;即時通訊;虛擬實驗室;微課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2-013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126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當前社會呈現(xiàn)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發(fā)展趨勢,網(wǎng)絡教學資源逐漸成為現(xiàn)代教學工具的代名詞。在現(xiàn)階段的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也應當積極地學習信息技術的應用策略,促進生物知識的教學。
一、應用即時通訊平臺
即時通訊技術是伴隨移動終端技術的發(fā)展而來的。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應用即時通訊技術,能夠促使教師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改進教學策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建立一個“作業(yè)群”,這個群當中的成員包括生物教師以及教師所教班級的學生和學生家長。在“細胞中的無機物”這節(jié)課的教學前,教師通過“作業(yè)群”將預習“細胞中無機物的種類和作用”的作業(yè)發(fā)送出去,使學生以及家長在同一時間接收到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當學生接收到教師的預習任務之后,開始對“細胞中的無機物”這節(jié)課中的內容進行預習,并且在預習之后,將預習的完成情況通過微信平臺上傳給教師,能夠使教師在上課前了解到學生對知識的預習情況,以及他們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針對這節(jié)課進行教學計劃的改進,提高教學質量。不難看出,在進行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即時通訊技術能夠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從而及時地改進教學計劃,提高教學的效果。
二、構建虛擬生物實驗室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社會帶來了海量的信息資源。在這些信息資源當中也有無數(shù)的生物實驗室操作視頻。在進行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過程中,當面對學生無法親身參與的實驗時,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網(wǎng)絡中的教學資源構建虛擬的生物實驗室,促使學生在觀看這些視頻的過程中能夠理解生物實驗的操作流程,促進理論與實踐的聯(lián)系。
例如,在進行“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這個實驗的教學中,由于該實驗的時間較長,如果教師讓學生完整地做完這個實驗,并得到實驗的結果,那么必定會影響生物課程的教學進度,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學生也無法學到更多的生物知識。而教師使用網(wǎng)絡教學資源中的相關視頻進行實驗教學,能夠促使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提高對生物實驗的認識,在直觀動態(tài)的視頻中,理解整個實驗的操作流程,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也更好地促進學生理解“生長素的生理作用”這節(jié)課中的理論知識??梢?,在進行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生物實驗的設計,從而有效地運用網(wǎng)絡教學資源構建虛擬的生物實驗室,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效率。
三、微課突破重點教學內容
微課也是微視頻的一種形式,只是微課更多地被應用在教育當中,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高中生物的教學當中,教師往往使用微課來進行重點知識的教學,引導學生在短時間的微課視頻觀看中,能夠提高對生物重點知識的理解,加深對生物重點知識的記憶,從而提高高中生物知識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先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之后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光合作用中的光反應”這個教學重點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并將微課的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之后,教師在進行這節(jié)課的正式教學之前,讓學生在課下進行微課學習,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光合作用中的光反應”這個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并積極探索和思考。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答,促使學生突破這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在課堂教學活動結束以后,教師引導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微課視頻進行反復觀看,促使學生在“光合作用中的光反應”這個知識點的微課視頻反復觀看中,深化理解,提高記憶。顯而易見,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將微課融入到重點知識的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實現(xiàn)重點知識的突破,提高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在進行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改變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模式,將多樣化的網(wǎng)絡教學資源融入到生物課堂的教學當中,促進高效生物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張巖芳.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基于混合式學習的高中生物課程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4).
[2]姜曌.淺談微課程在高中生物重難點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7(7).
[3]劉穎.網(wǎng)絡課程資源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6(8).
[4]南俐.淺談生物課程網(wǎng)絡資源開發(fā)與利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23).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高悅龍(1989.9— ),男,漢族,河北石家莊人,中學二級,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