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日順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033-01
對于初中教育階段而言,新課改的實施不僅意味著初中課本及初中教育教學的模式,還是對初中教育的一個更大的挑戰(zhàn)。初中教育階段,學生的年齡正好屬于青春期,情緒波動較大,教育及管理難度較高。為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初中教育階段的學業(yè),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的三觀,結(jié)合情感教育的新型課堂是最好的選擇。而語文作為與情感教育契合程度最高的教育科目,通過與情感教育結(jié)合,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調(diào)節(jié)心理狀態(tài),還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語文課堂的教學,可謂一舉多得。
1.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實施情感教育的意義
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相比較于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需要學校與教師進一步的努力。例如,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明確要求,培養(yǎng)并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是現(xiàn)代初中語文教育的重點,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其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新課改所提出的要求,將初中語文教育與情感教育進行融合是十分必要的,通過這樣的融合不僅能夠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課堂當中,還能夠幫助教師建立與學生之間良好的關系。
2.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對策
2.1注重課前導入,為情感教學作鋪墊
合理的課前導入,能夠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進入到上課狀態(tài),并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內(nèi)容。例如,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出師表》一文的學習,教師就可以從諸葛亮本人的性格特征及故事情節(jié)入手,通過與學生之間問答的方式,完成課前導入的工作。由于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學生從小就從各種渠道里了解到諸葛亮的各種事跡,教師以諸葛亮本人的性格特點與故事情節(jié)入手,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當中,之后教師再進行相關的教學工作就較為容易了。
2.2結(jié)合生活場景,引起學生共鳴
語文教學相比較于其他科目教學而言,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語文教學更容易融入生活中的場景,能夠很好地引起學生的共鳴。初中語文教學中,有許多描寫日常生活的文章或是情節(jié),在講述這些情節(jié)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邀請學生講述自己的事,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熱情,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當中。并且,對于一些情節(jié)的描述,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模仿這種描述方式按照自己生活中的經(jīng)歷進行創(chuàng)作,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2.3加強文章的渲染,幫助學生融入到情景當中
豐富的肢體語言及動作或夸張的語調(diào)變化及聲音,都能夠很好地加強文章的渲染,適當?shù)囊魳芬曨l更能夠幫助學生融入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當中。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由于學生本身的文學功底較弱,加上社會閱歷較少,一些文章情節(jié)的描述學生難以理解。
2.4抓住文本的關鍵詞,升華情感體驗
初中語文教學屬于素質(zhì)教育階段的一部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關鍵的一環(huán)。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一篇全新的文章,教會學生如何抓住文本的關鍵詞,并對關鍵詞進行分析,進而使得整篇文章的情感得到升華,這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學工作。
3.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結(jié)合情感教育進行適當?shù)母倪M是一件必須的工作。通過結(jié)合情感教育,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接觸課堂,完成課堂相關教學任務。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必定要注重課前導入,結(jié)合生活中的場景,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并培養(yǎng)學生的相關能力,進而進一步的加強文章的情感渲染,綜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使得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極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廖玲玲.淺談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課外語文,2015(08):133.
[2]徐勤科.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應用探討 [J].中國校外教育,2014(23):98.
[3]王阿麗.基于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工作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1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