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麗果 張向東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通常都是采用灌輸式的方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是進行被動的接受知識,主動參與到課堂中的積極性不強。所以,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在適合,需要教師實踐和創(chuàng)新出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積極主動;熱情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081-01
陶行知先生說,如果老師強迫學生進行學習,效果肯定是比不上學生自己主動的學習的。從中可以看出,對于學生的語文教學,必須要認識到其主動性的重要意義。如何使得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積極主動的學習呢?
一、創(chuàng)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建立在一個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的前提條件的,只有無拘無所,學生才會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自由的思考自己的質疑問題。而這一切的前提條件都是需要師生之間形成一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可以促進師生之間以一種包容和平的關系共處,并互相配合彼此,不僅使得學生學習的輕松,教師教學也會更加的輕松,教學也更有效率。當學生輕松的學習了,其內心的求知心才會被激發(fā)出來,當師生之間的關系平等了,學生才會不怕錯誤,敢想敢問,才會形成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
在實際的執(zhí)行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態(tài)度首先要親切。教師的微笑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最好的鼓勵和認可,會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教師的溫暖,有利于減少師生之間的隔閡。當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的時候,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與表揚;當學生出現(xiàn)錯誤或失誤的時候,更加需要教師的理解和鼓勵。只要這樣,學生才會敢于在教師面前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才會敢于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迷惑,才能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二、適當?shù)母偁幠軌蛴行У拇龠M學生的主動學習
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設置適當?shù)母偁幁h(huán)節(jié)能夠有效的激勵學生更加主動的學習。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通過競爭為學生樹立起榜樣,并且這個榜樣并不是虛幻的,而是真真實實存在于學生的身邊的,這可以促進學生更加努力的克服學習上的障礙,更加主動的學習知識。
競爭的設置并非是單獨的抽出一部分的時間,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什么樣的內容,畢竟課堂也就只有四五十分鐘。教師可以在課堂結束之后布置一道“思考題”,題目的難度在中等偏上,但是需要有足夠的趣味性。當下節(jié)課開始的時候抽查一部分的學生,讓學生在彼此之間產生暗暗的較量,避免課堂教學被動的局面。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競爭并不意味著分數(shù)是絕對的標準,對于學生上有困難的學生來說,即使他們的成績并不理想,但是依然是進步了,那么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并不比第一名的少,也需要老師的肯定和鼓勵。對于分數(shù)比較高的學生,分數(shù)只是評價的一個因素,還需要從其解題方法上,解題思路上等,讓學生更加主動的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
三、創(chuàng)造學生之間討論的機會
中國學生的個人能力都是很強的,但是在集體合作方面卻是有著很大的不足和缺陷。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于某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質疑。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不需要盡快的將所謂的標準答案說出了,避免阻礙學生的思考,首先需要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由于學生思考能力的限制,所以必然會使得答案不完整,但是教師不要在這個時候打斷學生或者補充學生。
當學生的思想自由無束的時候,很有可能會突破思維的限制,產生讓人煥然一新的觀點,讓教師從中得到一些重要的啟示,通過教師進一步的整理和完善,不僅對于教師的知識得到了擴充,也使得學生接受更完善的知識。
四、引導學生學習
俗話說的好,記住了多少東西只是學習的一小部分,重點在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悟了多少,關鍵在于這些知識對于學生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和改變。感悟,即要想達到悟,首先要學會感,在感的前提下進行思考和探索,最終明白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和方法,才能夠達到悟的境界。也就說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文章的內容,之后才會感悟到文章的精華。
比如對于一些課文中的關鍵詞,這些詞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所以教師就需要對其著重的講解。這個詞的使用有什么好處,同樣的意思,如果換成了其他的詞還能不能表達出同樣的意思。當文章學習到了最后的時候,讓學生對于課文也有了充分的理解,需要重新閱讀一些課文,發(fā)現(xiàn)課文的中心思想,搞清楚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什么,從中我們可以學習到什么,對于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什么樣的啟示。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能夠對于課文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也更加期待接下來的學習,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
總而言之,教學語文的教學方法遠遠不止這幾種,但是不管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都需要教師的指導作用。學生是學習和教學的中心所在,而教師就是學習和教學的輔助所在,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刺激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學需要不斷的實踐和探索,根據(jù)學生的個人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尤其需要注重對于學生在心理方面的教育,促進學生以一個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學習,時刻保持對于學生熱情和興趣,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語文的學習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