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詠詩
【摘 要】語文是小學生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課程,而閱讀又是語文教學中的核心。閱讀教學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給學生傳授知識,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能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語文知識。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進行探索研究,旨在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198-01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關鍵階段,語文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基礎,所以語文的閱讀教學至關重要。教學的有效性不是指老師教的有多好,而是指學生學到的知識多不多與好不好。閱讀是語文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閱讀不僅僅是讀,而是需要學生閱讀后,掌握了知識,并學會運用。要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必須根據(jù)語文課堂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進,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優(yōu)化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老師為學生制定的學習計劃,是學生需要達到的目的,更是課堂的主線。因此,為了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進行教學目標的優(yōu)化。
教學目標的優(yōu)化可以從以下的幾個方面進行。首先,閱讀教學的目標要求要準確,閱讀教學的目標不應該只是給學生傳授知識,更多的應該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重視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學的目標要為學生制定一個合理的規(guī)劃。其次,教學的目標要細化,每節(jié)課教學目標要細化到講解的知識,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如:閱讀能力、思考能力、聯(lián)想能力,使學生們的學習思路清晰。而且,教學目標越細化,教學的執(zhí)行力越高,教學目標要分層次,每個學生的能力都是不同的,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能力情況,實行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如此,學生在學習時才不會因為跟不上內容,而產生厭學的情緒。
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1.主動預習和復習。
預習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閱讀教學中需要學生們的配合,所以學生必須提前進行預習工作。一般情況下,小學生的自學能力都是非常差的,老師要去引導學生學習,指導學生進行預習。學生只有進行了預習,才能知道上課的主要內容和自己不懂的知識,在上課的時候,才知道哪里應該是自己要學習的重點。據(jù)調查的結果顯示,無論是小學生還是其他階段的學生,預習知識的學生比不預習知識的學生,學習成績普遍要好。
復習,更是學習知識的重要步驟,人的記憶都是有限的,而且人的遺忘是遵循一定曲線的。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了新的知識后,課后一定要主動地復習。否則,學過的知識會很快地被遺忘,如同沒學過一般。
2.學會主動查資料。
閱讀教學不應該是老師的任務,更應該是有學生的配合。老師只能在課堂上為學生傳授知識,課下還需要學生的主動學習。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都是比較有限,學生應該學會主動的去查資料,才能學得更多知識。閱讀不僅僅是讀一本書,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問題。例如,遇到了不認識的詞語和不懂的句子,這些都需要學生自己去查資料,在查資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雖然,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但是查找資料的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yǎng)。
三、重視教學課堂的生動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就是老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屬于填鴨式的教學學習效率非常低,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閱讀是需要學生深入的一門課程,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老師要通過各種方式來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相對于其他課程的學習,閱讀還是比較枯燥的。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文章的內容與學生做各種活動,例如情景模擬等,能夠讓學生參與其中,并把閱讀到的知識分享出來。課堂上的互動,會讓閱讀課變得更加有意思,而且也會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在閱讀課上,老師可以分小組進行學習。通過小組討論,學生主動閱讀,會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的閱讀效率也會增加。而且,在課堂上,老師也要為學生營造一個閱讀的氛圍,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個閱讀的環(huán)境里,學生也會主動地去閱讀知識,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最主要的地方。所以,課堂上的教學一定要生動有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讓學生掌握到最多的知識。
四、重視讀與寫的結合
我們總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的再多如果長時間不復習,我們就會遺忘。所以,寫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閱讀時,要養(yǎng)成隨時記筆記的習慣,摘抄下自己比較喜歡的句子,時常多讀幾遍,才會記得更加牢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讀與寫的配合能力。老師要合理運用課本,將課本上的知識清楚細致地講給學生聽,并且要讓學生進行一些寫作練習。為了監(jiān)督學生的讀寫,提問默寫是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只有給學生一點點的壓力,學生才會去讀寫。
五、采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信息化時代。網(wǎng)絡已經(jīng)離不開我們的生活了,老師要將多媒體技術運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與傳統(tǒng)閱讀教學相比,采用多媒體教學會更加生動、豐富,學生容易接受。小學更是充滿好奇的時期,僅僅是閱讀書本不足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多媒體教學可以生動地還原書本上的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閱讀的知識。例如,在進行一篇文章的閱讀教學時,老師可以查找到與文章相關的視頻,供學生們欣賞,閱讀的書面知識與視頻結合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閱讀教學不僅僅是讀寫的配合,在聽讀寫配合的情況下,來進行閱讀教學會更加有效。
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需要學校、老師、學生的共同配合。學校要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老師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例如,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生動的學習課堂,為學生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學生要配合好老師,如主動預習和復習,主動參與到課堂里的活動中去。通過這些相關措施的改進,相信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會有相應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畢銀檜.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探索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1-1.
[2]鄭海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考試周刊,2017(88):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