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麗
摘要:新時代的腳步越來越快,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每天都有新變化。在社會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更需要一種堅守和傳承。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使它在教育領域中成了堅守精神的人文底線和傳承文化的有效工具。初中語文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它能從多個方面塑造學生的品德個性,并奠定學生認識世界的基礎。因此,語文教師不僅要傳播知識、傳播語文的趣味性,還要依靠趣味性激活語文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方式
語文是初中階段一門基礎性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它更具有人文色彩。學生在學習語文時,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人文主義精神,學生從中收獲的是自身性格的成長、對承擔社會的責任和對歷史的感悟??梢?,學習語文具有深遠的、深刻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學不僅是教師單方面的傳道授業(yè)解惑,還是教師品德個性的言傳身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工具性與人文性并重,積極思考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更好地發(fā)揮初中語文對學生的塑造和引領作用。
一、針對教學多元與多維,擺脫形式主義
初中語文教學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展,形成了固定的教學模式和穩(wěn)定的教學系統(tǒng)。在教學時,不少教師都會參考相關的教學案例,學習其他教師的經(jīng)驗和教學過程。這樣,盡管能學習到他人教學過程中的優(yōu)點,取長補短,但也很容易走進形式主義的桎梏,缺少創(chuàng)新。初中生涉世未深,心智還不成熟,對陌生的事物充滿好奇,容易對舊事物厭倦,所以在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主要依靠教師的引導。
如在教學《在祖國》中,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首先要在課文中勾畫出生字,并為其注音,然后講解課文中理解難度較大的詞語,最后教師會讓學生朗讀、背誦全篇課文。這一過程雖然覆蓋了大部分的教學任務,學生也學習到了語文知識,但缺乏一種新意和教師的創(chuàng)新思維,容易影響學生的發(fā)展空間和思維程度。因此,教師可以調(diào)整教學順序,在教學過程中添加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文字游戲,從而幫助學生學習字詞,也可以在課前預先布置作業(yè),在課前三分鐘請一兩個同學上臺講解一下讀完課文的感受和對作者的認識。這樣,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不僅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多種途徑了解更廣泛的知識,還可以加深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鍛煉學生的口頭能力,樹立自信心。
二、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氛圍
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課堂的積極性和活躍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因此,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和學生放在同等的位置上進行平等交流,而不是一味地高高在上指導學生學習;其次,教師要注意課堂上的情緒和語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對課堂上偶然事件的心理控制能力,切忌發(fā)泄個人情緒,影響教學質(zhì)量;最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適當?shù)夭シ乓恍┯哪p松的影視片段,避免課堂氣氛的沉悶,從而引起學生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
如在教學《落花生》時,教師可以播放與本課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和微課視頻,使教學更具有趣味性,讓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角色扮演,在課堂上還原故事過程,這不僅能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課文內(nèi)容,還能促進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輔助教學,使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多樣和生動有趣。
三、結(jié)語
語文是最具社會氣息的科目之一,在強調(diào)效率的時代背景下,重視語文教學效率,無疑是教育轉(zhuǎn)型的重要任務。教師如果總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課堂容易缺乏新意,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厭倦情緒。教學是教師的一種創(chuàng)造,教師的教學范圍和人生閱歷,影響著創(chuàng)造的深度和廣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層次地講解、多方面地加入日常生活元素,才能激活語文課堂,用多樣化的方式引導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傅海梅.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探討[J].才智,2016,(5).
[2]莫媛.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活”起來[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3).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