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摘 要:高中知識難度的增加,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而此時,教育者應該引導學生合作學習,開闊思維邏輯,一舉多得,實現(xiàn)真正的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實現(xiàn)高效學習。從鼓勵自主實驗、成立第二課堂、提高應用能力三個方面淺談如何開展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中生;核心素養(yǎng)
俗話說“團結(jié)就是力量”。因此,在學生面對較大難度的高中知識時,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互相交流與學習,進而增強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從而加深知識點的理解,顯得尤為重要。本人將結(jié)合多年教學經(jīng)驗描述如何開展合作學習。
一、開放時空,鼓勵自主實驗
高中知識的學習以及應用,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懂得思考,教學者要懂得開放時間與空間,使學生進行自主實驗,讓學生在實施能動性的前提下,實現(xiàn)對知識點的深層次理解,并懂得實際的應用。
例如,我在講授物理有關“速度的測量”時,教學者會借助打點計時器對本節(jié)課進行講解,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首先告知學生,常見的計時器包括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并對其相關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重點記住每隔0.02秒在紙條上以不同的計時器打一次點的工作條件,此時便要引導學生,已知時間,并且紙條上的路程也可測量,是否可以求出速度?繼而將課前準備好的器材分發(fā)給每個小組,教學者和學生進行同步操作,進行前期準備,導軌的設置和小車的安放以及重物的連接,帶領學生使用打點計時器的同時,指導學生謹記實驗步驟,緊接著輕放小車后,可打開電源,指導學生對點進行標記,如O,A,B,C,E,F(xiàn),以此類推,最終引導學生對某點的速度進行計算,以此為契機,對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進行詳細的講解。假設三個點依次為O、A、B,則A點的平均速度為OA/0.02;瞬時速度為OB/0.04。隨后,給予學生題目,讓學生進行自主實驗,在實踐中得到問題的解答,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使學生在再次動手過程中重溫新知,對教學者的講解進行及時的復習以及實現(xiàn)更深度的理解,最終將知識點落實在習題的解答。
二、深度拓展,成立第二課堂
高中階段的學生需要較強的思維能力,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教學者對知識點進行擴展延伸,使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形成第二課堂,開闊學生的視野,充分感受知識魅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高中生物“細胞呼吸”時,教師可以根據(jù)生活實例進行課堂的導入,比如,受傷時要選擇松軟的創(chuàng)可貼,問學生理由是什么,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復習舊知識,引出課題,大到生物體能夠進行呼吸,究其根本即為細胞在進行呼吸,從而形成ATP,為其細胞提供能量,從而使生物體得以存活,繼而可以通過“人”的呼吸為例進行分析,引發(fā)學生思考,細胞呼吸也分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繼而分別對其各個階段進行詳細的講解,同時對葡萄糖、酒精以及乳酸的化學式進行講解,分別為C6H12O6、C3H4O3、C3H6O3,并分別對其進行知識擴展,比如請學生對分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進行分析和講解,通過“你一言,我一語”的合作方式進行知識探究,從而延伸到化學中的分子結(jié)構(gòu)的相關知識,構(gòu)成第二課堂,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完成知識點的教授之后,對課前的問題進行知識運用,并進行生活實例的擴充,比如釀酒工藝應用到無氧呼吸的知識等等,對學生的認知范圍進行擴充,同時告知學生,學習知識的時候,要懂得知識遷移,構(gòu)建知識體系。
三、參與實踐,提升應用能力
實踐中尋求知識,加強學生的求知欲,充分讓學生行使主觀能動性,從而學會應用知識解決問題,使學生懂得知識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做題,學會對知識進行舉一反三,應用于實際生活,從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例如,在講授化學中的非金屬——氯時,本節(jié)課會在實驗室進行講解,首先通過生活食鹽成分(即氯化鈉)進行課堂導入,進而進行分子式的書寫,即為NaCl,對氯在元素周期表內(nèi)的位置進行復習,位于第三周期鹵族元素,接著引導學生說出氯元素的單質(zhì)(即為Cl2),緊接著對相關物理性質(zhì)進行詳細的闡述,引導學生回答如何進行氯氣的制備,并指導學生進行氯氣的制備,使學生進行合作互動,在實踐中得到理論的認證,從而加深對知識的認知。繼而對氯氣的化學性質(zhì)進行探究,播放視頻,使學生得出氯氣能與大多數(shù)金屬發(fā)生反應,并生成相應金屬化合物,比如食鹽成分,與導入形成呼應,使學生充分理解;然后,我會指導學生在收集的氯氣中分別加入干燥和濕潤的紅色布條,觀察現(xiàn)象,調(diào)動學生興趣,讓學生進行探究并得出氯水溶于水產(chǎn)生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的結(jié)論,以此為據(jù),引導學生懂得應用,學會舉一反三,繼而告知學生,生活中的漂白劑的發(fā)明就來源于此。
教學者應該懂得適時滲透生活實例,通過實例引發(fā)學生思考,并通過合作實踐得以驗證的同時,最終學會應用于實踐中。
在高中的學習過程中滲入合作學習,使學生對新知識具有較強的學習興趣,并為開闊思維提供了契機,促使學生對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構(gòu)建知識和學科體系,抓住知識要領,實現(xiàn)高效學習,從而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
注:本論文為“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一般課題”階段成果;課題名稱:《核心素養(yǎng)引領下高中生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探究》;課題立項編號:[2018]-JKGHYB-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