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麗
【摘 要】目的:探究家庭護理干預對子宮全切患者婚姻質(zhì)量與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在本院進行子宮全切的患者90例,依照患者的護理干預方式不同,把其分為治療組、參照組,治療組有患者46例,參照組有患者44例。參照組實施基礎化護理干預,治療組給予家庭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婚姻滿意度的變化情況。結果:治療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總評分為(80.9±11.5)分,參照組為(70.6±11.6)分,治療組比參照組評分高(P<0.05)。治療組患者的婚姻滿意度為97.8%,參照組為79.6%,研究組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家庭護理干預對子宮全切患者婚姻質(zhì)量與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顯著,能夠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促進其婚姻滿意度的提升,建議臨床上進行推廣。
【關鍵詞】家庭護理干預;子宮全切患者;婚姻質(zhì)量;生活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R47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5--01
前言
在臨床上,對于需要進行子宮全切的患者,其疾病的發(fā)展狀態(tài)是比較嚴重的,會造成患者出現(xiàn)負面的心理情緒,威脅其身心健康[1]。子宮全切術也會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造成負面影響,對手術后患者的身心損害比較大,在手術后,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幫助其從新融入社會生活工作之中。在此基礎上筆者為了探究家庭護理干預對子宮全切患者婚姻質(zhì)量與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對兩組分別展開研究,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子宮全切的90例患者,根據(jù)不同的護理干預方式,將其分為參照組、治療組,治療組有46例患者,參照組有44例患者。參照組的年齡為45~79歲,平均年齡為(62.7±7.6)歲。治療組的年齡為46~81歲,平均年齡為(63.8±7.4)歲。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屬皆具知情同意權,在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上,差異沒有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別展開研究、比較。
1.2 方法
參照組實施基礎化護理干預,在患者手術后,對其進行基礎性的護理干預,觀察患者的睡眠質(zhì)量,促進其疾病的發(fā)展。告知患者在術后的相關注意事項,自己進行干預、護理的方式,幫助其改善生活,促進疾病的恢復。告知患者在術后要及時回醫(yī)院進行復查,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和家庭隨訪。
治療組給予家庭護理干預,成立專業(yè)的護理干預小組,對患者術后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項、相關知識進行講解、對患者術后自我護理的相關知識進行干預,幫助其提升自我護理能力的掌握度。對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的負面情緒進行干預,幫助其改善生活狀態(tài)。對患者家屬講解系統(tǒng)、全面的護理知識,幫助其提升對患者疾病的認知和了解,指導其幫助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方式,有利用進行有效的親情干預,促進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改善。對患者與家屬在生活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矛盾進行指導、干預,幫助其建立信心。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及婚姻滿意度的變化情況,依據(jù)QLQ-C30(生活質(zhì)量量表)[2]對治療組、參照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水平做出分析,評分項目的主要類型包括RF(角色功能)、CF(認知功能)、SF(社會功能)、EF(情緒功能)、PF(軀體功能)、QL(生活總質(zhì)量評分),其生活質(zhì)量水平和評分成正向增長的方式變化。依照本院自制的婚姻滿意度調(diào)查表[3]對患者在進行子宮全切術后的婚姻滿 意度進行研究、比較,調(diào)查表的滿分為100分,主要包括3個等級,評分高于90分,比100分低確定為非常滿意;評分大于60分,低于90分認為基本滿意,評分低于60分認定為不滿意??傮w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shù)+基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所有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軟件利用SPSS19.0展開探究、處理,利用()去表示計量資料,計量資料的檢驗使用t展開,計數(shù)資料的檢驗應用X2進行,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 比較生活質(zhì)量評分變化
治療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總評分為(80.9±11.5)分,參照組為(70.6±11.6)分,治療組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1。
2.2 比較婚姻滿意度
治療組中非常滿意的患者有40例,基本滿意的有5例,不滿意的有1例。本組的婚姻滿意度為97.8%,參照組中有30例患者非常滿意,5例患者基本滿意,9例患者不滿意,其婚姻滿意度為79.6%,研究組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X2=5.870,P=0.015)。
3 討論
對于子宮全切術患者來說,將其子宮全部切除后,患者會出現(xiàn)負面情緒,其自身的情緒也會影響患者的生活狀態(tài)[4]。對患者實行家庭護理干預,能夠調(diào)節(jié)患者的負面情緒,在一定的程度上,緩解患者的壓力,對家屬講解患者在子宮切除后身體會出現(xiàn)的變化,其家屬要對其進行進行安撫,給予患者足夠的關愛,以降低患者心理上的損傷,幫助患者建立生活的信心。子宮對女性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身體器官,切術子宮,患者整個心理上的打擊比較嚴重。護理人員指導家屬對其進行理解、關愛。更有利于患者家庭的和諧,減少不必要的摩擦、誤解。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與婚姻滿意度均比參照組患者改善顯著(P<0.05),由此可見,對于子宮全切患者,實施家庭護理干預更有意義,能夠調(diào)整患者手術后的生活狀態(tài),對患者的家屬進行有效的指導,幫助其改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誤會與對疾病的錯誤認知,穩(wěn)定其生活。
綜上所述,家庭護理干預對子宮全切患者婚姻質(zhì)量與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明顯,能夠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促進其疾病的發(fā)展,適合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張莉,王靜,劉文婷,等.家庭護理干預對子宮全切患者婚姻質(zhì)量與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6,33(11):2268-2270.
江娟,雷永春,王月樓,等.家庭護理干預對早期子宮頸癌患者術后生活質(zhì)量及家庭功能的影響研究[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7,21(21):2843-2844.
羅紅.延續(xù)性護理對宮頸癌全子宮切除術患者出院后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臨床護理雜志,2016,15(4):29-31.
徐冬艷,趙敏,惠蘭.基于認知理念為導向的護理模式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情感狀況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9):65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