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云
【摘要】 德國堪稱“教育學之父”的赫爾巴特提出“五步教學法”.文章結合初中數學教學案例,論點論述赫爾巴特的“五步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時應注意的幾個主要方面,以期實現(xiàn)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打造數學精彩課堂的目的.
【關鍵詞】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五步教學法
新形勢下,探討新型課堂的構建,是課改的主題.課堂改革,主題是改變教與學的模式,改變學生師生的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構建師生和諧、互動的課堂.
一、“五步教學法”的主要內容
赫爾巴特提出了“五步教學法”.“五步教學法”的主要內容是:預備——提示——聯(lián)想——總結——運用.
“五步教學法”,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我們長期以來一直沿用這樣的課堂模式,新課改下的數學課堂模式,不論怎樣出新,但稍加分析和總結,仍然沿用“五步教學法”,新課改下,探討“五步教學法”的運用,仍然意義非凡.
二、“五步教學法”的運用
“五步教學法”在課堂中的運用,與新課改的教學流程基本相符,以“實數”的第一課時為例,“五步教學法”的運用,實施的教學流程為:
(一)創(chuàng)設情境,溫故知新
情境是假設新舊知識的橋梁,情境的創(chuàng)設多以圖片、視頻、實物、問題等方式而呈現(xiàn),圖片、實物、視頻等的情境呈現(xiàn),給學生生動、形象的感覺,問題等方法的呈現(xiàn)情境,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討論.情境教學法的主要作用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對新知識探究的欲望.
如,“實數1”的教學,教師可以采用問題教學法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如“你認識下面各數嗎?3、- 3 5 、 7 11 、-8、0.875、0,你能將這些數進行分類嗎?”(學生根據教師引導用兩種方法給有理數分類)
這樣的情境教學,主要是“溫故”,并且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對已知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復習和歸類,為新課的“實數”的教學埋下伏筆.
(二)巧妙導入,引出新知
“實數1”的教學,問題情境,“溫故”之后,“知新”是教學的重點.如何從“舊知”引出“新知”,是“五步教學法”第二個探討的問題.根據“實數”的教學特點,導入的方式,用問題法、練習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把3、 47 8 、- 3 5 、 11 9 、 9 5 等化成小數,通過這個練習,讓學生了解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huán)小數.
再讓學生將 2 、 3 、- 5 、 3 -3 、 3 5 、 3 7 寫成小數的形式.通過這個練習,引出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無理數,從而引出實數這個大概念.
(三)引發(fā)思考,注重聯(lián)想
引出無理數和實數的概念后,引導學生根據有理數的分類,對實數進行按定義和性質等進行分類,構建思維導圖,形成知識脈絡.
教師再啟發(fā):“你還有其他方法對實數進行分類嗎?你怎樣區(qū)分有理數和無理數?”
最后,知識總結,強化運用是教學的重心,構建了新知識,應及時給以歸納和總結,形成知識系統(tǒng).知識的運用,突出知識的“學以致用”,這與新課改的“當堂訓練”“及時反饋”完全吻合.
三、“五步教學法”的運用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念下的五步教學法的運用,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增設鮮活的情境
鮮活的情境可以激活課堂氛圍.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教學“字母表示數”時,教師可以由生活中的圖標多表示的含義入手,如呈現(xiàn)天氣預報的情境圖,從圖片的標識中,可以看出溫度、風力和天氣的主要特點等,再由兒歌的欣賞《數青蛙》……這些鮮活的情境,都圍繞“字母表示數”這個主題,引發(fā)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激發(fā)學習的主動性.
(二)注重多邊互動
互動是新課改下的互動課堂的顯著特點.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促使課堂動起來.互動的前提是活動,通過問題、探究活動等的開展,促使學生主動參與.
如,“一次函數”的教學,師生共同探討了一次函數的概念后,教師設計探討性的問題,開展“議一議”活動,如研討y=0.5x+3與y=-0.2x+100結構特點有什么關系?開展“活學活用”活動,教師可以給出幾個函數,如y=x-6、y=2x2+3等,讓學生說出哪些是一次函數,哪些不是一次函數.這些活動的開展,實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探究學習的課堂模式,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關注新知的形成過程
“五步教學法”從復習和導入——聯(lián)想和構建——總結和運用的過程看,注重新知識的形成過程.如上文提到的實數的教學,首先從有理數的分類著手,引導學生復習正數、負數、整數和分數,再有分數和小數的互化,引出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再有幾個數的開方,化為小數的實例,引出有限循環(huán)和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等.在這個基礎上,提出無理數的概念,再由有理數和無理數統(tǒng)稱為實數而構建“實數”的知識體系.這個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符合數學學科的特點規(guī)律,教學中,教師應遵循這些特點和規(guī)律,注重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新知識的形成和構建不突兀,
“五步教學法”在新課改的素質教育的背景下,仍然具有指導意義,但在把握和遵循教學流程的過程中,注重創(chuàng)新使用,任何一個教學模式,都不應該是固定不變的模板,教學中,應走出模式的桎梏,升華教育教學理念,將有效性作為唯一的標尺,我們的數學課堂不再沉悶、不再低效.
【參考文獻】
[1]石永剛.初中數學課堂五步教學法探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9):104.
[2]李顯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探究——五步教學法[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3):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