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晏菲
摘要:對于學生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需要與學生自我發(fā)展的需要進行結合,從而構建出科學合理的高中數學學科建設,從而使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學生能夠在富有活力的高中課堂體系中學習數學,使得課堂效率能夠得到極大程度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科建設
對于數學的學科建設,應當以“向善崇高”作為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與學校的校情進行充分的結合,根據學生的發(fā)展需要,以“善的教育”為目標,從而構建出具有活力的高中課程體系,通過這種數學體系的構建,能夠使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極大程度的提高,并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
一、數學學科建設理念
(一)對于課程內容,使基礎性、時代性得到體現(xiàn)
對于數學課程的內容,除了要對基礎知識、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方法進行突出之外,還要對學生社會、生活等的發(fā)展聯(lián)系進行加強,從而對數學的思想方法進行有效的反映,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二)對于課程目標,對學生的素養(yǎng)素養(yǎng)以及數學思維能力予以注重
對于數學的課程教學,要求學生對數學的核心知識有著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需要學生能夠對知識模塊進行整合,與實際生活進行聯(lián)系,從而使數學教學的實踐性得到有效的體現(xiàn)。對此,教師應當從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培養(yǎng),從而使學生能夠得到有效的發(fā)展,進而能夠有效應對未來的挑戰(zhàn)。
(三)對于課程實施,對團結合作、自主發(fā)現(xiàn)以及探究予以注重
對于數學課程的教學,應以合作、自主作為課堂教學理念,從而對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團結合作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對于課程評價,應對激勵性、多元性進行體現(xiàn)
在對學生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往往少不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而有效的評價能夠對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信心產生積極的影響。另外,對于學生的評價,教師應當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以過程評價為主,結果評價為輔對學生進行評價,并且盡量避免直接的批評、否定,這樣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關于數學課程體系的構建
(一)設計課程方案
1.課程目標,對于學生的數學課程,應當具有豐富性,單一的課本知識講解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只能對學生數學學習的基本素質進行培養(yǎng),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對學生進行拓展課程的訓練,從而使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能夠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與理解能夠更上層樓。
2.數學課程內容,對于學生的化學課程內容,也應包含基礎課程、拓展課程以及研究類課程,其中基礎課程是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基礎,對基礎知識的鞏固,而拓展課程是學生的選修模塊,能夠使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得到有效的提高,至于研究類課程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以及數學思維的拓展,是對課程內容的進一步的深化。
(二)課程方案的設計
對于學生的基礎課程、拓展課程以及研究類課程的設計,能夠培養(yǎng)出自主創(chuàng)新、善于思考的優(yōu)秀人才,而其中基礎課程的設計使面向全體學生,能夠使學生對核心知識以及思想方法進行有效的掌握;而拓展課程則是需要學生個性化的選擇,能夠對學生的潛能進行有效的激發(fā),使得學生差異發(fā)展;另外研究類課程則是面向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學生,能夠對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全方位的培養(yǎng)。
三、數學課程的實施
對于數學學科的建設,課程實施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能夠使學生學會數學,應用數學的能力。對此,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數學差異制定相應的層次,從而便于學生對數學的學習。
比如可以制定甲、乙、丙三個層次,使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不同的層次,其中甲層次對于學生的數學能力要求最高,丙最低。對此,教師能夠根據層次對教學的內容、作業(yè)等進行分層,從而使得各個層次的學生能夠得到充分有效的鍛煉,避免差生聽不懂、學不會,優(yōu)生因為太簡單基礎而沒有興趣的情況的發(fā)生。而且根據需要,學生還能夠向高一級的數學知識發(fā)起挑戰(zhàn),從而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學科建設中的相關思考
對于數學學科的建設,其最終的效果和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及教學方式方法等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而在當前的數學學科構建當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一)教師開發(fā)課程的能力較為薄弱
對于不少教師而言,并沒有開發(fā)課程的經驗,因此在進行課程的開發(fā)時對開發(fā)的要求、方法等常常出現(xiàn)把握不到位情況的發(fā)生,從而使得課程建設的效果較差。
(二)學生選課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學生在進行課程的選擇時,往往不能從課程綱要中了解到課程的具體內容,所以就會導致學生選課的盲目性。
(三)課程建設的規(guī)范性較差
教師在進行課程建設時,雖然對課外資源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利用,但不少教師沒有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推廣,從而無法對優(yōu)秀的課程資源進行有效的積累,使得課程建設還無法達到較高的要求。
(四)對于學生的選擇無法真正適應
在學校課程建設當中,雖然對學生開放了大量的選修課,但部分課程還不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對于學生的選擇性還無法真正的適應。
對于高中數學的學科建設,教師應當對教學觀念進行有效的更新,以“向善崇高”為理念,以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根本目標進行學科建設,努力培養(yǎng)使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得以養(yǎng)成,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使課堂效率能夠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陳玉榮.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