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現(xiàn)在作為一門國際性語言,在各國的語言學習中基本都能看到。我國高中生的英語學習,普遍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學習效率并不是很高。本文就高中英語教學,以高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的教學設計進行分析,探討高中英語教學設計與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的密切關系,從而得出能有效提升高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質量;培養(yǎng)
英語學習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不管是在課堂學習中,還是在課外的自主學習過程中,都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習變得枯燥,同時讓學習效率無法提高。當然對老師來說,英語教學同樣也充滿挑戰(zhàn),不僅要注重教學的創(chuàng)新,更要思考教學質量,面對學生各種各樣的學習問題,在教學上也具有很大的壓力。
一、 高中英語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和英語教學設計不可分割
(一) 素養(yǎng)是一種長期的思想或行為習慣,并非一日之功。新課標下,英語的教學逐漸形成了一種核心的素養(yǎng),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以這些主要的英語素養(yǎng)為主,從而衍生了很多新型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說,在英語的學習上,更具有目標性,也讓學習效率能快速提升。
(二) 英語素養(yǎng)并不是憑空產(chǎn)生,而是根據(jù)長期的教學經(jīng)驗,被總結出來的一種符合大多數(shù)學生的一種核心教學模式,它明確地將學生的英語學習劃分階段,具有條理性,讓教學工作循序漸進。
(三) 教學設計緊密圍繞英語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在跟隨教育的同時,逐漸形成一種自我學習的素養(yǎng),在學習中形成自己獨具一格的學習方式,強調語言能力的同時,注重品格的提升,成就一種堅持不懈的品質,最終使學習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
二、 以高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為根基的高中英語教學設計
(一) 強調英語學習的本質,創(chuàng)造語言學習環(huán)境
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最大的目的就是利用語言產(chǎn)生交流,英語的學習也是如此。高中英語學習,將英語的應試教育性看得太過重要,導致英語從學習上已經(jīng)偏離了一門語言的本質,使學習變得壓抑和任務化,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厭煩或者抗拒心理。所以在英語學習上,要將英語學習的本質看清,始終把握語言的根本作用,然后,著重創(chuàng)造適合英語學習的語言環(huán)境。在平常的教學中,老師要多使用英語和學生交流,同時在英語課堂,鼓勵學生嘗試用英語表達問題,學習完一篇完整的文章,嘗試用英語將文章簡單總結。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1 Friendship這一單元的學習中,老師可以設計一些交流的情景性對話,突出friendship友情,也可以就“友情”讓學生用英語淺談自己的見解。在課外可以讓學生搜集一些關于友情的英語格言,在多讀的同時進行記憶,可以在以后的寫作中作為素材利用。
(二) 了解英語使用國家基本文化,提升對英語深層認識
英語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外來語言文化,是一種文化形式。每個國家地域的生活習慣和習俗千差萬別,就我國漢語來說,各個省之間的語言文化就相差很多,更不用說引入一門外來語和我們文化上的差異,導致在語言習慣習俗上的差距很大。我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一定要多了解英語國家的語言習慣,文化特點,這樣才能將英語和漢語一樣靈活運用,才能更好地學習。學生往往單純地為了成績學,老師也純粹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而設計教學內容,其實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逐漸偏離了課程設置的初衷。成績是很嚴酷的考核學習成果的方式,但是我們學習一門語言,就不能片面的看重成績,我們更應該以英語的文化品格為基礎學習英語,這樣才能讓學習有趣味性,也能更快的進步。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 1 Cultural relics這一單元的學習中,主要學習文化遺產(chǎn),老師讓學生提前了解查閱各國的文化遺產(chǎn),了解別國文化特色,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遺產(chǎn)為學生做一定的知識普及,深入了解別國文化,便于更好的學習。
(三) 培養(yǎng)思考總結的學習習慣,形成線性思維
思考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古語有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的過程是“學”與“思”的共同過程,單一某方面的付出,學習就止步不前。在學習的同時發(fā)散性思考,由點及面,概括性的學習,從而形成一個線性的思維,可以舉一反三的學習。老師講解一個句子的類型,通過思考練習,學生能快速掌握同一類型的更多句子和題型。很多情況下,學生不會思考,也惰于思考,讓老師的課堂教學變成重復的無用功,使教學質量降低。老師應該更善于引導學生思考,而不是進行枯燥的“滿堂灌”。例如: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五》Unit 4 Making the news這一節(jié)時,將課文中的有代表性的句型羅列出來,逐一講解透徹,再列舉相關的練習題,讓學生加深練習。
(四) 差異化的學習層次決定了程度不同的教學模式
高中生活繁忙,學習任務繁重,學生在學習理解程度和能力上也千差萬別,有的學生先天思考理解能力強,并且喜歡思考。我們經(jīng)常說“不怕別人比你強,就怕比你強的人比你更努力”,很多學生可能進入高中后,沒有很快適應快節(jié)奏的學習生活,導致在學習上有了遺留的問題。老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模式和計劃,讓每位學生有最大可能的提升空間。
三、 結束語
總的來說,英語的學習是一個語言接受的過程。我們在缺乏語言環(huán)境的條件下學習一門外來語,有種種的問題。但是不管有著怎樣的困難,在學習中,堅持不懈地鉆研、探討和訓練,才能逐漸掌握一門語言,將其靈活應用于生活中。可以嘗試用英語交流,在生活中學習鍛煉,給學習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和可能性。
參考文獻:
[1]卓秀霞,姚桂招.高中英語教學設計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6):210-211.
[2]王艷霞.高中英語教學設計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英語廣場,2018(6).
作者簡介:
陳麗華,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