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枝
摘 要: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將伴隨學生的成長。隨著素質教育推進和新課程改革,初中閱讀教學開展的“個性化閱讀”以學生的思想和認知為主體,提倡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本文就以初中語文為例,闡述個性化閱讀的特征和意義,探討個性化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個性化閱讀 初中語文 應用策略
隨著傳統(tǒng)教育的改革,“人文教育”已經(jīng)逐漸深入人心。初中語文教學也不僅僅是依靠學生的成績來決定學生是否優(yōu)秀,逐漸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和個性發(fā)展,因此個性化閱讀模式應用而生。通過個性化閱讀的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主動閱讀的積極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個性化閱讀的特征和意義
(一)自主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tǒng)的閱讀模式是教師指定閱讀材料,強制性的要求學生在文章中尋找作者的思想表達方式或者語言運用形式等等,不但沒有起到一個很好的教學效果反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壓抑,不能真正投入到學習中。個性化的閱讀其宗旨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能夠自發(fā)的投入到語文閱讀學習中,通過個性化的閱讀能夠對自我思想、行為加以管控和主導。只有學生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中,才能達到學習的最好效果。
(二)批判性,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以往的閱讀教學都是教師在引導學生那些句子表達了什么意思,而不是學生自己在閱讀中參透文章中的含義。個性化閱讀的開展,就是將學生在不同時間、不同內容和不同的情緒中產(chǎn)生的不同理解來進行優(yōu)化,讓學生將這個過程來進行放大,對閱讀中產(chǎn)生的不同觀點和不同思想通過個性化的閱讀提出質疑,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個性化閱讀的創(chuàng)造性在于教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釋放天性、擺脫傳統(tǒng)觀念和認知的束縛多方面的考慮問題。通過學生思維的運轉和多方位的思考對閱讀內容產(chǎn)生深刻的理解和認知,也能讓學生的閱讀更加具有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二、個性化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個性化閱讀應用于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是每個教師在教學中必備的素質,對于初中個性化閱讀來講,教師在教學情境的設立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教學情境設立只有學生感興趣才能有學習的動力,才會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個性化閱讀的學習中來。
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春》的時候,教師在課堂的開始,可以給學生設立一個春天的情境讓學生們體驗。運用多媒體的形式給學生播放一些春天的景象,讓學生通過欣賞一幅幅曼妙的春景感受春天的氣息和秀麗風景,教師還可以在圖片展示的時候配上舒緩的音樂,引導學生身臨其境。以此為背景讓學生展開對文章的閱讀,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作者眼中的春天和我們看到的有什么不同。相信這樣的情境設立一定可以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形成個性化閱讀模式和效果,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能動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二)個性化閱讀應用于課堂教學
個性化閱讀提倡的是學生的自主閱讀,課堂教學是閱讀教學的主體,因此在個性化閱讀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課堂有合理的規(guī)劃和把控,既能夠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閱讀完全部內容,還要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思考內容中所蘊含的思想和意義,只有學生自身的理解和領悟才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教師要做的只是針對性的教導,沒必要過多的干涉。既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又提高了學生的能動性,達到了個性化閱讀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愚公移山》的過程中,由于文章屬于文言文,好多字詞都需要學生理解,所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相對來說更適合學生對于文章的學習和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個性化閱讀,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除了理解文中的內容,還要對愚公進行人物分析,探討愚公的人物形象和《愚公移山》的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給了我們什么樣的啟示?教師只要在一旁觀察、保證閱讀秩序即可,不要過分干涉學生的思想和認知。無論學生提出“我們要學習愚公堅定不移的決心和毅力”還是“我們要摒棄愚公這種愚蠢狂妄不自量力的行為”我們都要給予支持。通過個性化的閱讀,使學生擺脫了傳統(tǒng)文章結構和思想的束縛,學生的思想得到充分的解放,發(fā)展個性思維,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個性化閱讀應用于生活實踐教學
初中語文教學與我們日常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我們的日常生活時時處處都存在著語文知識。因此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結合生活實際將個性化閱讀應用到生活實踐,使個性化閱讀形式發(fā)揮其最大限度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來與作者的描述產(chǎn)生情感交融,從而引發(fā)兩者的情感共鳴。例如,在學習《往事依依》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請同學們講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也可以是轉述父母小時候有趣的故事和父母那個年代有代表性的游戲等等,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然后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發(fā)現(xiàn)文章作者所描述的往事都有哪些?通過探討回憶結合文章內容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體會作者的寫作情感。
(四)個性化閱讀應用于多元化評價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應試教育”模式深入人心,對語文閱讀的評價僅限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或者是以分數(shù)論高低。在個性化閱讀模式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日常活躍情況給學生進行多方位的評價,其主要表現(xiàn)有兩種:其一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評價”來開展“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其二是評價的多樣化,轉變單一的分數(shù)評價為“評價閱讀效果”或者是“評價理解能力”等讓個性化的閱讀應用于多元化的評價中激勵學生對閱讀展開全方位的思考,積極參加個性化閱讀學習過程,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的到發(fā)展。
結語
總之,個性化的閱讀能夠為學生全面發(fā)展起到一個很好的作用,我們在個性化的閱讀中要注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一切以學生的認知和思想為基礎,讓個性化閱讀教學發(fā)揮其最大的優(yōu)勢應用于情境教學、課堂教學、生活實踐教學和多元化評價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引導學生感悟人生道理,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
參考文獻
[1]周凱.試論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的構建與運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01):30-31.
[2]楊衛(wèi)澤.淺析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的構建與運用[J].學周刊,2017(18):75-76.
[3]高簫.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的構建運用[J].漢字文化,2017(1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