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利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興起,素質教育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主流。要說素質,那么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道德人格對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對一個國家也尤為重要。隨著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各種思想教育觀念使得學校正在接受著新一輪的挑戰(zhàn)。根據(jù)農村學校的德育教學現(xiàn)狀,談一談農村學校德育的措施和策略。
關鍵詞:農村學校;德育;合理評價
一、農村學校德育的現(xiàn)狀
1.紙上談兵
品德課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和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現(xiàn)在很多學生學習思想品德就是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并沒有真正領悟思想道德情感和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這樣的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都是紙上談兵,并沒有真正起到作用。
2.形式熱鬧
很多農村學校的德育活動只是停留在表面,讓外人看起來非常好,活動開展得挺熱鬧,學習雷鋒月、植樹活動和感恩節(jié)等。但是都過于形式,在活動期間,學生為了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色,短期內有了提高,但是活動結束后,學生又恢復到以前,并沒有通過活動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和品德。這樣的活動是沒有意義和效果的。
3.按部就班與生活脫鉤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農村學校的德育都是按照書本的內容,照本宣科,都是進行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還有就是,學校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不良風氣和學生中有不好的現(xiàn)象發(fā)生,才會根據(jù)這件事去講解內容。學校的德育跟農村孩子的教育相差甚遠,感覺內容很空洞,讓學生無法學起。還有的教師經常在跟學生強調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做我們祖國的接班人。這樣的教育理念和道德思想,看起來是不錯,但是對學生來說不太實用,德育也無濟于事。
4.方法單一
一直以來,評價學生的品德主要是看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考試大部分都以書面形式為主,每學期中和學期末,都會對學生的品德進行評價。而且評價只是一個符號的象征,沒有獎勵制度,這樣對學生來說也沒有學習的動力。
5.重智輕德
我們的德育應該抓好學生的德育,從身邊做起,從自我做起,從每節(jié)課做起。要求每節(jié)課講課的時候,都要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每學科的上課時間都安排得特別緊,整堂課下來時間都比較緊張,根本沒有時間滲透德育,德育方面的內容經常被忽略或者一帶而過。
二、解決策略
1.教學目標要生活化
教師在進行德育的時候,要把教學目標定的貼近生活,跟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吻合。我們培養(yǎng)的是社會合格的公民,是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如果只有學習成績,沒有高尚的道德,將來很難在社會上立足。以這樣的方式引入德育,會讓學生容易接受和重視德育,如果自己的品德不好,將來就無法在社會上生存。學生一旦徹底領悟之后,也會變得重視起德育的學習和良好習慣、品德的
養(yǎng)成。
2.從實際出發(fā),確定德育內容
教師要在德育內容的選擇上,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地域差異等實際情況來指定符合學校、學生的德育目標,從而使得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學校在開展德育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誠實守信、責任感方面的培養(yǎng)。我們的培養(yǎng)既要符合大多數(shù)學生的思想,還要照顧個別特殊學生的思想,要尋找解決方案,確保每個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都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積極的思想,形成獨立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思想積極、正能量。在課堂上多舉一些名人的例子來啟發(fā)和感染學生的思想。
3.用好宣傳主陣地
(1)發(fā)揮課堂教學作用
上好每一節(jié)德育課,充分發(fā)揮品德課的重要作用,還要開發(fā)各學科的德育資源,充分挖掘每學科中的德育內容,在講解到某知識點的時候,可以適當穿插一些德育,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的滲透。
(2)借助活動,樹德育人
教師可以借助學校的活動來樹德育人。學校和教師可以利用大型節(jié)日開展德育活動,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端午節(jié)、國慶節(jié)等,可以邀請家長參加,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通過這些節(jié)日了解到我國傳統(tǒng)的文化,也可以學習到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和孝道精神,也可以開展一些體驗的活動,讓學生輪流值日,每天安排兩位學生負責班級的值日,讓學生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在體驗中感悟勞動的意義。
三、合理評價,以德立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評價可以讓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在德育開展中,教師要設置評價體系,德育學習表現(xiàn)好的要評出獎項,給予獎勵。可以讓學生樹立信心,也為其他同學樹立榜樣。
總之,在農村學校要想進行德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要從各個方面做起,從自我做起、人人做起,在教學中,時刻樹立德育的思想,在各個學科中,每位教師都要進行德育滲透,在學校的櫥窗也要多展示一些名人事跡和品德較好的學生楷模,讓校園每個角落都充滿德育的影子,無時無刻地影響著我們要做一個文明、品德好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
參考文獻:
[1]劉元.淺談農村德育教育的滲透[J].素質教育,2017(3).
[2]王雨婷.如何在農村學校進行德育教學[J].教育學,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