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學助教已經(jīng)成為當下教學的主流思想之一,一名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找到自主學習歸因,加強學生的自我認知,講究循序漸進,有效推進,改變傳統(tǒng)的先講后學的教學模式,從單維到多維,從有意識到無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以學助教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以學助教;教學策略
教育的目的不是批量生產(chǎn)相同的產(chǎn)品,而是培養(yǎng)一批有自我、有靈魂、有思想的獨立人格。當下的教學正逐漸將學生塑造成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考試的處理機,知識的奴隸。面臨這種狀況,以學助教開始普及,即以學生的主動學習促進教師的教學,提倡學生主動掌控知識,讓知識臣服于自己,成為獲得知識的最高主人,教育自己,發(fā)展自己。提倡學生自主學習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實踐起來卻狀況連連。本文將對高中英語課堂中以學助教策略進行一個簡單的探討,以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一、 找到自主學習歸因,加強學生的自我認知
自主學習已經(jīng)是教學中被教師廣泛濫用的詞匯,教師大聲呼吁學生自主學習,可是行動起來卻束手束腳,勞多功少,得不償失。長期依賴式的學習讓學生難以立刻“斷奶”,要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沖勁,必須找到學生自主學習的歸因。以下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歸因進行分析。
(一) 內(nèi)部因素
內(nèi)部因素分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指學生的智力、天賦、想象力、觀察力、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是指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情感、學習態(tài)度、意志品質等方面。與學生內(nèi)部因素相關的是學生的自我效能,即學生對自己完成某件事時的自信心和對自我的信任,以此激發(fā)自己對學習的信念感。自我效能高的學生在面對挑戰(zhàn)和學習困難時,會激發(fā)自己意志力,加倍學習,長效堅持,適應挑戰(zhàn)。相反,自我效能較低的學生在面對學習困難時,會畏懼困難,放棄挑戰(zhàn)。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自我效能具有極大的相關,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往往自我效能較低,因為他們很難去獨自面對學習探索中的艱難險阻,缺乏堅持到底的決心和毅力。比如,在方法正確的情況下背3000個單詞,自我效能較高的學生會長期堅持,而自我效能低的學生會早早放棄。另外,歸因也是與內(nèi)部自主學習因素相關的重要原理(指一個人將自己的成功和失敗進行解釋)。在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將學生學習的成功歸因為一些可控的因素,如學生的努力。
(二) 外部因素
自主學習的外部因素與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相關,主要為家庭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這里對學校環(huán)境進行著重分析。與學校環(huán)境因素相關的一是教師的教學模式,對教材內(nèi)容和組織的安排;二是教育技術。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直是教學整體的控制者、掌握者,學生缺乏辨別能力,學生口中說得最多的話是“老師讓我們這樣做的”,可是他們卻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所以改變教學模式是教師進行自主化教學的重要突破口。另外,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安排是按照教學大綱編排,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和改編,由于生硬和較高的難度學生難以獨自進行探索和掌控自己的學習。
對以上自主學習因素的分析,可以得知,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內(nèi)部可控因素的開發(fā),多對學生進行一些正向鼓勵,增強學生對學習的信念感,讓學生能夠獨自思考和解決自主學習中的困難。設定合理的目標,選擇正確的策略,讓學習成績呈臺階式上升。除此之外,教師應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轉變自己的身份,采用協(xié)作式教學策略、集體討論策略或者翻轉課堂等幫助自己完成身份的轉變,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和學習時間,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共同探討學習目標的制定、學習方法的選擇??傊?,在教師方面,應該做的是自己教學理念的轉變影響學生學習理論的轉變,使學生的思維公開化,促進學生參與到自己的學習中。
二、 講究循序漸進,有效推進
長期的依賴式學習已經(jīng)成為學生學習的習慣和定向思維,教師要從根源上改變學生的思維模式顯然不可能一蹴而成。很多教師以學助教的教學模式難以開展下去的主要原因就是急于求成,好高騖遠。自主學習不是要求學生脫離教師的教學,而是轉變教師的身份,逐步幫助學生塑造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思考能力。新模式下的教學應該講究穩(wěn)步前進,凸顯過程化,進行一定的鋪墊,讓學生在有一定基礎的情況下開展自主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應該經(jīng)過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觀察階段,學生通過觀察而獲得自己的知識,在這個階段由于學生沒有經(jīng)過自我實踐,難以將知識進行內(nèi)化。所以教師在這個階段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親身示范,提點學習中的要點。第二階段是模仿階段,學生受教師教學、思維、習慣的影響,開展自己的學習,在這個階段學生依然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更多地依靠教師獲取相關知識。教師在這個階段中應逐漸開始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但也應該提供相關的支持。第三階段是自我控制水平,學生可以脫離教師的幫助,運用相關策略掌控自己的學習,思想開始解放,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在這個階段教師應該對學生在自主學習道路上的困難進行一定的幫助,糾正偏差。最后一個階段是自主階段,學生已經(jīng)完全達到自主階段,能夠運籌帷幄,集思廣益,開發(fā)自己的潛能。
以教師對學生進行英語作文訓練為例探討自主學習的進程。學生初次接觸英語作文時,沒有明確的主題,基礎較為薄弱,學生寫出的文章自然不盡如人意。教師可以進行范例講解,從句子、主題、結構等方面進行案例剖析,讓學生進行模仿訓練,再讓學生組成小組進行討論。最后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訓練,鼓勵學生靈活運用教師傳授給學生的方法。
三、 改變傳統(tǒng)的先講后學的教學模式
盡管預習是教學中一個重要流程,可是很多教師和學生并沒有在行動和意識上真正重視預習的作用,加之這種預習依然是依靠課堂教學被動地獲取知識。從而導致學生在本質上缺乏能動性和超前性,在思想上高度依賴教師的教學。所以,改變傳統(tǒng)先講后學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先學后講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為學生制定一個有效的學習計劃和提綱,提點學生應該掌握的主要內(nèi)容,布置一定數(shù)量的習題,設計一些有開拓性的課前思考,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主動獲取知識。然后,教師再根據(jù)學生自學的情況開展課堂教學,這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因為如果教師了解不清,可能導致教學失誤,重難點不突出。先學后講的教學模式將從思想上改變學生的思維模式,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開展個性化教學。
四、 從單維到多維,從有意識到無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以學助教的能力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是學生學習航海中的船長。而以學助教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是學生航海中的指南針,學生則取得了相對的掌控權。由于學生長期對教師產(chǎn)生的習慣性依賴,讓學生難以完全脫離教師的幫助和指點。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性的過程中,應講究從單維到多維、從有意識到無意識的逐漸過渡,逐漸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思考能力。在最初的學習中,學生理解的自主學習是單一、片面的,即對自己的學習能夠進行有效的控制,主動探尋知識。但這顯然是不夠的,在教學逐步深入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進行更為多元化、綜合的自主學習,即讓學生相對獨立自主的設定學習目標,自主地制定學習計劃,判別自己學習的弱項和難點,克服自身學習的缺陷,監(jiān)控學習過程,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相應的評定,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學習心態(tài)。
在最初學習中,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和學習能力,依靠教師的監(jiān)管和控制。但是,高中階段,學生已經(jīng)具有相對獨立的思想和自控能力,這時教師應該讓自主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和自動化需求,能夠潛意識里對自己進行自我監(jiān)控和動態(tài)調(diào)節(jié)。這種習慣是一個不斷錘煉學生的過程,它要求教師能夠挖掘學生的意志品質,靈活地運用教學手段和策略,鼓勵學生形成習慣。比如,教師要求學生每天自主地背誦單詞,教師可以前期在課堂上抽出一定的時間強制進行聽寫練習,在一定時間之后,間斷性地進行聽力練習,期間給予學生保持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離不開環(huán)境的熏陶和教師自身的示范作用,所以教師必須以身作則,構建一個學習自由、自律、有效的學習環(huán)境。值得注意的是,有意識的自主化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認識自我、挖掘潛能的過程。教師對學生的“管束”是有一定限制的,真正要使學生達到自動化的自主學習更多依靠于學生自身的努力。
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和社會的不斷完善,提倡教育能夠像一只無形的手指引每個人的發(fā)展,讓被動教育演變?yōu)樽约航逃约骸⒆约喊l(fā)展自己的主動學習。但是,忽略學生自主學習的現(xiàn)行教學顯然與當下的教育理念相悖。因此,教師必須重視以學助教的作用,注重開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引導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意愿,形成自我學習的反饋機制。以此讓學生能夠在從“搖籃”到“墳墓”的過程中,獲取終生學習的能力,擁有一個更為廣闊的人生。
作者簡介:
繆芳紅,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浦城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