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來,構建高效課堂都是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標。通過高效課堂能夠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幫助教師充分完成教學目標,進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學習任務;教學目標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1-007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1.065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課堂也變得“百花爭妍”。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一名教師要真正做到“傳道有術,授業(yè)有方”,課堂教學就會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的小學語文課堂應該是高效的課堂,是探究的課堂。高效課堂是對于傳統(tǒng)課堂的“低效”“無效”而言,意味著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讓學生獲得最大的收益,是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的課堂,這就要求教師立足于課堂,最終實現(xiàn)師生自主高效、教學相長的高效課堂。那么我們又該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呢?高效課堂不在于課堂形式的多樣化,更重要的是要抓住課改的核心理念,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凸顯教師的引導作用,體現(xiàn)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培養(yǎng),強調情感與品質的提升。
一、潛心文本,成竹在胸
潛心文本,貴在文本細讀,它能有效引導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教學是學生與教材對話的過程,閱讀是提高學生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對語言文字的品味是學生閱讀的關鍵,作為引導者的教師更應品味和領悟文章的深層含義,在咬文嚼字中感悟作者的真情實感。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閱讀,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與作者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
二、明確目標,構建高效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前提,它會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效果。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時要把握教材特點,做到重難點突出,主次分明;同時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制訂的目標應該能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掌握教學內(nèi)容。這樣才能讓全體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三、轉化角色,終身學習
在組織課堂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轉變權威的意識,以平等的身份真正融入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要精心設計能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方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促使其自覺、積極地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共同創(chuàng)新并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相長的過程。課堂教學的效果,最終要體現(xiàn)在學生身上。因此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承認差異,兼顧個性。最終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新形勢下的課堂教學更需要綜合型的教師,這就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要具備新的技能,掌握現(xiàn)代化教育手段,了解相近學科的知識體系,并具備將資源整合于教學中的能力。
四、提高興趣,提問優(yōu)化
精妙的導語可以喚起學生強烈的“樂知”“樂學”的欲望??杉ぐl(fā)學生興趣,從而很快進入“共鳴”的境界。
(一)激情授課,創(chuàng)設樂學情境
教師應把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入到教學中,可以結合肢體語言配合教學內(nèi)容。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結構,營造出動人的情境與氛圍,把學生帶入探求新知的樂學情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學生親身參與課文內(nèi)容表演,創(chuàng)設情境
體驗是很好的學習方法,是師生、生生互動的一種交流過程。要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相應的場景,引起學生的共鳴,最終達到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nèi)容的目的,讓學生的情感最終得到升華。
(三)運用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
電教手段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帶進與教學內(nèi)容相應的氛圍中,電教的直觀、形象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這樣寓教于樂,不但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最終達到提高教學實效的目的。
五、張揚個性,鼓勵創(chuàng)新
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表現(xiàn)自己的個性。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與教師有密切關系,教師的信任和鼓勵會直接影響學生創(chuàng)造意識的產(chǎn)生。小學生常常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如果教師一味進行批評和指責,會阻礙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寬松的氛圍,合理地引導并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做出積極的肯定。教師要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表現(xiàn)及時予以表揚和激勵,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六、優(yōu)化評價,快樂學習
課堂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評價的形式多種多樣,評價主體可以由教師、學生、家長、社會等共同參與。評價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可以促使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在教學中評價應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應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面對全體學生,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用激勵的語言評價學生,使學生不斷發(fā)展自我,最終健康愉快地成長。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影響課堂的因素很多,為了使語文課堂教學更有效,教師不能僅僅以模式和理論作指導,還需要不斷探索。教師只有理性地認識課堂教學,客觀面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課堂教學,真正實現(xiàn)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龔春艷.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J].未來英才,2015(11).
[2]王曉琴.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5(17).
作者簡介:姚翠霞(1975.5— ),女,漢族,河北沙河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責任編輯 張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