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艷珍
摘 要:隨著教學實踐,人們也開始逐漸認識到心理學知識對教學的影響。結合教學實際,探析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心理學知識,并提出一些個人見解,希望可以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心理學;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應用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學指導,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固有的積極品質,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幸福的體驗,喚醒學生內心積極情感的種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通過教學實踐發(fā)現,在中學教學中,可以結合以下幾點將心理學融入中學語文教學中,希望可以喚醒學生的積極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融真情于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積極情緒
心理學認為,激發(fā)人們內心的情緒可以感染他人。因此,教師在教學引導中也應該融入真情,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心理情緒。想要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教師要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通過自我暗示,將最好的自己帶給學生,繼而感染學生,讓學生在這種狀態(tài)中更加主動地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到學習中。
如,在學習《詩經》的時候,教師需要發(fā)掘其中積極的情緒,并通過自己對我國詩詞的精彩的自豪感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情緒感染中,一同品味詩詞的雄奇飄逸,接受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洗滌,激發(fā)學生自身的愛國熱情。
再如,教師在講解《母親的恩情》時,可以結合自己對母親的情感,積極地理解文章的內容,真情流露,引導學生聯(lián)想父母平時是怎樣愛護自己、關愛自己的,從而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中體會父愛無聲、母愛無疆的內涵。當學生受到教師的感染之后,開始懂得父母的不容易,并學會體貼父母、關愛父母。
可見,教師通過將情感融入教學中,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情感產生共鳴,并在老師情感的感染下,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二、結合賞識教學引導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賞識教育法是教學中逐漸探索得出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和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相契合。通過賞識教學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改善學生的消極情緒,讓學生發(fā)現自身的閃光點,繼而開始肯定自己。當學生在積極情緒的影響下學習,教學效果勢必會出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賞識教學的引導可以出現在學生作業(yè)的評改中,可以出現在學生課堂問題的回答中,可以出現在學生習作的表述中,也可以出現在與學生輔導談心的過程中……當學生在一次次的鼓勵中得到教師的引導,其消極情緒被教師的鼓勵喚醒,他們的學習動力也會得到提升。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賞識教育并不是一味地賞識引導,在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也不指出。教師要適當地引導,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也需要通過巧妙引導的模式幫助學生指出,從而讓學生在發(fā)現自己優(yōu)點的同時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繼而避免學生出現自負情緒。首先,教師要充滿愛地引導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評價的真誠性;其次,要注意評價的分寸,避免學生質疑教師是故意討好;再次,要賞識與批評共進,通過賞識引導、個別批評,鼓勵學生學會反思,從而在反思中不斷提升自己。教師可以運用這樣的句式引導:“××,你的××方面做得不錯,如果能夠將××方面再改進一下,會變得更好”。在這樣模式的引導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教學效率。
三、結合積極性心理學原理,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
積極心理學中存在非常重要的概念,一個是自我效能感,另一個是習得性無助感。這兩個概念是相對概念。前者是指,個體對自己能否有能力完成一個行為進行判斷。后者則主要是由于個體總是被失敗打擊,而出現了一種失望、不想嘗試的心理狀態(tài)。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這一心理學概念分析班級中的學生,盡量避免學生出現習得性無助感。為了達到這一效果,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實際情況,為學生設置最近發(fā)展區(qū),讓學生以自己為標準,發(fā)現自身的點滴進步,繼而消除學生的消極情緒,讓他們獲得學習的自信心,繼而開始肯定自己。同時,針對在學習中容易出現問題的學生,教師要引導他們一起分析是什么因素導致的,如果是外部因素,則應該鼓勵學生仔細探索,如何規(guī)避對自己不利的外部因素;如果是內部因素,則需要引導學生分析失敗的原因。通過歸因訓練,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積極認識,緩解學生的消極情緒。在教學中,教師也需要結合教材和閱讀中的一些積極素材滲透,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等優(yōu)秀作品,都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挫折并不可怕,磨煉才是成長。在全面的引導中,幫助學生燃起自信心,繼而勇于面對挫折。
總而言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有必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總結反思,然后再結合融真情于語文教學、結合賞識教學引導學生、結合積極性心理學原理引導學生等方式,滲透教學的模式,從而全面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發(fā)揮心理學的積極作用,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徐偉華.心理學知識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上旬),2018(4).
[2]李丹.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心理學策略[J].中華少年,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