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在新課改思想指導下,校園中美術欣賞課的開展,能夠有效帶動學生審美能力提升,為其未來的發(fā)展做貢獻,所以本文主要研究美術欣賞課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方法,希望能夠達到強化素質(zhì)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美術;欣賞課;審美能力
一、 前言
高中階段的美術欣賞課程,主要就是通過藝術作品的賞析,向?qū)W生滲透美術學科的內(nèi)涵,讓學生形成欣賞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達到提高審美能力的效果。所以還需要針對這一課程的特點,找到最佳的教育方法,以此為教學工作的進步做出貢獻。
二、 提升教師綜合素質(zhì)
美術課程的教育中,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直接關系到課程的開展狀況,所以高中美術教師還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能力,學習和接收教育的最新理念,更新課堂教學方法,才能夠把最新鮮的血液注入課堂,吸引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欣賞《中國古代壁畫》的時候,很多壁畫上面的內(nèi)容比較抽象,教師就需要發(fā)揮自己的能力,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保證學生能夠明確壁畫內(nèi)容,之后欣賞其中的藝術特點,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三、 改善課堂教學方法
在高中美術欣賞課程中,教師還需要掌握多種教學方法,并且結合教材在課堂中運用和實施,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改善課堂氛圍。例如:在學習《中國花鳥畫》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畫出自己心中的花鳥畫,然后展示我國具有代表性的花鳥畫作品,開展對比欣賞,結合學生作品的優(yōu)點與教材作品比較,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fā),能夠有效培養(yǎng)其審美能力。
四、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想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其自主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學生意識到課程知識的重要性,才能夠自主參與到課程學習之中,因此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例如:在學習《外國古代雕塑》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程之前進行預習,自行查找相關的藝術作品,分析其特點,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作品特點,了解其中的藝術性,增加美術欣賞興趣,培養(yǎng)審美能力。
五、 結論
綜上所述,傳統(tǒng)的高中美術欣賞課程長久被忽視,自新課改中的素質(zhì)教育提出后,人們意識到美術欣賞課程的重要性,這一課程的教學也走上了最新的改革道路。其還需要在教師的能力、教學的方法、學生的學習狀況三個方面進行改善,以此達到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盧麗.在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8(14):67-68.
[2]耿艷娜.試分析高中美術欣賞課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6(2):273.
[3]余金嵐.淺論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5(7):200.
作者簡介:
梁興用,重慶市,重慶市酉陽第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