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學清 徐中菊 陳寶瑾 王賽華 富立群 劉萍(通訊作者)
(1上海市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心內(nèi)科 上海 200032)
(2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浦南醫(yī)院中醫(yī)科 上海 200125)
(3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周浦醫(yī)院心內(nèi)科 上海 201318)
美國心臟病學院發(fā)出“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病”的呼聲。全面提升對冠心病與糖尿病的風險認識水平,加強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藥物與血運重建的優(yōu)化管理,對優(yōu)化疾病治療效果與病情預后有很大價值[1]。筆者嘗試給予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冠心康膠囊聯(lián)合玉米須治療,取得的效果較為理想,現(xiàn)對具體治療情況做出如下總結。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期間收治的9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納入標準:冠心病符合國際心臟學會與WHO建議的診斷標準;糖尿病符合《內(nèi)科學》(第六版)相關診斷標準;所有病例對本次研究知情參與。等分為Ⅰ組、Ⅱ組,Ⅰ組男女比例為8:7;年齡48~76歲,平均(58.9±6.0)歲。Ⅱ組男女比例為5:4;年齡46~75歲,平均(57.6±6.3)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經(jīng)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較性。
1.2.1 納入標準 (1)符合中醫(yī)胸痹合并消渴病診斷標準和中醫(yī)氣虛痰濁血瘀辯證標準;(2)符合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冠狀動脈造影或冠狀動脈CT提示: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狀動脈至少1支冠狀動脈粥樣斑形成。(3)簽署知情同意書者;(4)年齡在45~85周歲。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血糖控制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血糖控制情況比較(±s)
組別(n) 血脂 HbA1b TG TC HDL LDL 治療前 治療后Ⅱ組(45) 1.67±0.96 3.67±0.646 1.12±0.34 2.09±0.64 7.7±0.6 5.8±0.3Ⅰ組(45) 1.87±1.21 4.53±0.93 1.09±0.36 2.73±0.82 7.6±0.5 6.3±0.3
1.2.2 排除標準 (1)經(jīng)檢查證實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功能衰竭、重度神經(jīng)官能癥、甲亢、更年期癥候群、胃及食管反流及頸椎病等所致胸悶或胸痛者;(2)妊娠或哺乳期婦女;(3)合并重度高血壓(血壓180/110mmHg以上),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肝腎、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精神病患者;(4)近1月內(nèi)有糖尿病酮癥、酮癥酸中毒以及感染(重度)者;(5)合并腫瘤者;(6)過敏體質或對多種藥物過敏者。
1.3.1 Ⅰ組 給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
1.3.2 Ⅱ組 在甲組西藥治療基礎上冠心康+玉米須湯藥,早晚分頓口服。
1.4.1 中醫(yī)證候療效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制定。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30%;加重:臨床癥狀、體征均加重,證候積分減少<0%。
1.4.2 分別在治療前后,檢測兩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b)、血脂。
1.4.3 動脈彈性檢測 本實驗應用法國Supersonic Aixplorer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內(nèi)置UltraFast極速成像技術。取頸動脈BS和ES時的PWV。
Ⅱ組冠心病治療有效率、顯效率分別為93.3、75.6%,Ⅰ組為71.1%、44.4%。Ⅱ組臨床治療效率高于I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HbA1b、TG、TC、HDL、LDL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血脂平均有所改善,但糖化血紅蛋白、TC、LDL水平Ⅱ組效果好于Ⅰ組(P<0.05),見表2。
見表3。
表3 兩組血脂、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情發(fā)展快速,死亡率相對較高,易導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與猝死等惡性結局。有報道顯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更為嚴重,死亡率高于26%,五年生存率不足38%[2]。美國糖尿病在2012年已將糖尿病列為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故此應加強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防治工作。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典型特征,長期慢性的高血糖可導致血管功能與結構發(fā)生改變,而內(nèi)皮損傷會啟動或促進糖尿病血管病變進程,形成惡性循環(huán)。早干預,改善血管內(nèi)皮功能,是提升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有效辦法之一。在祖國中醫(yī)中,糖尿病屬于“消渴”的范疇,而“胸痹”的典型癥狀與西醫(yī)的冠心病心絞痛癥候類似,故此將兩者相互對應。多數(shù)醫(yī)家認為該病因病機為以下幾點:氣陰兩虛,或夾痰、或夾瘀等。瘀血是胸痹合并消渴常見病理產(chǎn)物,也是原因之一,而痰濕也普遍存在于該病中。因此本實驗擬定的治療原則為益氣活血利水化痰法。該法是以中醫(yī)理論為指導,以瓜蔞薤白半夏湯為基礎加減而成:黃芪為君,瓜蔞、薤白為臣,黃芪具有補氣止汗、利尿消腫;瓜蔞利氣寬胸、清熱化痰;薤白理氣寬胸、通陽散結,實驗證明可以抑制炎癥性標志物水平,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3-4]。玉米須是我國歷史悠久的中藥材之一,其在很多中醫(yī)藥典籍中都有所記載?!吨兴幋筠o典》中記載,玉米須是安全、無毒的。味甘性平、屬于肺、脾、肝經(jīng),具有利水、消腫、清肝利膽等多種功效。民間多用玉米須治療糖尿病。國內(nèi)外很多學者發(fā)現(xiàn)玉米須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改善血管內(nèi)皮功能等多種功效[5]。
在本次研究中,Ⅱ組臨床療效與血糖控制效果均優(yōu)于Ⅰ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由此可見,給予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心康加玉米須治療,能明顯改善其冠心病癥狀,控制血糖、改善動脈的硬化,值得推廣。